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和中统的区别是什么?

莫地方 2024-03-15 20:39:35

陈立夫作为国民党的高层,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并创立过著名的特务组织中统,所以他对于中统和军统有最好的发言权:“我们(中统和军统)的工作,可称之为党的耳目,他们看人身上耳与目都是成双的。所以党的耳目,亦不妨有两个,互相查对,是有益无损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蒋介石把军统和中统视为自己耳目,他希望这对耳目可以达到他应有的效果,从而确保自己统治稳固,从这点可以看出,蒋介石将军统和中统视为自己锦衣卫,他希望军统和中统能达到自己应有的效果。

1938年,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这期间,蒋介石为了应对针对日本的情报工作,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改组,军统在这次改革中被改革为第二处扩大为隶属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 其首任局长由陈立夫兼任,戴笠任副局长。这个局简称“军统”。

军统和中统在1938年的时候相继成立,表面上这两个部门工作性质一样,都是特务部门,可实际上两个部门有极大的区别,今天我们来聊下军统和中统的区别。

关于军统的创立

军统建立于918事变以后,那时候的蒋介石因为抗战不利,饱受各方面批评,这让蒋介石意识到,有必要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于是他模仿墨索里尼黑衫党的方式,建立属于自己的黑衫党。

很快蒋介石从黄埔军校中挑选了十三人,这十三人分别是戴笠、胡宗南、桂永清、康泽、郑介民、贺衷寒、刘健群、邓文仪、酆悌、曾扩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

这十三人中最为出名的当属戴笠、胡宗南、郑介民、康泽,首先胡宗南是蒋介石的天子门生,戴笠则是蒋介石的一把利剑,而蒋介石便利用这些出黄埔军校的出来的学生,组建了以军人为主体的“复兴社”。

实际上,军统的建立除了蒋介石想要更好的管控军队,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和陈立夫和陈果夫所创建的中统形成抗争的状态,从而压制中统在国民党当中的实力。

但为了避免引起陈家兄弟疑心,蒋介石以“加强国家统一,为日后全面抗战做准备”的理由,并且为了能让陈家兄弟放心,还让他们的人参与到复兴社的事务里。

蓝衣社建立后,在其内部设立了一个力行社的特务处,这边是军统的前身,戴笠担任特务处长。不久后,力行社和特工总部合并,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直接向蒋介石负责,就这样军统正式成立。

军统成立后,主要的负责人是戴笠,军统内部分为内勤组织有军事情报、党政情报、电讯、警务、惩戒、训练和策反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在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特别班”。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

当年“军统局”特务,专门以监视、逮捕、绑架和暗杀等手段,进行反共活动。另一方面,军统特务在抗日战争时期深入沦陷区,制造针对日军的恐怖活动,对打击日本侵略和汉奸,起了一定作用。

军统成立初期,军统所负责事情不会太多,所以总人数维持在7000人左右,可随着南京失守,军统局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期间军统局人数从11230人发展到4万人,在抗日战争后期,军统所控制的武装力量大约有9万人,仅有少将就有超过百人,若加上地方武装大约有80万人。

军统成立后,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于是戴笠开始了对日寇及汉奸行刺行动,很快张敬尧、杨杏佛等汉奸被刺杀,至于对最大汉奸汪精卫刺杀行动并未成功,可以说这是个遗憾。

这些行动的成果,让蒋介石意识到军统是自己的一把利刃,开始对军统越发重视。

据统计,军统在抗日战争期间,发动针对日伪军的突袭595次,组织破坏行动2219次,击毙各类日伪人员18440人,击伤5500余人,俘虏560余人,炸毁火车、机车490余辆,车厢1600余节,汽车500多辆,击坏飞机71架,炸毁铁路桥、公路桥250余座,除此之外,军统还截获日本偷袭珍珠港情报,只不过这个情报,美国未能认可,然而在这件事情以后,军统得到了美国的认可,中美双方为此建立了情报网络。通过这些行动,军统超越中统,晋升为「特务一哥」。

后来,戴笠死后,军统局进行改组,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军统局的正式名称亦改为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专责保密防谍工作,确保国家安全。

关于中统的创立

作为国民党一号人物蒋介石,在夺取最高权力后,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统治,于是在这个大背景影响下,中统开始筹备建立,这个组织作为蒋介石手中利刃,所以必须要有信任的人来出任领导,陈立夫和陈果夫兄弟被找了过去,并将创立中统想法告诉两人。

1928年初,蒋介石联合陈家兄弟在国民党的中央组织部中设立专职情报的“党务调查科”,而这边是中统的前身。此时,军队系统也有“参谋本部第二厅”,负责军事谍报与电讯侦测,这也是军统的前身。

“党务调查科”成立后,蒋介石对他十分重视,蒋介石之所以中统重视,主要就是中统是他用来收集和打击敌人的重要机构,所以他对这个机构十分重视,认为假以时日,他一定能成为自己的眼中的利刃,为自己扫平一些障碍。

陈立夫和陈果夫作为中统的老大,兄弟俩之所以会受到蒋介石重视,主要一方面他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陈其美的侄子,当年陈其美在日本遇刺身亡后,蒋介石便成为了陈家兄弟在政治的依靠。

在这以后,陈家兄弟对于蒋介石的登顶不断给与帮助,所以无论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中山舰事件”中都有陈家兄弟的影子。

由于,利益的捆绑,这让蒋介石和陈家兄弟已经是一条船上的战友,既然在一条船上,那肯定要共同进退。

在这个大环境影响下,蒋介石把“党务调查科”交到了陈家兄弟的手中。

“党务调查科”建立初期,主要职责是对国民党内部进行的调查与登记,跟特务工作还没有具体关联。可随着局势的突破,蒋介石迫于清党和党派的压力,中统通过两次改编,分别改编为“特工总部”及党务调查处”,他的工作性质慢慢发生了变化。

1938年,蒋介石鉴于抗日战争,防止日本间谍,增加抗日于是,于是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改编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由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朱家骅兼任,徐恩曾任副局长,由徐负责日常实际工作,中统就此成立。

中统设有局长室、人事科、专业室、第一第二组、经济调查处及统计部、调查部等部门,并且在全国各省市都有自己的调查部或者其他工作部门,中统全身时期工作人员有1.3万人,如果加上党员和通讯员,总共约20万人左右。

作为国民党的情报部门,中统的工作人员经常通过高效执行力和狠辣果决行事态度,而中统便是蒋介石“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执行者,可以说在蒋介石支持下和中统高效下,很快便打出了名声,在这当中最为出名的事情,就是策反我党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顾顺章的叛乱,让我党蒙受了重大损失。

然而,中统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现不太好,风头完全被军统压过。

由于陈家兄弟既负责中统工作,同时还负责黄埔军校招生,这让陈家兄弟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羽翼丰满,有不少门生,而他的集团也被称之为CC党,这让蒋介石感到了陈家兄弟已经逐步脱离了自己的控制。

为了能更好的削弱中统的影响力,蒋介石认为有必要在弄出一个和中统类似的部门,对中统进行打击,在这种大环境下军统成立,军统成立后很快在抗日战争中打出了成绩,最终成功超越中统,成为国民党特务的一哥。

1947年,中统改名为党员通讯局(党通局),由叶秀峰任局长,郭紫俊、季源溥任副局长。1949年改名为内政部调查局,划归内政部领导,简称内调局,但习惯上仍被称为CC或中统。内调局隶属国民政府行政院内政部,实际由国民党中央控制。

以上可以知道,抗日战争让中统和军统成立,之后十多年里,军统和中统也在各自战线中,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服务。

在这期间,他们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军统和中统利用各种残酷的手段,迫害了不少人,可以说在那个黑暗时期里,军统和中统是无数国人最讨厌的特务组织。

在这当中中统,主要负责国民党内部,打击国民党以外的党派,控制人们的思想。军统更多的时候是负责收集各类情报,对军队进行监测和政整治,并对敌对势力进行暗杀和逮捕。

两个部门当中,中统负责管理国民党内部,军统则是管理军队内部,从实权方面和时代背景方面来看,军统毫无疑问权力会更大。

从这点可以看出,这是蒋介石控制国民党的一种政治手段,他希望能凭借这两个部门存在,确保内部无忧同时,也能稳固自己的统治,可以说军统和中统缺一不可,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了国民党的耳目。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0 阅读:434

莫地方

简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