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高适这首诗,就读懂了真假朋友,很现实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3-26 19:36:45

每天读一首诗

01.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写下这首《别董大》时,高适已经44岁,诗中的“董大”即著名的乐师董庭兰,曾为宰相房琯的门客,极负盛名。

房琯被贬后,董庭兰也离开的长安,并在睢阳与高适偶遇。当时的高适贫困潦倒,郁郁不志,所以连饭钱和酒钱都是董庭兰付的。

《别董大》为组诗,还有另外一首: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从这首诗中就能看出高适的窘况,这也不奇怪,一个40多岁的男人没有工作,四处漂泊,口袋里自然是没什么钱的。

并且唐律还规定,商人和商人的子女不得从政,那么对于高适而言,想要活下去只有两条路,一是自己种地,二是考中进士成为公务员,从此开始吃皇粮。

但是相形而言,明显第二条路更难走,所以高适前半生基本是躬耕自给。

不过也不用着急,属于他的时代还没有到来,耐心等就是。

02.

原本高适也是身出名门,为“渤海高氏”,祖父高侃战功赫赫,曾任卫将军、安东都护、陇右道持节大总管,又因功获封平原郡开国公,并且他父亲也是朝廷命官。

但是,乱世才出枭雄,待高适长大以后,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已经开启,所以英雄就没了用武之地。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这是高适的自述。

盛唐时期,文人士子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有一条捷径可走,那就是找一个靠山,为自己向朝廷举荐。靠山官越大,受赏识的程度就越高,比如王维,岐王与玉真公主同荐,所以他中了状元,如果说这里没有猫腻,任谁都不会信。

尽管王维凭实力也是可以进士及第的。

高适不同,高家尚武,和平时代放下刀枪扛起锄头,也就没有人愿意为高适援引,所以20岁的高适困居长安一整年,四方拜谒均是碰一鼻子灰,心灰意冷之下就来到了宋城,继续扛锄头种地。

寥落一室中,怅然惭百龄。

苦愁正如此,门柳复青青。

种了8年地后,契丹反唐,高适听闻边境战事吃紧,觉得机会来了,所以提刀上马,直奔蓟州。

但是等他到蓟门关附近时,仗快打完了,所以他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人生艰难啊!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眼看就30岁的人了,功不成名不就,若是再没出路,可能真的就要种一辈子地了。

不过,高适这一趟并非全然没有收获,蓟州之行让他结识了王之涣、王昌龄,三大边塞诗人聚首,自是一番豪饮。

此时的王之涣已经辞官,而王昌龄进士及第后又登宏词科,所以高适一想,不能再回去种田养鱼,是时候放手一搏了。

03.

公元735年,已入而立之年的高适再次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基本没出什么意外,他落榜了。

不过这一次的失利并没有打击到高适,因为他开阔了视野,成熟了许多,认识到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多结交朋友。

这段时期,高适又结识了张旭、房琯,以及初出茅庐的杜甫,并和一些官员交游。最重要的是,他和王之涣、王昌龄常一起聚饮,诗名逐渐大盛。

他的《燕歌行》就是作于此间。

一晃,又一个8年过去了,高适已经成长到可以成为李邕的座上宾,大谈天下风雅。

公元744年,李白出翰林,在洛阳遇见了杜甫,在杜甫的引荐下,高适和诗仙、诗圣在梁园相聚,阔论古今。

之后又相约一起去拜访司马承祯,但是还没到地,司马承祯就仙逝了,而李白要远游寻仙,所以不得不说再见。

遗憾的是,自此之后,高适和李白再也未见,他们的命运也走向了两个极端。

04.

好饭不怕晚,是金子总会发光。

公元749年,早入不惑之年的高适经过20载的沉淀后,终于在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引荐下,一举中第,正式成为了大唐的公务员,得官封丘尉。

官虽不大,好歹是个心理安慰,而且有皇粮可以吃,不用怕挨饿了。

不过,高适的官做得并不舒坦,此时的李隆基已经懒政,任用奸臣和外戚,导致地方官也徇私舞弊,他性格又直,所以两年后就辞官了,再赴长安寻找机会。

公元752年的长安比较热闹,崔颢、储光羲、綦毋潜、岑参、杜甫、薛据等大诗人都在,高适经常与他们宴饮赋诗。

尤其是这一年冬底,他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哥舒翰,并成功入其幕府,哥舒翰上表为高适请左骁卫兵曹。

英雄遇到英雄,自然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

次年,高适随哥舒翰进击吐蕃,悉收黄河九曲部落,这也终于圆了高适的军旅梦,为他成为一个真正的边塞诗人奠定了基础,“高岑诗派”初具风骨。

不过,大唐的劫难也快来了。

05.

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反,“安史之乱”爆发,朝廷召哥舒翰平叛,因此高适升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以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

次年6月,已经老糊涂的李隆基昏招百出,下旨命哥舒翰迎敌,因此遭遇大败,潼关失守,哥舒翰被俘。

高适一人一马奔回长安,向李隆基禀告战况,并建议李隆基拿出国库内的财物,招募死士坚守长安,请命为敢死队长。

李隆基暗自笑了笑,心想,那可是我的棺材本,于是驳回了高适的请求。

不久后,叛军接近长安,唐玄宗李隆基仓惶出逃,避入蜀地,在马嵬驿还遇到的兵变。

同年7月,李隆基再出昏招,命各地藩王自行领兵御敌,自由封任本路属官,高适觉得不妥,再谏,玄宗依旧不听。

因此不久后,太子李亨就在灵武登基了,为唐肃宗。

高适一看老皇帝冥顽不灵,决定去投奔新皇,授官谏议大夫。因为有先皇谕旨,藩王可自行处理本路事宜,所以永王李璘拒不觐见,还招兵买马,以“勤王”的名义东巡。

李白就是这个时候被召进永王璘幕府的,糊涂啊!

当时杜甫、岑参等人见形势不好,都纷纷投奔了唐肃宗,只有李白还做着升官发财梦。

所以说,李白压根就不适合当官,没有那个政治头脑。

06.

高适分析的当时的形式,断言永王璘必反,所以唐肃宗任高适为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领广陵等十二郡,前去讨伐李璘。

对于高适而言,这算是一步登天了。

但是,初次带兵的高适并没有冒进,反而是按兵不动,命人写信给永王璘的部下,劝其归降。这一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几乎可以说是兵不血刃,就瓦解了永王的有生力量。

当时,正好赶上安禄山死了,所以高适一举拿下永王璘叛军,李白也因此锒铛入狱。

在狱中,李白曾有书信给高适,希望他能搭救自己,但高适并没有施以援手。

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中,高适说自己不方便出面,请郭子仪向唐肃宗李亨进言,营救李白出狱的。这个说法不能说不靠谱,只能说是完全没有史实根据,纯艺术化表达。

当时营救李白的,为宰相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出面求情的是李白的妻子宗夫人,宗夫人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

并且,李白和崔家一直交好,宋若思更是欣赏李白的才华,甚至让李白代笔,让他以自己的口吻向朝廷写举荐信。并且李白出狱后,还真就写了。

至于高适为何不救李白,其实也很好解释,李亨登基后,一直采取的就是高压政策,杀了很多人,以此来立威。

皇子多嫡之事,古来有之,没有哪一个失败者有好下场,而李白背负的“附逆之罪”,如果唐肃宗拉下脸,连坐也是有可能的。况且,高适与李白是故交,他需要避嫌。

李白被崔涣营救出狱后,还是被流放夜郎,这就是一个信号。幸好流放途中,李白遇大赦,得以返还。

从朋友的角度看,高适与李白仅仅是一面之缘,不像和杜甫、王之涣、王昌龄等人,一直都有联络,相互之间更是经常酬唱诗歌。

所以朋友有远近,亲戚有厚薄,在高适的心中,李白仅仅只是一个诗友,场面上的事。后来杜甫落难,高适对杜甫的帮助就很多。

最重要的是,此时高适自己也麻烦不断。

07.

就在高适攻打永王璘时,睢阳战事也正陷入胶着,高适领兵前去支援,但是晚了三天,所以被宦官李辅国弹劾,多次进谗言诋毁,因此高适被降为东都太子府少詹事,这就是个虚职了。

从天上到地下,他就算想救李白也是有心无力。

公元759年,高适转官彭州刺史,并和杜甫往来密切。次年,高适又转蜀州刺史,因此杜甫罢官后,来到了成都,在高适和严武的帮助下,建了“浣花草堂”。

适逢佳节,高适作《人日寄杜二拾遗》赠杜甫: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连饭都吃不饱的杜甫收到这首赠诗后,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所以我们说,读懂了高适这首诗,就读懂了真假朋友。

他和杜甫之间的感情,正如杜甫在诗中所写: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

而李白是个博爱之人,跟谁都能做朋友,可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对谁都友善,就把谁都不放在心上。他入狱后,杜甫给李白写了很多书信和诗,而李白却一封也没有回,更没有诗回酬。

同理,李白只是在用到高适的时候,才想起高适,自梁园一别后,李白就再未与高适取得任何联系,在李白的诗篇中,也没有高适的名字出现。

但是我们看杜甫和高适,高适未得志时,杜甫写诗安慰他: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高适受重用后,杜甫又写诗劝他:时来如宦达,岁晚莫情疏。

这样的朋友,才是暖心赤诚的真朋友。

08.

公元762年,唐肃宗驾崩,太子李豫即位,为代宗。时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叛变,阻止严武回京,高适于蜀州起兵营救,大破贼众。

在此之前,他还平了梓州之乱,所以可以说,高适半生戎马,力挽狂澜,因此得到代宗的信任,升剑南西川节度使,委以重任。

不过,在西川节度使任上,高适遭遇了两次失利,因粮草不足,丢失了云山、新筑二城。因此高适被召回京,被严武取代。

回到长安后,高适升正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侯,他是盛唐诗人中,为一个封侯的。

公元765年,高适病逝,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终年62岁。

在诗坛,高适与王之涣、王昌龄、岑参并“四大边塞诗人”,但成就以高适、岑参为最后,以至于后来“岑参诗派”逐渐成为了边塞诗的代名词。

高适故去后第五年,杜甫整理诗稿时再读高适所赠的《人日寄杜二拾遗》,忍不住老泪纵横,因此作《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

同一年冬,杜甫客死舟中,终年59岁,大唐盛世也随之落下帷幕。

7 阅读:89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