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与商量”举办协商活动:守护青年安居梦打造青年友好城

掌上青岛 2024-05-15 11:14:31

青岛日报2024年5月15日6版

守护青年安居梦 打造青年友好城

——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热议青年优居计划

●探索建立线下、线上结合的优居计划服务体系。线下,在青岛市民中心设立青年人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及业务办理服务,让来青留青返青的青年人感受到政务服务的便利性和城市的温暖;线上,结合“数字青岛2.0”工程建立青年优居服务平台,集成青年优居政策、房源供给、就业落户服务等信息,一站式满足青年优居需求。

●借鉴外地经验,在符合规划原则、权属不变、满足安全要求、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将城区的空置办公楼改造成适合青年人居住的房屋,既可以解决青年人的住房问题,又能为社区增加活力。

●依托青年优居项目,引导青年人参与社区运营、城市更新,提升青年人的主人翁意识和社区归属感。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部署要求,2023年,团市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制定了《青岛市“青年优居计划”实施意见》,以“青年优居计划”为统揽,实施“青年优驿”“青年优徕”“青年优购”三个项目,着力打造“一站式、全链条、全周期”青年住房服务体系,进一步解决青年群体住房难题,提升留青返青来青青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嘉宾围绕“深入实施‘青年优居计划’,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主题展开协商。

5月8日上午,由市政协委员联络活动工作室、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青岛日报社共同打造的“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第30期协商活动举行。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深入实施‘青年优居计划’,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主题展开协商。在倾听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在商量中汇集力量,解决问题。

本期协商活动由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工作办公室承办。市政协副主席姜巧珍出席活动。

扩容提质助力青年安居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吸引和留住青年人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解决青年人的住房问题又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共青团青岛市委书记周正介绍,青年优居计划通过实施“青年优驿”“青年优徕”“青年优购”三大项目,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年人在过渡住房、租房、购房不同阶段的困难,帮助他们实现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个家”的安居梦,吸引更多年轻人来青聚青留青。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22家青年驿站和12个“优徕青年社区”项目,房源共计2500余间。

共青团青岛市委书记周正在协商中发言。

省政协委员、山东省时代新媒数字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腾是一名青年委员。在今年召开的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他提交了《关于加强来鲁聚鲁青年人住房服务保障的提案》。“青年优居计划的推出、实施对青年人是重大利好,已经建成的几个项目精准指向了青年群体的住房需求,市场反应比较好。但从总体来看,青年优居计划的宣传力度不够,青年人对青年优居计划的知晓度不够高。”姜腾建议,有关部门探索建立线下、线上结合的优居计划服务体系。线下,在青岛市民中心设立青年人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及业务办理服务,让来青留青返青的青年人感受到政务服务的便利性和城市的温暖;线上,结合“数字青岛2.0”工程建立青年优居服务平台,集成青年优居政策、房源供给、就业落户服务等信息,一站式满足青年优居需求。

“青年优居计划是面向青年人的项目,要用青年人喜欢的方式宣传它,尤其要用好移动互联网平台。在宣传过程中,除了介绍青年优居计划自身信息以外,还要以青年优居计划为出发点,讲好青岛故事,做好青岛形象宣传。”姜腾说。

省政协委员、山东省时代新媒数字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腾在协商中发言。

推动青年优居计划和青岛市大学生住房补贴政策衔接也是姜腾关注的重点。姜腾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青岛市对毕业三年内的国内普通高校统招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等提供住房补贴,其中,本科毕业生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硕士研究生标准为每人每月800元,博士研究生标准为每人每月1200元。“目前,青年优居计划和大学生住房补贴政策没有打通,租房支付房租和申请住房补贴是两个不同的环节,建议有关部门联动,为青年人提供便利,将人才住房补贴直接转给房源运营方,将‘分头办’变为‘一次办’。”姜腾说。

市政协委员、青岛天安科创城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绪亭长期从事产业地产开发、运营工作。她在调研中发现,目前,青岛已建成运营的青年优居项目分布不均衡,尤其是在一些企业数量多、青年人聚集的区域,房源缺口较大,需要有针对性地补足。“棘洪滩是高速列车产业发展高地,相关企业众多,需要大量质优价廉的长租公寓,但这里实际运营的‘青年优徕’项目房源相对较少,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何绪亭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此类区域的房源供给,探索出台鼓励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青年优居计划,增加存量房源。

“市南区、市北区的‘青年优徕’项目也不多,这两个区的部分办公楼利用率较低,青岛可以借鉴外地经验,在符合规划、权属不变、满足安全要求、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将这些办公楼改造成适合青年人居住的房屋,既可以解决青年人的住房问题,又能为社区增加活力。”何绪亭说。

市政协委员、青岛天安科创城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绪亭在协商中发言。

市政协委员、青岛成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常显锋认为,除了改建闲置办公楼,青岛还可以整理分散的民房资源,将其纳入青年优居计划。有关部门可以招标一家高水平的运营机构统一运营这些住房,为入住的青年人提供优质服务。根据青年优居计划,“青年优徕”项目的房租要比市场价低5%-10%。为了鼓励更多的房东参与青年优居计划,政府可以给予房东一定的资金补贴,并向他们发放“青年优居荣誉卡”。房东拿着这张荣誉卡去参观景点、健身、购物时,可以获得一些额外的折扣或者便利。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变化中,相关政策也在不断调整。青年优居计划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跟着房地产市场的大势和相关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让青年人真正得到实惠,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常显锋建议。

市政协委员、青岛成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常显锋在协商中发言。

在协商活动现场,市住房保障中心运营维护处处长颜皓介绍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参与青年优居计划工作的推进情况。他表示,2023年12月,我市出台《“保障性租赁住房+青年优驿”试点工作方案》,鼓励有条件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参与到青年驿站计划中,全面打造“保障型”青年驿站,给予阶段性免费居住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优惠租金政策,不仅让青年人“留得下”,还要“留得住”。下一步,市住房保障中心将按年度公布试点项目,让更多的房源加入试点范围,不断满足新市民、青年人以及刚毕业来青创业就业大学生的住房需求。

青岛市住房保障中心运营维护处处长颜皓接受记者采访。

政协委员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各位委员的建议很精准,也很中肯务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青年优居计划的知晓度,同时,积极整合各级国有平台公司持有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房,广泛征集在经济园区、中央商务区、产业园区等青年求职、工作集中区域的酒店、公寓房源,多渠道增加优居房源供给量,让更多青年人参与到青年优居计划中来,助力青年实现梦想。”周正表示。

资源联用推进城市友好

“有居”只是基础,“优居”才是目标。如何链接多种资源,让青年人生活得更舒心,是实施青年优居计划的关键。

委员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目前,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博士邨人才公寓优徕青年社区和城阳区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优徕青年社区已经配建了学习阅读、健身娱乐公共功能区,丰富了入住青年人的生活。何绪亭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大力推广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全面提升青年优居项目配套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的青年社区。政府可以为房源运营单位提供补贴、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其优化设计方案、增加功能配套,提高青年优居项目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青年入住后,相关单位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比如陶艺、烘焙、文创市集、沙画、街舞等,让青年人在互动中成长,并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舒适。

“相关单位还可以在青年优居项目内建立青年夜校等文化场所,结合年轻人多元化的工作时间,推出一批种类多样、时间灵活的文化活动,让青年人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魅力,以更好地融入城市。”何绪亭建议。

作为一名创业者,姜腾格外关注就业创业服务。他建议加强青年优居计划与就业创业政策衔接,设立专门的青年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为青年群体提供职业规划、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服务,并与高校、产业园区等合作,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青年人来到一座城市后,除了有住房和就业创业需求,还有婚恋社交、休闲娱乐等需求。”姜腾补充道,有关单位可以在青年优居社区内建立交友平台,定期组织主题派对、互动游戏、心灵沙龙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交活动,为青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交友服务;还可以与周边商家合作,推出优惠活动,让青年人享受到更加实惠的消费体验。

为青年人提供丰富的活动也是团市委的工作重点。周正介绍,前期,市南区、市北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等区市的青年优居项目都组织过就业分享会、读书会、兴趣沙龙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日前,城阳区还组织了Citywalk城市定向赛活动,帮助青年人更好地了解城市。

青年优徕社区住户代表、CITYWALK活动参与者申文杰接受记者采访。

城阳区博士后“优徕青年社区”的青年住户申文杰参与了这次Citywalk活动,现场分享了活动体验。他表示,通过参加Citywalk城市定向赛,他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增加了对青岛的了解,认识了更多新朋友,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他期待青年优居项目能举办更多文体活动,丰富青年人的日常生活。

常显锋建议,有关单位应该加快建设青年优居计划大平台,加强内外交流和资源整合,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织青年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当前,许多城市都在为青年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平台。例如,上海持续深化“青年汇智团”,浙江杭州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青春议事厅”,山西晋城广泛开展“我的晋城我建言”等建言征集活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青年智慧。“青岛也可以依托青年优居计划,深入开展‘青年会客厅’活动,引领青年在志愿公益、社区运营、城市更新等方面担当责任,探索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城市建设的新模式,提升青年人的主人翁意识和社区归属感。”常显锋表示。

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李嘉欢接受记者采访。

近年来,社区规划师在城市更新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协商活动现场,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城市规划师、八大湖社区规划师李嘉欢分享了她的工作体验。“我们在工作中扎根社区,深入了解居民诉求,帮助相关单位和居民有效地双向沟通,推动社区优化建设。”李嘉欢介绍,社区规划师团队广泛链接社会资源,牵头举办社区议事会,邀请社会人员共商、共建、共享美好社区生活;开展“艺术空间营造季”活动,发动居民、特别是小朋友采用艺术形式美化社区灰空间,打破了以往“封闭式”的设计模式,并通过线上社交平台宣传花园建设情况,组织引导周边居民参与花园管护。看到规划蓝图变为居民满意的现实生活场景,李嘉欢感受到了工作的成就感,也让她更好地融入了这座城市。

精彩的发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青年优居计划是打造‘青年宜居城’、提升青年友好度的一项重要举措,团市委正积极统筹工作力量,强化区市联动,加快建设一批青年发展友好型社区、园区、街区等示范场景,更好地纵深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周正介绍,接下来,团市委将继续压实各方责任,引导社会参与,加强资源联用,聚焦青年所期所盼所需,推出更多含金量高的惠青政策举措,全方位打造赋能青年成长发展的平台载体,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治理、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增强青年人的社会参与感,为城市发展注入青春活力,打造青年友好城。(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武 鹿子金涛 摄影 于 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