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过春节,还会“跑年”吗?

夜风雪 2024-02-22 16:26:47

我的家乡,是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的一个小农村。儿时,每年最大的期盼就是过年。除了可以看到绚丽的烟花,听到轰轰的炮竹声之外(当然自家的少,别家的多),就是过年的氛围特别热闹:蒸包子,炸肉圆,包饺子,放鞭炮……而对于小孩子来讲,每到大年初一的早晨,吃完汤圆、水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年。

跑年,其实全国各个地方都有这个习俗。刚开始的意思,是给村子里的长辈拜年。传到我们这的时候,就发展成了由小孩去挨家挨户拜年,毕竟对小孩来讲,只要是大人,都是长辈。

我们这个村这个组,大约有二三十户人家,大家的祖辈父辈都是一起成长起来的。正巧和我们同岁左右的小孩大约有七八个,也是在一个班念书,或者比我们大或小一届,平时也在一起玩耍。所以,跑年的仪式,很容易一个传一个,氛围也就起来了。

我们当时跑年,身上必须揣着两个塑料袋,就是我们现在菜市场买菜常见的那种,当然新年里,以红色为佳。我们从自家的左边或者右边随机发起拜年。而小时的我,虽然因为学习成绩好,在我们这里享有一定的好名声,但是嘴笨这个方面却是从小就一直没变。往往到了人家门口拜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吉祥话,甚至都没有称谓,只能腆着脸,叨唠两句:新年好,新年好。幸好的是,大家熟悉我,也熟悉我们的目的,也没好苛责,大年初一的清晨,小孩上门拜年,虽然礼数上不那么完美,但是人气上足以开心不是?所以,他们都掏出自家的瓜子、花生,往我们的塑料袋里捧上一把。这两样,一定是最多的,因为家家户户过年必备,也最便宜和常见。糖,就稍微贵重一点,全部跑下来总共能有个20颗就算比较好的。印象最深的收获,是一个苹果,是我们组一个女老师给的,她教过我们语文,或是因为学习还行,当作奖励吧。往往这么一圈跑下来,能有满满的2塑料袋的瓜子花生。当时家里也非常喜欢我们这种跑年,一来,小孩子脸皮虽然薄,但是实在热闹,比较有趣,新年第一天就显的生机勃勃;二来,一圈下来的收获对于儿时的家庭来讲,足够的丰盛,可以多吃好多好多,甚至爸妈都调侃说,以后自家不用买瓜子花生了,跑年一次就足够应付过年的了。所以还有一年印象也比较深,那一年我跑完一次之后,仍然感觉不太满足,所以跑完一圈到家短暂的休息之后,我竟然跑了第二圈。在我第二圈跑了小一半的时候,被我爸妈发现,果断的把我叫了回来。长大后,这才理解。第一圈跑年,是图个热闹,喜庆。再跑二圈,吃相太难看,当时的农村可不富裕,家家户户过年储备的瓜子花生可能也就两塑料袋那么多,小孩子们一跑年,可能要空了一小半。所幸,农村人都十分淳朴,没有计较太多,反倒成了当年过年的一个谈资。

当我们逐渐长大,到了初中之后,好像一下子就羞涩起来,抹不开面子,对于跑年就不再热情。而等到下一代的小孩成长起来,跑年已经彻底沦为了记忆。大人们不提,小孩们更不感兴趣,毕竟小孩们玩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过年期间,路上的小孩都不知谁是谁家的(现在小孩基本都在外地或者县城,不在农村),大人们自己也不怎么走动,最多串串门,打个牌之类。当然,现在过年氛围的寡淡,不是我们这里一村一户的问题,全国都有,一来,社会发展,亲戚们交流少了,平时各忙各的,见面少,交情自然就淡。二来,经济发展,各家的条件都变好了,过年的饭菜也不那么珍贵了,平时也能吃到,就不像之前那么期待。三来,交通发达了,年轻人的假期比较少,应酬比较多,今天跑这,明天跑那,都不怎么在村里,人少就更别提氛围了。所以,以前的一些过年风俗,历经到我们这一代,已经简化了很多。而等到我们老去,过度到下一代的时候,我想可能也就剩下贴春联了吧。

当我回顾我的儿时生活,跑年无遗是令我难以忘怀的一幕。而这情景的不再发生,更是令我年年追忆。或许,当我有了孩子,我会带他重走一次跑年。不为别的,只想让他知道,离开了手机,生活还是非常精彩。

0 阅读:23

夜风雪

简介:一定乾坤,落地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