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希望!合作社点亮残障人士就业梦

上海奉贤 2024-05-20 11:13:29

初夏的阳光下,奉贤区金汇镇的田野里、大棚中,瓜果飘香,百合傲然挺立,桑葚、小番茄、树葡萄等时令水果挂满枝头,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然而,在这丰收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温暖而感人的故事。当地一家合作社连续多年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在劳动中找到了尊严和价值,最近更是荣获了“上海市助残先进集体”的称号。

春夏之交,正是采摘的黄金时节。在上海资福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广阔田野上,一群特殊的劳动者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或在田间除草,或在园中采摘,以勤劳和坚韧的精神,诠释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其中,沈先生作为团队的一员,已经在这里辛勤工作了将近四年。虽然他身患残疾,但在这方土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残障人士的自尊和自强。沈先生回忆道:“那时我处于失业状态,听说这家合作社在招人,便加入了他们。我主要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除草,这些工作对我来说相对轻松。”

这份工作不仅为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尊严和价值,而且所获得的收入也让他们感到满足和充实。一位来自邻村的吴姓工作人员分享了他的经历。他感慨地说:“因为身体残疾,我曾觉得自己没有更好的发展机会。然而,在这里工作,我不仅能够就近就业,合作社还为我们缴纳了五险一金,并给予我们每月超过4000元的稳定收入,这让我感到非常满足和安心。”

自2016年成立以来,这家合作社始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负责人沈锋回忆道,当年市农委、市残联、市人社局联合发起的“帮助农村残疾人增收”项目,不仅深深触动了合作社成员的心灵,更坚定了他们投身于这一社会公益事业的决心。沈锋表示:“看到这一项目后,我们深感共鸣,深刻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并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对社会的使命与担当。现在与我们签订劳动合同的有5人,签订劳务合同的有1人。我们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并按照上海市政府规定的保底工资标准,给予他们140%的薪酬,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解决身边切实存在的困难。”

资福合作社的努力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上海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优秀农民田间学校”“上海市扶残涉农经济组织”“奉贤区残疾青年职业见习基地”等荣誉称号。

作为区人大代表,沈锋积极发挥引领作用,鼓励更多爱心企业家加入到关爱残障人士的行列中。他携手几家涉农组织,与金汇镇的困难残障人士结对,每年两次上门提供帮扶救助。

与此同时,金汇镇在全镇范围内也积极推动残障人士的就业与融入社会。今年以来,金汇镇已成功推出14个残障人士专项岗位,为12名残障人士实现了就业。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正在筹备中的"阳光手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致力于传承和发扬红木瓜果桃核雕刻技艺。目前,该项目已经顺利完成公示阶段,并成功吸纳了3名残障人士加入团队,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金汇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党支部委员、副主任陆玖透露:“这将是我区第一家‘ 阳光手作 ’非遗工作室。我们希望有更多残障人士能够参与到非物质文化保护中来,能够从中学得一些技艺,可以养家糊口,不光是有手艺,更加有收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