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之“山东王”韩复榘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4-05-08 06:23:00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武力侵华,当时国民政府最高军事统帅蒋介石,发表抗日宣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在蒋介石的号召下,川军、粤军、滇军等地方武装,都纷纷出兵抗日,就连远在西北地区的“马家军”也派出了一支骑兵师到抗日战场。凡事无绝对,面对日本人的侵华,大部分地方派系首领,都会拿出自己的本钱抗日,可有的人却是典型的军阀思维,觉得军队是自己的政治资本,如果部队没有了,就没有实力和蒋介石对抗,因此在抗战的时候会消极抗日。

韩复榘原是西北国民军的“十三太保”之一,后来背叛冯玉祥,转投蒋介石麾下,因此当上“山东王”,此后控制山东的军政大权长达八年,标准的地方实力派军阀。由于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韩复榘一直和蒋介石在暗斗,不许中央军的势力进入山东,所以蒋介石把韩复榘当作心腹大患。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进攻山东,刚开始韩复榘还率兵抵抗了一下,可蒋介石突然把山东境内的重炮旅调走,这让韩复榘很不满,觉得是蒋介石想借日本人的手消灭自己,因此就放弃济南等地,导致山东大部分地区被日军兵不血刃占领。韩复榘临阵脱逃的做法,让蒋介石抓到把柄,再加上韩复榘又有反蒋的想法,最终蒋介石以开会的名义,把韩复榘逮捕处死。

韩复榘

1890年,韩复榘出生于河北霸州,他的父母是当地富农,家里有一个小宅子,还三十多亩地,并且养了一些鸡鸭,所以日子过得还不错。

韩复榘小时候在村里的私塾读书,虽然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出色,但韩复榘练了一手好字。后来由于兄弟姐妹的增多,韩复榘也被迫休学在家干农活,在农忙过后,韩复榘还是会抽空练字。

1910年,刚满二十岁的韩复榘,跟着同乡一起闯关东到了东北,当时北洋的第二十镇在新民招兵,韩复榘听到这个消息后,于是就报名参军,而他的长官就是冯玉祥。冯玉祥是典型的“糙汉子”,看到韩复榘能写一手好字,就让韩复榘当司书生,专门帮自己抄写文件。

韩复榘书法

冯玉祥向上送文件的时候,长官们看到文件上面的字写得很好,所以就会认真的看文件内容,因此冯玉祥非常欣赏韩复榘。当时冯玉祥、王金铭、施从云等青年军官,在部队里面成立了“武学研究会”,韩复榘也是会员,经常参与进步活动。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打响推翻清朝第一枪,王金铭、施从云等人也在滦州发动起义,但被清政府派兵镇压,王金铭、施从云等人被 杀,冯玉祥在北洋实力派陆建章的保护下,才逃过了一劫,而韩复榘作为基层士兵,只是被迫离开部队。

1912年,民国成立后,冯玉祥靠着陆建章的提拔,官越当越大,这时候韩复榘重新来投奔冯玉祥。此后韩复渠一直跟随冯玉祥南征北战,官也慢慢升起来。

冯玉祥

1925年1月,冯玉祥在北京成立国民第一军后,韩复榘担任旅长。11月,国民军进攻奉系军阀的李景林部,韩复榘率兵攻入天津,因此升为师长兼天津警备司令。

1926年,在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的联手进攻下,国民军在南口大败,冯玉祥下野去往苏联,残部往宁夏方向撤退。而韩复榘率兵投奔晋绥军的商震部,被任命为十三师师长。

9月,在获取苏联军事援助后,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宣布加入国民政府参与北伐,这时候韩复榘率兵回到冯玉祥那里。当时镇嵩军首领刘镇华率兵包围了西安,冯玉祥任命韩复榘为援陕军第六路司令,率兵解围西安。

1927年5月,冯玉祥的西北国民军被改编为国民政府第二集团军,冯玉祥为总司令,韩复榘担任第六军军长,不久后又担任第三方面军总指挥。7月,韩复榘率兵从洛阳出发,在许昌一带打败靳云鹗的“河南保卫军”。

张宗昌

10月下旬,奉系大将张宗昌派兵进攻河南东部地区,韩复榘率兵抵抗,打退了张宗昌部队的进攻。11月,韩复榘升为第二集团军中路军总指挥,率兵再次击败张宗昌的部队。12月,韩复榘率兵配合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在徐州大败张宗昌的主力部队。

1928年初,第二集团军经过整编,韩复榘担任第二十师师长。4月,张学良率领奉军进攻河南,韩复榘担任北路军前敌总指挥,率兵和奉军作战。6月,韩复榘率兵击败奉军,并且占领北京南苑地区。

1928年底,韩复榘担任河南省主席,冯玉祥说韩复榘已经是河南省主席,所以不能掌握兵权,就把韩复榘二十师师长的位置给免去。当时战乱年代,如果没有兵权,韩复榘这个省主席只是摆设,被免去兵权后,韩复榘对冯玉祥彻底不满,有了投奔蒋介石的想法。

韩复榘

1929年5月,冯玉祥和蒋介石发生战争,这时候韩复榘和石友三,率兵脱离冯玉祥,投奔到蒋介石一边,蒋介石任命韩复榘为第三路军总指挥,也就是韩复榘和石友三的背叛,导致冯玉祥被蒋介石打败。

1930年,阎锡山、冯玉祥等人组建反蒋联军,“中原大战”爆发,蒋介石任命韩复榘为“讨逆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率部开赴山东,反蒋联军作战。9月,“中原大战”结束后,韩复榘担任山东省主席,此后掌权山东八年,被称为“山东王”。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韩复榘在山东杀害了很多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并且派兵镇压农民运动。还和“胶东王”刘珍年发生战斗,由于韩复榘不是蒋介石的嫡系,所以韩复榘一直不许中央军进入山东,和南京政府处于半独立状态。

韩复榘

1935年,华北局势恶化,日本人多次拉拢韩复榘当汉奸,被他被拒绝,但他又不许中央军进入山东,只好把山东当作自己的“独立王国”。

1936年底,“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和杨虎城把蒋介石扣留,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当时韩复榘在家里打麻将,他听到蒋介石被抓后,拍着大腿说这是好事,张学良和杨虎城有种,还说如果中央军去攻打西安,他就派兵偷袭中央军的后方。

《山东日报》的社长问韩复榘怎么报道“西安事变”的事情,是不是要把张学良和杨虎城称为“逆贼”,韩复榘却说他们是将军,怎么是“逆贼”。

不久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释放,韩复榘听到这件事后,说张学良和杨虎城做事虎头蛇尾,为什么要把蒋介石放了。当时南京国民政府的代表蒋伯诚也在现场,韩复榘也没有在乎,一直说蒋介石的坏话,结果这些话让蒋伯诚传到蒋介石那里,导致蒋介石对韩复榘起了杀心。

西安事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韩复榘担任第五战区副司令,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山东的战事。日军进攻山东的时候,韩复榘率兵在德州和日军交战,部队损失也很大。

当时蒋介石答应派一支重炮旅支援济南守城,可到了关键时刻,蒋介石居然把重炮旅调到汤恩伯那里,这让韩复榘对蒋介石很不满,觉得蒋介石把自己的部队当炮灰用。为了保存实力,韩复榘主动放弃黄河的防线,导致日军轻而易举占领济南、济宁等地,韩复榘率兵撤往曹县一带,使津浦铁路至徐州两侧几乎毫不设防的局面。

第五战区总司令李宗仁,对韩复榘的不战而逃很愤怒,可韩复榘却说,济南比南京要多守十天,让李宗仁也无话可说,就把这件事交给蒋介石处理。由于蒋介石早已听说,韩复榘准备联合“四川王”刘湘和“北平王”宋哲元一起反蒋,加上韩复榘不战而逃,使山东大部分地区沦陷,这让蒋介石有了杀韩复榘的理由。

李宗仁

毕竟韩复榘掌握重兵,来硬的肯定不行,于是蒋介石想到“鸿门宴”,以在开封召开军事会议为由,让韩复榘来开封。

1938年1月,韩复榘收到会议通知后,他手下的将领们劝他不要去开封,但蒋伯诚却说如果不去开封的话,肯定会加大蒋介石的不满。韩复榘想了想,觉得开封自己从前率兵驻守过,那里的官员很熟悉,蒋介石应该不会对自己下黑手。

为了保险起见,去往开封的时候,韩复榘不光带了贴身的手枪队,还带了一个团的兵力前往。等到了开封后,韩复榘只率领手枪队进入城内,那一个团的部队被阻拦在城内,不许外地军队进城这是正常流程,韩复榘也没有怀疑。

1月11日,会议在袁家花园召开,参会人员不许携带枪支,就这样韩复榘中了圈套。在会议上面蒋介石批评韩复榘的不战而逃,说他不配做军人,只顾自己眼前利益,没有为大局着想。

刘峙

自从脱离冯玉祥当上“山东王”后,还没有人敢当着这多人面批评自己,韩复榘回怼蒋介石,说济南丢失是我的责任,那南京丢失是谁的责任。韩复榘的这番话,让蒋介石不知所措,现在的将领都等着看好戏,蒋介石强忍着怒火,说现在谈的是济南的丢失问题,南京的事情自然有人负责。

看到两个人要吵起来,这时候刘峙假装好人,劝韩复榘不要说了,拉着韩复榘一起出了会场。刘峙让韩复榘做自己的汽车,回去休息一下,韩复榘也没有多想,坐上刘峙的汽车,结果一上车发现有两个特务拿着枪对着自己,就这样韩复榘被逮捕。

1938年1月19日,国民党高等军法会审,何应钦为审判长,鹿钟麟、何成浚为审判长官,贾焕臣任军法官。在审判期间,韩复榘也不求情,一直在骂蒋介石,最后韩复榘被解除所有职务,以临阵脱逃的罪名判处死刑。

1月24日,韩复榘在湖北武昌被执行枪毙。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38

复杂历史简单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