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词第一人:饮水词人纳兰性德

夏小晋 2023-12-19 21:33:56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性德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中二甲第一名,康熙钦点其为御前侍卫,很快就由三等晋升为一等,可算是少年得志,前途无量。

纳兰性德像

纳兰性德一生充满众多矛盾:生为满人,却痴迷于汉文化;骨子里是文人,从事的却是武将行当;身为宰相公子、皇帝身边一等侍卫,却热心仗义、淡泊名利;身为地道八旗子弟,结交的却是一些年长落拓的汉族文人;仕途一帆风顺,却生平为情所累……

相传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贾宝玉,便是以纳兰性德为原型。纳兰性德曾在词中自叙: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纳兰性德二十多岁就已经名满天下,靠的不是出身和地位,而是他的文学成就。纳兰性德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初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词》。康熙十七年(1678),又委托顾贞观在吴中刊成《饮水》,后更名为《饮水词》。“侧帽”出自北朝独孤信事,后人把“侧帽”视作富贵风流的典实;“饮水”取“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之意。

《饮水词》问世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用“家家争唱饮水词”来形容纳兰词在当时的火爆场面。顾贞观长叹评说:“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近代学者王国维更给以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山一程,水一程,身身榆关那畔行(图片来源网络)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三百余首,内容涉及山川行旅、爱情友谊、咏物咏史等多个方面。作为一等侍卫,纳兰性德经常随从康熙帝出巡东北江南等地,奔波劳碌的辛苦,思念亲人的辛酸,在词中多有反映。如《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此词作于随康熙东巡出山海关后,上片写旅途辛苦,深夜难眠;下片写风雪之夜思乡怀人,辗转无眠,可谓词短情长,简练传神。

康熙很爱读性德的诗词,经常赏赐给他金牌、佩刀、字帖等礼物,以资鼓励。但性德是个真性情之人,对“侍卫”职位并没有什么兴趣。他曾在一首《忆秦娥》中写道:“长漂泊,多愁多病心情恶,心情恶,模糊一片,强分哀乐。拟将欢笑排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颜非昨,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纳兰性德一生多情而不滥情,爱情成为他诗词创作的一大源泉。1674年,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性德有首《如梦令》描写二人初遇: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卢氏出嫁时年方十八,容貌端庄、性格温顺,成婚后二人恩爱,感情笃深。性德在他在《蝶恋花》词里写道:

露下庭柯蝉声歇,妙碧如烟,烟里玲珑月。并着香肩无可说,樱桃暗吐丁香结。

笑卷青衫鱼子缬。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瘦断玉腰沾粉叶,人生那不相思绝。

此词把夫妻俩的欢乐情景写得欢乐缠绵,婉丽典雅,真所谓“柔情一缕,能令九转回肠。”只是好景不常,婚后仅三年,卢氏产后受寒而亡,给纳兰性德带来无尽的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如《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秋风凉,落叶纷纷,对着窗子独自冷落。对着夕阳思念往事。喝酒睡懒觉,赌书泼茶,当时只是平常事。孤独寂寞之情如是,借怀念往事以排遣,但愈加孤独。平常事已变成求之不得的梦想。

人生若只初相见(图片来源网络)

由爱情无常,感受人世沧桑,纳兰性德历经思考,诗词流露出世事沧桑、穷达难定的思想。如著名的《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想当初唐皇与杨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首句“人生若如只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极尽婉转伤感之韵味,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人生种种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仿佛因这一句而涌上心头,叫人感慨万千,成为历代传诵名句。

1685年暮春,纳兰性德抱病在别业渌水亭设宴,“集南北之名流,咏中庭之双树”,与众好友诗酒相聚。却没有想到宴后一病不起,七日后溘然而逝,时年三十一岁。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