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的婚礼,狱中相伴50载,赵一荻与张学良人至中年终成眷属

历史亭 2023-06-12 03:16:23

天空出现霞光

1912年,中国的天空出现异象,这异象是祥瑞之光还是灾难先兆?

这一年,可谓是复杂多变的一年,也是不平静的一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清帝下诏退位,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进入北洋军阀混战时期。

那天,香港的天空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霞光。而此刻,赵庆华府里的人正在忙碌,夫人正在生产。赵庆华看到霞光,认为这是祥瑞之象。女儿出生后,他给取名绮霞。

赵庆华不是小人物,他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交通系中的要员,担任过津浦、沪宁、广九等铁路局局长、政府交通次长、东三省外交顾问等职务。趁职务之变,他积累了不少财富。

富裕人家的女儿大多骄纵跋扈,相反绮丽是个纯朴善良的女孩子。这得益于母亲的教导,她的母亲是一位勤劳贤惠的东方女性,一心一意地将所有心思都放在抚养和教育子女身上,教育女儿具有传统美德。

他们在香港的时间不长,赵一荻的童年是从天津开始的,这个经济繁荣的城市,成了上流社会经常出入的地方。

在天津,父母为她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她的性格开朗活泼、亲切和善,受到了师生们的喜爱。她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也让她在学业上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因为家庭里经常有应酬,各种社交活动于赵一荻来说只是无聊而繁琐的事情。姐姐们总是劝她多出去走走,开开眼界,但她总是说功课忙,相比社交,她更喜欢在书房安安静静看书。

直到在一场舞会上,她遇见了张学良,一个改变她人生轨迹的男人。从此,她就不再是那个躲在书房的宅女,而是一个追随张学良的人。

私奔门事件

1927年的春天,在天津蔡公馆的舞会上,端庄美丽的赵一荻遇上了风流倜傥的张学良,那一年,赵一荻15岁。

当时张学良,作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性情豪爽,文武双全,作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的他,被大家尊称为“少帅”。

赵一荻和张学良一见钟情,两人承诺再也不离开彼此。然而,赵一荻的父亲赵庆华得知后大为恼火,多次劝说赵一荻离开张学良。

但赵一荻坚决不离开,爱情上的事情父亲不懂。赵庆华找了个房间软禁赵一荻,赵一荻的六哥赵燕生暗中帮助,赵一荻逃离天津投奔张学良。

1929年秋天,时年17岁的赵一荻坐上了通往沈阳的火车,只为了去追随她心中最爱的张学良。

当列车到达沈阳的时候,赵一荻没想到,病中的张学良会亲自来接她,她激动地扑向了那个穿着毛呢军装而长久不见的男人。这一刻,她仿佛做梦一样,那个曾经给予她温暖和关爱的人再次出现在她的生命中。

赵一荻出走沈阳投奔张学良,父亲赵庆华气急败坏,他在报纸上发表了声明,大意是这样的:“我家四女儿和别人私奔了,现在我想执行家法,却找不到人,我登报纸是为了和她正式解除父女关系,以后她不论发生什么,都和家里没关系了”。

随后,赵庆华还辞去了自己的官职,回家隐居去了。在当时大多数人还是盛行传统的思想,这一举动引发了一场私奔门事件,赵一荻的父亲声名扫地,这样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时间,私奔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

父亲的声明对年仅17的赵一荻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她伤心地说:“父亲对我真是伤透心了,一直牵挂的父母可能今生再也见不到了,汉卿,我今生只有你一个亲人了。”

这个事件,让人们纷纷议论。 有人说,赵庆华夫妇是明知女儿喜欢张学良,却让女儿许给已有家室的张学良,让自己脱身而不失身份,这是高明之举。

而有人则认为,赵庆华夫妇的做法太不道德,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却要自己承受别人的非议和指责。 无论吃瓜群众如何解读,这段历史事件都充满着情感与戏剧性。

他们觉得张赵两家素有往来,赵庆华夫妇也欣赏张学良的才华。可是,女儿和张学良的事情,却让他们进退两难。他们最终选择让两人在一起,同时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和形象。不管如何解读这份声明,父亲对女儿的爱不改变,女人对情郎的爱不动摇。

事实上刚开始来到张学良身边的赵一荻并非万事无忧。在少帅府,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并不认可他,只给她秘书的地位,没有给他正式夫人的名义。

但名分对能独自离家来到张学良身边的赵一荻来说,这并不算什么,她能够陪伴在他身边就够了。他心甘情愿的以秘书的身份陪伴着张学良,心胸大度的于凤至终于被赵一荻的真情所感动。

久而久之,两人以姐妹相称,和睦相处,于凤至还力主在少帅府东侧建起一栋小楼,腾给赵四小姐居住。

迟到的婚礼

1931年9月18日,日本占领了沈阳,引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日本人占领,东北沦陷。

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遭到了人们的痛斥,怒火烧到了赵一荻身上,有人骂她是红颜祸水。

五年后,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想逼迫蒋介石抗日。虽然最终和平解决,但他的义举并没有换来谅解,而是长达半生的幽禁。

赵一荻和于凤至轮流陪伴在他身边,成为他坚强的后盾。当时赵四小姐的儿子张闾琳年纪还小,于凤至为了使赵一荻更好的抚养孩子,便说服赵一荻返回上海,自己留下照顾张学良。

但三年后,于凤至患上了乳腺癌,病情加重,张学良为了让她治病,向军统局局长戴笠提出让赵一荻来照顾他的生活。然而,赵一荻为了不让于凤至再受委屈,她将儿子托付给美国朋友照顾,只身前往陪伴张学良。

赵一荻放下儿子,不离不弃地陪伴他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此后,赵一荻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张学良。

直到1990年,张学良幽禁的日子才算结束。

在赵一荻和张学良后半生里。两人决定皈依宗教,想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

但当他们想要皈依宗教时,却陷入了纠结和抉择。基督教规定一夫一妻,但张学良此时拥有妻子于凤至,还有赵一荻。

宋美龄认为张学良的婚姻状况不符合基督教义的规定,他必须做出选择。张学良陷入痛苦和挣扎,要么与于凤至解除婚姻,要么与赵一荻分手。

最后他还是做出了艰难的选择,他选择和于凤至解除婚姻。他写信给于凤至说明情况,信是由女儿带到美国去的。信交到于凤至手上时,她很能理解他们真挚的爱情。

“我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汉卿的苦处我知道,你们的心意我也明白。我知道赵四小姐是个少有的女人,这么多年来,她陪着汉卿同生死共患难,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我十分敬佩她,如果是赵四小姐陪着汉卿,汉卿高兴,我也就放心了。至于我所谓的委屈,和他们所说的无边苦楚和寂寞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要成全他们。”

不久,张学良就收到于凤至同意离婚的回信。

1964年3月,张学良和至于凤正式离婚。

1964年7月4号,张学良与赵一荻正式结婚。这一年,张学良63岁,赵一荻52岁。

在和张学良生生活了36年后,赵一荻才得到了正式的名分。赵一荻和张学良的结婚典礼在台北举行。

教堂里,在众人热烈的掌声中,在亲友们的簇拥下,这对老“新人”相互扶持,走上红地毯。

婚礼结束后,张学良和赵一荻又相互搀扶着,缓步走出了教堂,此刻的他们无比幸福……

1 阅读:33

历史亭

简介:温故知新,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