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这可能是年度最多余的国产片

电影杂志 2023-12-22 16:33:44

临近年末,各大影视制作公司就跟冲业绩似的。

那上映的电影叫一个多哇,根本看不过来。

其中的一部,够引人注目,也备受争议— —

《瞒天过海》

电影已上映一周,豆瓣评分6.3。

尽管有新一代“国民老公”许光汉的加持,但截止到目前,票房也仅有1.5亿。

无论从口碑还是票房上来讲,都处在一个中规中矩的水平。

有意思的反倒是主创团队,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差生抄好学生试卷又怕被发现”的心理。

这里的“好学生”是指,《瞒天过海》翻拍自西班牙导演奥里奥尔•保罗的《看不见的客人》。

这部悬疑佳作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豆瓣8.8、IMDB8分,烂番茄87%。

全球票房三千多万美金,内地贡献排名第一,导演来内地宣传时还特意送了他“反转王”的称号。

主创团队估计有股“差生的心虚感”,只在片尾用一行小字标注了翻拍。

咱们不是第一个翻拍《看不见的客人》的国家,意大利和韩国都翻拍了,质量上无功无过。

不过小妹说句实话,《看不见的客人》真没什么翻拍的必要。

像大热门的《完美陌生人》为什么十几个国家都翻拍过?

因为它的故事核心是“人性和感情”,每个国家的人情世故、婚姻制度都不同,所以翻拍有看头。

国内版叫《来电狂想》,虽然分数没及格,但本土化的非常好。

加入了许多“中国式人情”的元素,比如“直播打赏、离婚买房、婆媳相处,送父母进养老院”等。

《看不见的客人》则是没有可本土化的点,最精彩的是导演对节奏的把控和对细节的极致运用。

换句话说,把西班牙的外景换成亚洲哪个国家都不影响,因为它大体的结构框架从一开始就已经定型了。

小妹先给没看过《看不见的客人》的各位总结一下故事大纲(因人物众多,以下用字母代替)。

A和情人在误撞死了B后毁尸灭迹。

情人因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将真相告知了B的父母。

但因A 有权有势,警方暂时没法逮捕他。

情人劝A自首,A为了自保又杀死了情人。

A请了金牌律师C,想让对方帮自己洗脱犯罪嫌疑。

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C询问A事件发生的全过程。

A不断地把故事打碎重组,他口中的每一个故事版本都在撒谎,想将做的坏事推到情人和B的父母身上。

殊不知,他已经掉入了B父母准备好的复仇陷阱中(C为B的母亲假扮的。

在观影过程中,观众是没有上帝视角的,只能依靠自己的推理来判断A说的是真是假,非常具有沉浸式的代入感。

而到了《瞒天过海》这,直接一行加粗大字:“106分钟,44次反转”。

平均两分多钟就一次反转,这噱头搞得不愧是陈思诚的门外信徒....

没错,现在电影圈已经形成了“陈门”,都想用“东南亚虚拟城市”来分一杯羹。

只不过其无语程度要用“画蛇添足”来形容。

首先是性转和关系对调问题。

A(男)和情人(女)——乔文娜(张钧甯饰)和明浩(尹正饰)。

再次感慨国内男导演对两性关系认知上的老旧。

本来人家只是单纯的出轨情人关系,一旦发现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便会毫不犹豫的痛下杀手。

结果到了乔文娜和明浩这就变了“两人打小在孤儿院长大”,相处时那个爱恨纠葛,情意缠绵。

这里对乔文娜的人设处理其实是特别割裂的。

因为明浩是知名的设计师,他的养父也是当地有名的政府官员。

电影一直强调乔文娜是个为了钱、权不择手段向上爬的“坏女人”。

那她在嫁给豪门后为何还要冒着被扫地出门的风险和明浩私会?

一旦东窗事发,岂不是两边草都吃不到?

只有一个解释说得通:

哪怕是个爱钱权的“坏女人”,她为数不多的真心也要留给唯一的“青梅竹马”。

以至于最后两人从那又哭又闹,乔文娜流着泪杀了明浩,小妹感觉恍惚在看黄金档狗血伦理剧。guize

好在这条线只是“加戏”,其逻辑还能自圆其说。

那接下来的复仇线,则是完全的本末倒置。

B的父母为他报仇——儿子吕程(许光汉饰)为父亲吕平报仇。

母亲(惠英红饰)在本片发挥的空间还不如在《拯救嫌疑人》里的多,彻底沦为了工具人。

吕程假冒黑心警察找到乔文娜,提出用钱摆平此事。

在两人你来我往的对话中,观众不难看出,剧情走向其实是对《误杀》系列的延续。

《误杀1》是警长的儿子侵犯了普通人家的女儿。

《误杀2》是一对普通夫妻想尽办法给病危的孩子移植心脏,结果心脏被市长抢走。

而《瞒天过海》改名成《误杀3》也毫无违和感。

吕平是做好事的穷校长,给儿子换肾的好爸爸。

当乔文娜做假账污蔑吕平是携款潜逃,家长们纷纷为他忿不平,聚集在一起要为他讨个公道。

‍发现没,“官逼民反、暴乱反抗”这一套已经用了N次。

“陈思诚们”太过于清楚挑起观众情绪的导火索是什么。

依旧是阶级身份非黑即白对立的那一套,有钱人利欲熏心,剥削压榨底层老百姓。

再让角色一直输出金句:“蝼蚁” “穷人被捂嘴” “人本来就分三六九等”。

这导致以后国产电影再拍悬疑犯罪类型都不需要动脑子了。

通通按照“翻拍+套模板”的方式来,毫无惊喜可言。

包括结局的安排。

《看不见的客人》的结局堪称令观众头皮发麻。

A和B的父母,在楼与楼之间达到了一个视线交汇。

一边,是B的母亲卸下伪装,和丈夫死盯着他,伪装成钢笔的录音笔录下了全部证据。

一边,真正的律师才按响门铃。

A恍然大悟,可惜为时已晚,露出了“自作孽不可活”的苦笑。

而吕程仅仅是摘了个头套....对,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变化。

并且吕程之所以能假装警察,是因为突然冒出个警长帮助他。

前面渲染警察被收买、不干人事,穷人无处伸冤。

后面仅凭一个正义感的警长,就能上门将乔安娜逮捕。

这样的突兀感不止一处,但观众压根来不及思考片中存在的BUG和合理性。

借用最近很火的《新闻女王》一句改动的台词:以前或许是“观众喜欢什么,电影就拍什么”。但现在随着短视频碎片化的营销,变成了“电影喂什么,观众就吃什么”。

需要改变的是观众,还是电影背后的那双手?你我心知肚明。
0 阅读:554
评论列表
  • 2023-12-23 20:33

    “隐隐约约有听说啦!”

  • 2023-12-23 21:11

    《瞒天过海》是否有必要翻拍?

  • 2023-12-23 09:45

    陈思诚回应被称“电影产品经理” 要尊重电影的商品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