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家牛舌头被人割了,包拯:把牛宰了卖牛肉,凶手自会出现

渊泽之观 2023-12-11 16:18:03

清晨,鸣冤鼓急促地敲响,百姓有冤情要诉,包拯顾不得吃饭,赶紧通知衙役升堂问案。

一位老农刘全告状,嘴里诉说着他的牛被人割了舌头。他是个老实的农户,养着一头牛用于犁地。但有一天,刘全发现牛奄奄一息,舌头被残忍地割断。他递给包拯割断的牛舌,牛舌的形状明显是被人用利器割断的。

包拯细致地询问刘全是否与人有过矛盾,是否家中有其他失物,确认刘全并无其他冤屈后,他陷入沉思。

包拯决定采取一招制胜的策略,他告诉刘全:“今天回去,将耕牛宰杀,明天拿到集市上去卖。割牛舌的罪犯不出三天,必定会自投罗网。”

刘全疑惑不解,担心违反朝廷律法。包拯则保证,若有人告发,一切责任由他承担。听从包拯的建议,刘全留下了那条牛舌,半信半疑地回到家。

刘全在家宰杀了耕牛,第二天一早将牛肉带到集市上出售。尽管宋代禁止私自宰杀耕牛,刘全心中仍战战兢兢。但牛肉成为紧俏商品,很快就吸引了一群买家。刘全在正午之前就卖光了所有的牛肉,回家后很快收到衙役通知:割牛舌的罪犯已经找到。

包拯成功引蛇出洞,贼人卞二被带到县衙。卞二畏缩地跪在地上,认出刘全。包拯让卞二抬头,问刘全是否认识他。卞二吓得低下头,包拯命衙役将被割断的牛舌呈上,让卞二看清罪行。

原来包拯通过分析排除了刘全“贼喊捉贼”的可能性。他推断刘全不会为了卖牛肉而宰杀耕牛,而割牛舌的人是有嫌隙的。为了误导刘全,卞二在暗中监视他。

包拯斩钉截铁地问卞二:“你把人家牛舌头割了,这回又告人家私自宰杀耕牛,你安的什么心?”卞二被逼供,原来他因为邻里矛盾,想通过诬陷刘全私自宰杀耕牛来报复。

案件告破后,卞二受到惩罚,刘全得到赔偿,并另外购置了一头健壮的耕牛。这个案件被北宋法学家郑克编纂的《折狱龟鉴》中收录,称赞包拯智谋过人,巧妙地引蛇出洞,破案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这则故事展现了包拯在断案中的智慧,他巧妙运用“引蛇出洞”的手段,成功将罪犯逼向绝境,用短短一天时间解决了复杂的案件。

0 阅读:1

渊泽之观

简介: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