房子已成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最大的障碍

樊稠我见 2024-05-06 01:33:28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底,全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6.16%,城镇化人口已超过9亿,城镇化进程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0.2%提高到66.16%,这是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5%,意味着“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的目标提前实现。

城镇化是中国迈入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从规模来看,中国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245万人到2023年的93267万人,增长76022万人,这一增量超过欧洲人口总和。

从速度来看,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978年为17.92%,2023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40多年提升超48个百分点,相当于英美等不少发达国家实现同阶段城镇化率跃升用时2倍以上。

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有上千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过去10年共1.4亿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

为了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随着一系列相关文件出台落地,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基本取消了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落户条件大幅放宽,多地积极探索实施了跨区域协同、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互认等更加宽松的落户政策。

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30%—70%一般被认为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区间。1996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0.48%,首次迈入这一区间,经过20多年发展,正逐步接近70%。

以上数据说明,中国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下半场,据分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在城市化率从65%到75%这一过程中,将有1.4亿甚至更多的人进入城市。但要达到此目标,将会面临许多难题,其中最主要的难点在于,如何解决这部分新市民的住房问题?

与户口、教育和医疗等问题相比,住房问题显然是阻碍城镇化向前推进最大的障碍。前期,管理层为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而推出了保障性住房、租赁房和共有产权房,本意是通过此举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新就业年轻人的住房问题。不过,虽然这一愿望很好,但实际上却并不符合中国国情。

因为,房子在中国具有特殊意义,没有人愿意一辈子居住在保障房和出租屋里,更何况现在房子已经成为结婚的标配,在此情况下,年轻人总不可能把保障房当作婚房来娶媳妇吧!即使女方同意,肯定也过不了丈母娘那一关。

中国房地产经过20多年的轮番炒作,现在的房价已经来到了天花板,对于这些新进城的打工一族来说,要想在城市买房,仅靠工资收入,即使省吃俭用,奋斗20年也买不起一套房。

然而,目前中国房地产面临的现状却是,一边是大量买不起房的低收入人群,另一边却是大量过剩的空置住房。

中国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在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上表示,现在房地产供应过剩,14亿人可能住不完。他指出,中国目前已经建成了约8亿套住宅,而全国常住人口只有14亿左右,如果按照每户三口人计算,平均每户就有两套住宅。

而早在2022年,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智库论坛上曾说:住房空置率已达15%,有的省份达到25%甚至30%。他还透露,中国已经有超过1亿套空置房。

以上数据是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所得出的,年鉴显示,中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1.76平方米。通过将全国建成区域内所有居住用房(包括自住、出租、空置等)的总面积除以全国常住人口就可以得出这一数字。如果按照每套住宅90平方米计算,那么全国就有约8亿套住宅。

由此可见,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的有效方式,是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采取措施消化这些大量闲置的空置房上?如果通过政府收购这些空置的房商品房,再将这些住房以合适的价格出售给那些迁入城市的新市民,这样既可满足大量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又有效化解了困扰房企的库存难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如果采取此前提出的保障房、共有产权房和租赁房模式,那么国家又要投入大量资金新建住房,最终结果必然会导致重复建设,浪费资源,中国将会出现更多的空置房和烂尾楼。

两种模式相比较,前者无疑是化解当前楼市困境的最优解,也是当下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都有3000多万农民工二次返乡。他们过了春节,出来进城打工,找不到工作只能再次返回农村。而目前我国农村已处于十分凋零的状态,大部分地区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返乡的农民工在家乡也难以找到赚钱的生计。所以,这一庞大农民工群体正面临着,城市进不去(买不起房),农村又回不去的尴尬局面。

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为3.76亿人,这些流动人口主要在农村与城市之间流动。虽然专家预测未来还有1.4亿人需要进城,但这部分人群不会集中在短时间内进城,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这部分进城人员暂时不会对楼市造成供需紧张的冲击,也不会影响到房价的过快上涨。

总之,只有解决了那些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才能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城市之中,成为新市民,中国城镇化下半场的进程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0 阅读:5

樊稠我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