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害怕被成熟芯片“卷死”,加征50%关税:自断其路还是另有图谋?

互联鱼 2024-05-17 11:57:56

文l编 互联鱼

近日,美国对价值高达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挥起了“关税大棒”,这一举措在国际贸易领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仔细分析,这次加税的商品种类繁多,从钢铁、铝材到高科技产品如半导体、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几乎涵盖了产业链的方方面面。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电动汽车的关税直接从25%飙升到100%,半导体和光伏电池的关税也分别提升至50%和25%。这一举动无疑是对中美经贸关系的一次重大考验。

我们先来看看电动汽车这一领域。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产业的代表,是未来交通出行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和生产国,其产业链完整、技术成熟,且成本优势明显。

美国此举等于是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门槛,将中国质优价廉的电动汽车拒之门外。这无疑会增加美国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影响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的普及速度。

再来谈谈半导体。半导体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此次将半导体关税提升至50%,看似是在保护本国产业,实则是美国人害怕自己的芯片市场被卷死。

毕竟中国的晶圆制造成本低,效率高,这是公认的事实。

美国提高关税,只会迫使其国内芯片设计企业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回归高成本的本土生产,要么承受高额关税从中国进口。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此外,光伏电池关税的提升也值得玩味。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大背景下,美国此举似乎有些背道而驰。中国光伏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生产能力。提高关税不仅会阻碍美国清洁能源的发展步伐,还会增加美国民众的用电成本。

那么,美国为何还要执意加征关税呢?

这与美国的政治和经济考量有关。

从政治层面看,加征关税可以作为美国人对“外部压力”的一种回应,显示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强硬态度。同时在大选年的背景下,此举也可能被用作争取选民支持的一种手段。

从经济层面看,美国人想着通过加征关税来保护本国产业,尽管这种做法长期效果是没用的。

然而无论如何解读美国的动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任何试图通过高筑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都是短视的。

美国此次加征关税,不仅伤及自身,还可能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不好的影响。

因为很多美国企业在中国有大量的投资和生产线,提高关税无疑会增加它们的运营成本,进而影响其全球竞争力。而且,高关税还可能导致美国市场上的相关产品价格上涨,最终损害的是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此外,美国半导体协会(SIA)的报告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数据。报告显示,尽管美国试图通过大量补贴吸引芯片制造企业回流,但其在全球半导体产能中的份额增长其实非常有限。

到2026年,美国的芯片产能份额大约只有11.7%,而中国大陆的份额则高达22.3%。这意味着未来美国依然必须依赖中国的芯片制造能力。

重点是,美国需要中国市场的芯片消费能力,这是他们无法忽视的。

许多美国芯片制造商不仅向中国销售产品,还得从中国采购原材料和组件。

中国现在科技、经济发展都很快,对芯片的需求都在指数级猛增。这么大的市场,美国芯片制造商怎么可能放过呢?美国人十分渴望中国买他们的芯片。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记得分享,写下您的观点!

2 阅读:577
评论列表

互联鱼

简介:新媒体公司创业者,致敬科技发展,趣聊商业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