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被引超3500次的90年博士后,又一重大突破,即将回国任教

璐璐课 2024-05-10 20:58:36

问:当你看到自己三个月的心血化为泡影时是什么感受?

潘林枫: 那一刻,我的内心彻底崩溃了。我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做了三个月的样品在瞬间化为灰烬,感觉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我丢下那个“烂摊子”,无精打采地回家躺了两天。

问: 那你是如何重新站起来,继续你的科研之路的呢?

潘林枫:“最重要的是要有从头再战的勇气和决心。” 我抱着“科研虐我千百遍,我待科研如初恋”的心态,逐渐找回了对科研的热情。我深知,科研之路上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从头再战的勇气和决心。

问: 你在太阳能燃料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潘林枫: 当然,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关于氧化亚铜的。氧化亚铜价格便宜、储量丰富且无毒,在捕获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荷方面相当有效,因此被认为是硅的廉价替代品。但其光电催化性能与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研究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的。

问: 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潘林枫: 我们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液相外延生长技术,能够在常压和室温下制作出高质量的氧化亚铜薄膜。通过结合剑桥大学物理系的飞秒瞬态反射光谱,我们首次观察到了电荷在各个晶向上移动的巨大差异,并精确地定量了这些参数。这一发现大大提高了氧化亚铜的光电催化性能。

问: 这项研究成果对太阳能燃料领域有何意义?

潘林枫: 这项研究为所有氧化物半导体提供了优化性能的一个解决方案。而且,我们的研究还提供了一系列针对各项测试的表征方法,这对太阳能电池、探测器或晶体管等研究都有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方法对推动化石燃料向清洁、可持续燃料的转变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问: 在你的科研生涯中,有哪些人对你产生了重要影响?

潘林枫: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们,包括Michael Grätzel教授和Anders Hagfeldt教授,他们在我的科研之路上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现在的博士后导师Sam Stranks教授,他的理性、严谨和高效率对我影响深远。当然,我也要感谢我的妻子,她一直在我身后默默地支持我,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去。

  据了解他在Nature Catalysi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论文26篇,Google Scholar统计结果显示文章总被引用次数超3500次,H指数高达20。

✨关注,了解更多动态,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0 阅读:0

璐璐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