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慢行受欢迎出行体验待优化

新湖南 2024-05-18 07:41:11

5月13日,破损的浏阳河南岸绿道。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振亚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振亚

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 美丽中国”。连日来,记者在长沙走访发现,随着低碳、绿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将步行或骑行等慢行作为日常出行方式,能徒步、能慢跑、能骑行的绿道因此备受青睐。但一些绿道在给市民“慢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存在道路破损、连贯性差、被占道等影响出行体验的情况。

串起风景,方便“慢生活”

何为绿道?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放空间,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这几年,长沙市不断加大绿道建设力度,一条条印有“长沙绿道”标识和logo的绿道不断延伸,犹如绿色“毛细血管”串起了沿线的风景,也装点、丰富了市民的生活。

家住长沙市城北的李先生深有体会。李先生喜欢慢跑,前些年,他只能选择到公园跑,现在家门口的绿道随时可满足他慢跑的愿望。“迈出家门,走几百米便是用彩色沥青铺成的绿道,沿着绿道慢跑、散步,风景就在眼前,让人心旷神怡。”

绿道串联成网,最开心的还是骑行爱好者。长沙市民“楠哥”告诉记者:“沿潇湘路从猴子石大桥至三环线那一段绿道,骑行最舒服。那里道路平坦,几乎没有颠簸感,沿途风光秀丽,可谓满目皆绿,处处是景。”

存在隐患,尚需完善

经常骑行,“楠哥”也发现长沙绿道建设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湘江西岸绿道,如果从靳江河交汇处一路北上,到橘子洲大桥附近即中断;从营盘路隧道口起步到银盆岭大桥后,再次被渔人码头中断。”“楠哥”说,绿道的贯通性受影响,骑行体验也受影响。“靳江河北岸的绿道是一条断头绿道,如果你行至西二环与潭州大道联络线桥下,不小心的话可能会被撞得头破血流。”“楠哥”说,因为桥梁只有一米多高,即使是步行也得弯腰才能通过。

记者随后进行走访发现,一些绿道存在破损未修复或设施不完善等情况,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5月12日晚,在位于芙蓉区的浏阳河南岸绿道,记者发现有些路段出现了连片破损,坑坑洼洼,有噪声、震动声音较大的摩托车在绿道上疾驰而行,还有人牵着未带嘴套的大型犬遛弯。湘江西岸绿道沿江滩铺设,需要经防洪堤下一段台阶才能到达。5月13日晚,记者从牌楼口沿湘江西岸防洪堤行走了1千米也没有找到可以直接到达绿道的无障碍通道,记者看到有骑行人扛着单车下台阶。

时有占道,影响出行

有一些绿道上,人车混行严重甚至被严重占道,影响市民出行体验。

5月10日,记者在河西大学城一带看到,绿道建在高于机动车道的路边,并排而建的是非机动车道。在一些路段,半边路面俨然成了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的停车场,行人、单车、电动车并排而行拥挤不堪。有人坦言,在这种路况下骑车,和“闯关”没什么区别。

5月12日,记者驱车沿着湘江路北上,不断看到有汽车开上马路牙子占用绿道,经过的行人不得不走到机动车道上借道通行。在湘江北路和秀峰路交界处的一段绿道上,记者看到8辆汽车一字排开,肆意占道,原本仅供行人和单车通行的绿道成了“停车场”。在金霞滨江公园附近的一段绿道上,记者看到一辆笨重的工程车违停在绿道上,满满当当地挡道。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尖山湖公园绿道,有电动车在上面穿行,而绿道入口处的提示牌上明确提示“公园人车分流,共享电动车、共享单车、摩托车、电动车严禁入内”。

5月13日上午,记者在金星路绿道望城段看到,绿道与一些支路交叉处有汽车违停挡道。在不少路口,骑行人不得不借道或抬起单车通行。

加强整治,管好用好

绿道体系,是引导市民低碳出行,建设低碳、宜居城市的重要载体。针对记者走访发现的问题,专家表示,应进一步加强违规整治,让绿道发挥好“毛细血管”作用,真正滋养城市发展。

“要让市民清楚自己在绿道中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要明确管理职责,加大管理力度,确保绿道发挥最大作用。”在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卢毅看来,目前,长沙绿道建设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存在建设管理权利方、责任方众多,管理机制还不尽完善等问题。这是管理服务不足的一大原因。

卢毅认为,应积极落实“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理念,尽快出台专门的绿道建设管理办法和绿道骑行管理办法,理清各方职责,解决绿道管理、维护难等问题,加强违规专项督查治理,加大对违停、占道行为的处罚力度和劝导力度,持续优化市民的出行体验。

■记者手记

绿道建设考验城市管理智慧

王振亚

绿道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毛细血管”,而记者采访发现,“毛细血管”在某些地方堵塞了。

路面破损没有得到及时维修,一些地方缺乏无障碍通道,摩托车等机动车开上绿道行驶,汽车占用绿道违停……说到底,还是运维、管理方面出了问题。

绿道让人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可享林泉之乐。它的普及是城市建设水平提升的标志,它不仅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向人们传递绿色、低碳理念,引领低碳出行新风尚。必须管好、用好绿道,让它成为市民绿色出行、亲近自然、感受人文、畅享宜居“慢生活”的好去处。

针对路面破损等问题,要切实加强绿道维修维护,提升绿道管养精细化、规范化水平,确保绿道安全、舒适。针对一些地方缺乏无障碍通道情况,要做好改造、增设文章,确保绿道无碍、便民。针对违停、占道等现象,应加强与交通、交警、城管等部门的联动执法,打好查处违法违章行为“组合拳”,尤其是对重点区域可加大巡查管理的密度、力度,努力减少管理空隙,确保绿道专用、畅通。

绿道建设、管理考验着城市管理智慧。管好、用好绿道,畅通绿道发展之道,才能进一步激发市民选择绿色低碳出行方式的积极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