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为高考蓄能——高三物理备考建议

魅力学校 2024-05-06 14:27:27

作者:韩 宁

昌平一中物理教研组长

北京市骨干教师

昌平区兼职教研员

首届全国高中物理教师名师赛一等奖

昌平区实验教学先进个人

进入5月份,也进入了高考备考的冲刺阶段。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各位考生需稳定心态,结合历次考试的得、失分情况,分析自己的问题所在,精准找到自己的提分着力点,抓主要问题进行针对训练,为高考积蓄力量。

一、从错题入手,进行个性化查漏补缺

在一模、二模的考试中,考生已经做了大量的试题,也积累了很多错题。有一部分错题,虽然当时改正过,但过一段时间重新做还可能做错,或者同一知识点变个条件再次呈现还不会做,这就反映出考生对相关的知识、方法和能力没有真正掌握,需要考生深入挖掘每一个错题的价值,以便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每个题都要进行错因归类:如对于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记忆不到位;模型建构的能力比较差,面对真实情景时不能描绘物理图景,并建立对应的理想模型;解决实验问题灵活性差;审题能力薄弱,不能快速提取有用信息;书写表达不规范等等。

其次,针对不同的错因进行相关训练,做到有的放矢。

对于“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记忆不到位”情况,可能是前期复习的内容有所遗忘,这时需要考生再次回顾相关内容,做典型例题、梳理基本思路方法、关注知识之间的关联,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支撑考生实现深入理解、灵活运用。

对于“真实情景中模型建构的能力较差”情况,考生要进行真实情景题目练习。北京高考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分析处理基于实际情景的真实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脱离实际的复杂模型问题的模式化的解答能力,这也是北京高考物理题的特点。因此,一定要加强实际情景类问题的练习,同时也要坚信无论情景多么陌生,其物理模型一定是考生熟悉的典型模型。当考生面对新情景问题要仔细阅读题目,充分获取信息,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恰好”、“最长、最短”、“共速”等,挖掘其背后的物理意义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同时借助受力分析图、情景图等方法帮助考生将题目与物理相关内容取得关联,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需要说明的是考生对于物理的典型模型要真正理解,不光是要会用模型分析解决问题,更要清楚模型的建构过程,体会建构过程中的思想方法,这对于提升建模能力有很大帮助。

对于“解决实验问题灵活性差”情况,很多考生缺乏对实际操作过程的深入思考,导致在考试当中遇到实验问题的时候理解上存在偏差,甚至不知如何下手。建议考生要动手做实验,即利用开放物理实验室的时间,把课标当中要求的每个实验都独立完成一次,过程中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实验误差等内容都要复习到位。

总之,通过有效的错题整理,能够个性化地锁定知识漏洞并进行弥补,是冲刺阶段很好的复习方式。

二、回归教材,梳理主干知识,完善知识网络

冲刺阶段不建议考生做大量新题,而是回归课本,梳理主干知识,完善知识网络。在回归教材时,考生需要关注的点:1.关注概念和规律生成的过程,即不光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2.关注物理书中的各种图,如不同电荷周围电场线分布图和等势面分布图,水波单缝衍射对比图,氢原子的能级跃迁图等,不同类型的图景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同时图景也把抽象的物理知识与规律变得形象生动,搭建出“思维的台阶”。3.关注经典物理模型的建构过程,一定要结合真实情景,即每个模型都要有相关的情景进行支撑,同时体会建构模型过程中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尝试举一反三,提升建构模型的能力。

三、限时训练,积累考试经验

考试时是有时间限制的,要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拿到更高的分数,良好的心态和考试技巧帮助很大。平时在练习中就要给自己限定时间,培养考试过程中的时间观念,比如,用30分钟完成14个选择题,如果某个题用时太长可以先放下不做。练习中对于自己会做的题目,要关注细节,保证不丢分;对于自己不会做的题目,要大胆舍弃,不要因为不会做就影响心情,而是要把时间留给会做的有可能拿分的题,做到有舍有得。每次练习后要反思,不断调试考试的技巧,形成良好考试心态,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确保在考试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

作者:韩宁

2024年5月6日

0 阅读:2

魅力学校

简介:发掘弘扬优质教育,助力教育腾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