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美军慌了!中国血统反舰弹道导弹投入实战,航母将被淘汰?

利刃号 2023-12-18 15:40:24

自从二战结束以来,航空母舰就成为了毫无争议的海上巨无霸,凭借着无与伦比的进攻与防御能力,航母舰队在海上所向披靡,成为了海军强国的象征。可以这么说,拥有航母的国家不一定是强国,但强国一定要拥有航空母舰。俄罗斯哪怕海军再落魄,依然要费劲精力保住“库兹涅佐夫”号不退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为了维持自己身为世界强国的体面。

然而在2023年即将结束的时候,随着一款武器投入实战,标志着航空母舰的地位开始动摇,足以让拥有众多航空母舰的美军感到紧张了。

12月16日,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一枚导弹成功命中了一艘名为“地中海宫殿三号”的货轮。在巴以冲突爆发后,胡塞武装经常向地中海上的货轮、美军舰艇以及以色列境内发射导弹,只不过大多数都被美以等国拦截了。而这次却不一样,胡塞武装发射了一枚反舰弹道导弹,当着地中海内众多北约舰艇的面击中了货轮,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反舰弹道导弹的实战战绩。

许多人也许会对一个武装组织拥有如今先进的武器感到不可思议。事实上,胡塞武装与伊朗的关系,就如同以色列与美国的关系,胡塞武装能够从伊朗那里获得各种先进武器,从无人机到弹道导弹一应俱全,胡塞武装现在基本控制了也门,性质早已脱离了普通的武装组织,而是类似于小国的军队。

并且胡塞武装还具备极强的实战经验,曾经将装备着美制武器的沙特军队打得丢盔弃甲,被中国网民调侃为“拖鞋军”。根据不完全统计,胡塞武装在与沙特军队的交手中,曾缴获过M1A2主战坦克、击落过“翼龙”无人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而最经典的一个战例,则是胡塞武装对R-27空对空导弹进行了改装,使其变为了简易的地对空导弹,然后击落了沙特空军的一架F-15战斗机。

可见胡塞武装的实战经验以及实操能力,比许多国家的军队都强,堪称是伊朗在海外最重要的盟友。而胡塞武装这次使用的导弹,据悉就是伊朗提供的“波斯湾”-2反舰弹道导弹,这款导弹改进自“征服者”-110弹道导弹,曾经于2019年用来攻击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而“征服者”-110弹道导弹的原型,则源自中国的红旗-2防空导弹。

冷战时期,中国生产了超过1万枚的红旗-2防空导弹,而在亲眼见识到海湾战争时期北约强大的电子干扰能力后,中国意识到红旗-2防空导弹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战争,因此开始大批量退役这款导弹。只不过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中国对红旗-2导弹进行了改装,将其变成了M-7地对地弹道导弹。大型防空导弹拥有可观的装药量,在俄乌战场上,俄军和乌克兰军队就在弹道导弹短缺的情况下,使用S-300防空导弹对地面进行攻击。这样做的原理是这些防空导弹拥有无线电指令制导模式,可以接收地面的指令调整飞行轨迹,使其能够对地打击。

后来伊朗引进了M-7弹道导弹,并根据这款导弹仿制出了“征服者”-110,这就是说,胡塞武装这次发射的“波斯湾”-2反舰弹道导弹,其实是一款拥有中国血统的武器。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反舰导弹,其实就是巡航导弹的一个分支,某些反舰导弹必要时也能够变成巡航导弹,对地面目标进行打击。同理,许多巡航导弹经过改装后,也具备了对水面舰艇的攻击能力。比如美国海军装备的“战斧”式巡航导弹,早期只能对地面固定目标实施打击,后来经过升级,一部分“战斧”导弹也具备了反舰作战能力。

采用巡航飞行模式的反舰导弹,优点是接收中继制导,并能够根据指令调整航向,准确命中移动中的舰艇。而缺点则是飞行速度较慢,比如“鱼叉”、C-802这些反舰导弹,只能够亚音速飞行,现代化军舰装备的防空系统能够轻松将其击落。虽然后来中俄等国又研发了超音速反舰导弹,甚至能够以3倍音速飞行,但依然在舰载防空火力的拦截能力之内,比如中国军舰目前装备的1130型近防炮,就是为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目标而准备的。

更致命的是,巡航式反舰导弹的射程都比较有限,“鱼叉”这类反舰导弹射程在120千米左右,即便是中国最新一代的“鹰击”-18反舰导弹,射程也只有600千米。这样的射程用来对付普通的军舰还行,但是在航母舰队面前就不太够看了。由于航母舰队的最外围防空拦截区域由舰载机担任,作战半径在700千米以上,超过了绝大多数巡航式反舰导弹的最大射程,因此想要对航母舰队实施攻击,就只能让发射平台进入美军舰载机的打击范围内冒险。再加上航母舰队拥有多层防空火力网,只发射十几、二十枚反舰导弹很难突破防线,需要像苏联那样采用饱和式攻击战术,在单位时间内发射上百名巡航式反舰导弹,以“弹海”战术突破航母舰队的防空火力网,最终完成对航母舰队的打击。

而这种战法需要出动大量舰艇与作战飞机,行动不具备隐蔽性,且在攻击过程中往往需要承担较大损失,属于“杀敌1000、自损800”的战法。

而反舰弹道导弹的出现,则令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如果说巡航导弹是平直的弩箭,想对容易防御,那么弹道导弹就是从天而降的掌法,主打的是一个“唯快不破”。近程弹道导弹的末端下坠速度普遍在5马赫以上,这已经超过了现役绝大部分防空武器的拦截设计值上限了,而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末端突防速度更是超过了20马赫,除了极少数专门针对性研发的防空导弹,其它防空武器只能干瞪眼了。

并且反舰弹道导弹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下坠过程中积攒了恐怖的动能,弹头甚至不需要装备火药,仅凭冲击力就足够毁坏一艘军舰的龙骨了,使其彻底报废。而普通的巡航式反舰导弹,对军舰的毁伤效果就要看运气了,运气不好,命中好几枚都不一定能击沉目标。尤其是航空母舰这种大型水面舰艇,拥有充足的隔水舱以及装甲保护,传统的巡航式反舰导弹对其毁伤效果有限,而反舰弹道导弹则是打击航母的绝佳武器,巨大的动能足够穿透航空母舰的甲板,即使没有击沉航母,也会让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丧失作业能力。

只不过反舰弹道导弹长期以来都有一个无法克服的难点,那就是想要攻击水面移动目标,导弹就必须拥有主动或被动制导能力,在飞行过程中接受后方发出来的指令,不断调整飞行轨迹。然而弹道导弹在高速下坠过程中速度一旦超过12马赫,弹体表面会与周围气体分子呈粘质和火烧状态,形成一个温度超过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进而让气体与弹体材料形成了一个等离子区,将弹体完全包裹。在这种情况下,电磁波会被等离子区吸收或者反射,甚至导致弹体完全无法接收到电磁波传来的指令,让导弹完全处于失控状态。

导弹黑障状态下的制导问题不解决,中远程反舰弹道导弹就不具备作战能力。目前这个技术属于高度机密,甚至连美军都不一定掌握了这种技术。中国能够克服黑障难题的权威消息,还是在航天领域,官方曾报道中国解决了载人航天器突破黑障区的跟踪难题,实现了载人飞船穿越黑障区时的稳定跟踪、测量。

中国在掌握了这种技术后,东风-21D和东风-26这两款中远程反舰弹道导弹就迅速服役了。而胡塞武装这次使用的“波斯湾”-2反舰弹道导弹,射程只有500千米,属于近程反舰弹道导弹,但实战表现依然不俗。当美军航母舰队面对威力更强大的中远程反舰弹道导弹,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理论上讲,当美军航母进入关岛海域,就已经位于解放军反舰弹道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了。而美军航母的舰载机想要攻击中国沿海目标,必须接近中国大陆1000海里以内,在这个位置,美军航母即便开足马力撤离战区,期间也要挨反舰弹道导弹的好几轮招呼,基本没有逃脱的可能性。

当然,只拥有反舰弹道导弹并不能万事大吉。想要精确锁定数千公里外一艘航空母舰,其技术难道甚至不亚于研发反舰弹道导弹本身。这需要无人机、电子战飞机、潜艇、雷达、预警机、卫星以及无线电侦察设备的紧密配合,并建立一套高效的信息传输网,能够以秒为单位精确更新航母的具体坐标。并且考虑到战时这些侦察设备会遭到美军的重点打击,解放军需要有大量后备器材以及应急预案。

而反舰弹道导弹开始出现在战场,是否意味着中国花巨资打造的航母舰队开始过时?航空母舰会像战列舰那样成为旧时代的淘汰品吗?目前看来无需担心,因为决定一件武器是否会被淘汰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其生存能力不行了,航空母舰在二战期间就曾多次被击沉,潜艇、飞机、蛙人甚至是舰炮都有过击沉航空母舰的案例。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变成了一种消耗品,但装甲兵依然是战后各国陆军的王牌。

真正决定武器是否会被淘汰,主要看是否出来了另外一款更具性价比的武器将其取代。比如当年的战列舰到二战末期依然未被淘汰,但反舰导弹的出现则意味着大舰巨炮在争夺制海权时不再具有优势,小吨位的驱逐舰装备着重型反舰导弹,能够在几十公里外精确命中敌舰,还有谁愿意操控大口径去赌那微乎其微的命中率?而航母与舰载机的搭配又让战列舰的战场生存能力越来越低,与其耗费巨资建造战列舰,还不如用同样的钱建造数量众多的导弹驱逐舰。不是战列舰造不起,而是导弹驱逐舰更有性价比。

同理,单凭反舰弹道导弹还无法将航空母舰淘汰掉。在远洋执行封锁任务的时候,拥有航空母舰的舰队,可以轻易碾压没有航空母舰的舰队。此外,中远程反舰弹道导弹需要依赖体系才能发挥出战斗力,除了中美之外,其他国家即便装备了反舰弹道导弹,也无法解决精确锁定、追踪航空母舰的难题。也就是说,目前反舰弹道导弹只有在中美手上才是屠龙宝刀,在其他国家手中只能算烧火棍,还不如巡航式反舰导弹好使。胡塞武装使用的只是近程反舰弹道导弹,攻击的又是速度较慢的民船,对探测、锁定目标的要求不高。

所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航空母舰依然是控制海洋的王牌,反舰弹道导弹只是限制了航空母舰。就像反坦克炮并未淘汰坦克、防空导弹并未淘汰飞机那样,反舰弹道导弹还远达不到淘汰航空母舰的实力。

4 阅读:566
评论列表
  • 2023-12-18 22:12

    航母淘汰真的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