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手机制造业为案例,分析文化创意对产业增加值有何影响?

老和说趣闻 2022-10-21 18:19:09

本案例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文化创意对产业增加值有何影响?——若文化创意内容是智能手机产业增加值的重要来源,则可以证明文化创意是推动智能手机制造业经济增长的显著因素之一。

为此,在本例中我们将手机企业无形资产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专利的作用,它代表了间接性的文化创意影响;另一方面是品牌价值、手机设计以及内容市场的作用,它们代表了直接性的文化创意影响。

(一)间接的文化创意

数据表明,智能手机出现以后,与手机相关的发明是推动专利申请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知识产权通常只有在与组织方面的知识专长、人力资本以与管理技能以及有效的公司战略等互补性资产相结合时,才成为竞争优势的源泉。

智能手机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手机的性能、特色功能、品牌名称、外观设计和应用程序,这几个部分中很多与无形资产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为保护自己的无形资产并获得相关利益,智能手机行业的参与者广泛利用各种知识产权的制度作为保障。

其中专利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一些研究证明了某果手机中符合专利申请条件的技术是组成某果股票市场总价值的重要部分,这表明了智能手机制造商能利用专利使公司的价值增值。然而从产业的角度,用所获价值作为衡量企业无形资产带来收益的指标更为合理。

智能手机行业的所获价值与专利数量之间高度相关,虽然这两个因素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难以估计,但还是能从一些参与企业的所获价值组成中可知一二。例如,高通公司有许多与蜂窝通信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并销售包含这些专利的集成电路板给手机制造商,但即使手机制造商不使用任何高通芯片,仍可能需要向高通公司支付许可权使用费以使用其标准必要专利。

高通2016年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芯片销售,三分之一来自其技术的许可。然而,高通技术许可税前收入为6.52亿美元,相较而言,其CDMA技术的收入仅为1.812亿美元(12%的运营利润)。可见作为知识产权主体的许可证业务的利润率远远高于作为知识产权价值载体的设备和服务的利润率。虽然没有数据表明高通公司的研发费用在技术许可和CDMA技术之间如何划分,但技术许可的利润率仍远高于芯片销售。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发现,专利是实现产业增值的一种重要工具手段。在智能手机制造业中,专利对于参与生产的企业来说能发挥以下作用:一是获取创新租金。正如上文所述,专利已经成为智能手机企业的所获价值重要来源之一,因而领导企业甚至生产环节的其他企业有动力进行庞大的创新投资,通过研发获益而不是纯粹的制造获益是数字经济时代产业价值高度集中化的一种趋势。

二是强化了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无论是领导企业还是其他环节的企业均很难脱离别的环节独立生产,因为他们所采用的原材料或者产品的专利被不同的企业所占有,导致企业之间的依赖性加强了。

为了克服产业链内部竞争的问题,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技术交叉许可、专利池、专利交换和其他合作型的知识产权战略。因而在知识或者技术层面,全球的生产商已经都成为了不可分割的知识产权网络体系的一部分。

三是增加了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提升领导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除了标准必要专利,智能手机产业还有一大部分的实施专利,涉及到特定产品的差异化技术,主要包含硬件相关的如图像显示和屏幕、电池等技术,以及与软件相关的如映射、日历管理、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等领域。

后者属于典型的文化创意型无形资产,它决定着大部分的所获价值来源。例如某果开发的IOS系统成为其掌控下游市场的重要工具,通常某果会要求应用程序开发商进行30%的内部应用程序采购,导致这一部分的软件开发利益也被占有。

(二)直接的文化创意

1.设计

智能手机的设计是推动消费者接受技术、决定购买并终于品牌的关键因数之一,当智能手机的硬件技术功能趋于相同时,设计的决定性作用被不断放大。而且智能手机的工业外观设计的大多由领导企业而非部件供应商完成,因此有理由认为智能手机产业链中领导企业占有了大部分的产业所获价值与他们提供的产品设计有直接因果关系。

有相关研究表明某果公司申请的工业品外观设计对于企业的市值增长比他们申请的专利更重要。从第一代产品开始,外观和体验感一直是某果所有产品成功的关键,某果在手机产品中建立了独特的设计,包括用户界面、抛光金属外壳、弧形边缘和紧凑尺寸等。某果的大量原创设计除了巩固其在智能手机行业的领先地位,还令产品成为了同业模仿的对象。

作为文化创意的设计的重要性从其他竞争企业的竞争策略中可以展现出来,例如某为宣布设计是其智能手机战略的主要特征,某为的P9就是和保时捷合作设计的产物。数据可以说明设计对于领导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以获取产业链增加值的作用。智能手机外观设计不仅涉及手机本身,还涉及图形用户界面、图标、显示屏幕等。

2.品牌企业

品牌作为更广义的文化创意是解释为何领导企业能获得整个产业链中大部分增加值的另一个关键答案。领导企业对品牌的重视可以从两个方面展现出来:一是某果、某星以及某为都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进行品牌建设。

鉴于品牌打造与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三家公司都同等重视市场营销和产品研发工作。某果2015年的广告支出增加到18亿美元,而某星2016年的广告支高达38亿美元,与可口可乐等全球广告预算最大的公司相当;

华虽然为的官方广告数据不详,但围绕该公司及其P系列和Mate系列的智能手机进行的全球性营销活动越来越多,表明它有意通过打造高端品牌走出利润较低的低端细分市场。对于智能手机企业而言,品牌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利用文化创意打造公司的声誉和形象,例如,从某果4的广告语“再一次,改变了世界”到某果X的广告语“Hello,未来”,某果始终采用简洁的文案打造一种科技创新引领者的产品形象。

而且从注册商标的类别来看,也展现出了智能手机领导企业对于商标这种受法律保护的文化创意对于核心业务以外的竞争力维持作用——三家公司在尼斯分类系统(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中除了注册手机类商标,还广泛注册其他类别的商标,尤其是服务类别,这保证了他们在“制造”之外的竞争力。

3.内容生态系统

智能手机制造商除了在产品功能、外观上形成竞争之外,还在手机内容方面构建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开发了新的竞争领域,同时也给独立的文化创意内容生产者提供了平台。某果和谷歌都在他们的操作系统周围建立了大型生态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运行在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的可获得性对平台的价值至关重要——缺乏应用程序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即使微软开发的手机系统拥有良好的用户界面也无法获取成功。

某果的AppStore和谷歌的PlayStore(以前称为Android市场)都于2008年推出,但由于一般应用程序开发者通常首先开发iOS版本,然后开发Android,导致某果跃居领先地位。随着使用安卓系统的用户数增加,以及开发相对的开源性,在谷歌PlayStore上架的应用软件在数量上逐渐赶超某果。

截至2017年,PlayStore有270万个应用程序,AppStore有220万个;2016年,PlayStore下载量达到640亿次,某果只有250亿次。从功能上看,智能手机的内容生态系统是智能手机的功能本身,用户购买智能手机的主要目的就是使用相关的应用程序处理问题或获取娱乐;

而这样一个由文化创意构建的生态系统对于智能手机产业有多方面的影响:其一,它是内容生态系统缔造者的收入来源之一。例如AppStore2016年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为54亿美元,而PlayStore则为33亿美元。这两家商店都占有了营业收入中的30%,给开发者留下了剩余的70%。某果还从iTunes音乐下载和iCloud等自己的应用程序获得大量收入。

其二,它促进了手机的销售。虽然应用程序销售是某果和谷歌不断增长的收入来源,但对于手机产业来说依然相对较低。内容生态系统对于某果而言主要帮助其销售手机;而对于谷歌而言,内容的主要作用是销售广告(尤其是它自己的应用程序,如YouTube、G-mail和GoogleMaps等)。

其三,发挥了文化创意的合力。内容生态系统最大的一个好处是使得手机中包含的文化创意内容不仅仅是来自于手机制造商,而是糅合了各种行业各个领域的开发者和创意者。因而文化创意能够成为一种生态系统,各种文化创意之间的关联性和依耐性加强。

既绑定了手机创意内容的独立生产者,为手机的文化创意自生产、手机的价值增值提供源泉,又加强了各相关产业的联系,例如移动运营商往往与内容提供者合作,以获得更多的数据流量销售,这些相关部分在内容生态系统中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0 阅读:12

老和说趣闻

简介:老和说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