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男孩“死亡”,父母获学校30万赔款,不料16年孩子突然回家了

文史大师姐 2024-04-13 20:12:57

这个男孩名叫杨明,是四川省巴州市一户普通人家的孩子,由于是独子,所以父母在他身上倾注的爱已远远超过一般父母。

举个例子,杨明3岁那年看着天上的飞机嚷嚷着“我要飞机,我要飞机”,没想到第二天晚上,杨明的父亲杨青森就带回来一架飞机模型。

要知道,在九几年的时候,这架飞机模型可不便宜,杨青森足足花了20块钱买来的。

买回来后,杨明母亲廖华责怪丈夫乱花钱,杨青森则说:“咱们就这一个孩子,别说飞机模型了,他就算要我的命,我也舍得。”

等杨明到了十几岁时,别的孩子都会主动下地帮着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而杨明则只顾着玩自己的。

如果只是一般的玩耍也就罢了,可杨明玩的偏偏“与众不同”。

有一段时间,杨明肚子不舒服,杨明母亲千辛万苦从别处弄来了一瓶香油给他喝。

结果人没喝两次,杨明就偷偷拿那瓶香油去灌了蚂蚁窝。要知道那个年代的香油很精贵,普通人家一般都舍不得用。

当母亲责问起来时,杨明给出的理由也很让人无语,他表示想看看香油能不能将那个蚂蚁窝灌满。而母亲听后虽然很生气,但终究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正是从小成长在这种溺爱环境中,杨明不仅娇生惯养,学习成绩常年在班里垫底,等到再大一点时花起钱来更是大手大脚,毫不顾及父母挣钱的艰辛与不易。

转眼,初中三年就过去了,看着儿子成绩单上那少得可怜的分数,杨明的母亲廖华直叹气,而丈夫杨青森则在一旁安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到时学门技术出去,照样可以混得风生水起!”

之后,杨青森托关系将杨明送进了当地一家比较出名的电子教育学校,打算让杨明好好学一门技术。

进入这个学校后,一开始,杨明还蛮有兴致的,尤其是看到老师操作那些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机器和零部件。可过了一段时间,随着这股新鲜劲的散去,杨明逐渐感觉到了乏味和无聊。

那天晚上,杨明在学校宿舍本已躺下,可等宿管大叔刚走没多久,他的一个室友就悄悄拿起外套溜出了宿舍。

杨明很好奇舍友这是要去哪里,于是也连忙跟了上去。

“你动作轻点,待会被人发现了!”室友看着跟过来的杨明煞有介事地提醒道。

“你这是去哪里啊?”杨明一边点头一边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嘿嘿,我告诉你可以,但你要保密!”

看着室友神神秘秘的样子,杨明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了,随后便在室友的带领下,两人摸到了学校北边一处围墙下。

“翻过去,我带你去玩个好玩的!”室友一边吩咐着杨明,一边爬上了围墙。

这是杨明第一次翻越学校围墙。

两人来到校外后,七拐八拐,进了一个游戏厅。彼时,杨明从未接触过这些东西,看着那机子上的数字花花绿绿的,一阵闪烁转圈后,里面吐出一些硬币,瞬间来了兴趣。

也巧,杨明第一次玩这个,还不会玩,可很快他获得的硬币比室友还多,他顿时得意了起来,以致于那一整个晚上,他都和室友泡在了这游戏厅中。

杨明在这边玩的很开心,但是学校那边的宿管很快就发现杨明宿舍有两个孩子不见了。

宿管找了一圈没找到,便赶紧通知了学校保安帮着一起找,两人校内校外都找了一圈,却不见两个孩子的身影。

不料等到第二天天亮时,宿管准备将此事报告给学校领导时,杨明和他的室友回到了学校。

得知杨明和室友翻墙出去玩老虎机的事后,学校当即就对两个孩子给予了警告处分,并通知了孩子家长。

杨明父亲虽然溺爱孩子,但他也知道老虎机这种害人的东西碰不得。赶到学校后,杨青森也是罕见地将杨明批评了一顿,并许诺只要他下在学校好好学习,等毕业找到了好工作,就给他买一辆摩托车。

也不知确实悔悟了,还是被父亲口中的那辆摩托车所吸引,接下来大半年时间里,杨明还真的没有再翻墙出去过,学习态度也比之前端正了许多。

很快,学校的理论课授课任务也即将结束,到了孩子们实习的阶段了。

当时,学校都是和外面一些厂子合作,只要派过去的学生能坚持做满一定时间,学校是可以拿到相应提成的。

为了尽数拿到这些提成,学校辅导员根据这些学生平时的文化课成绩以及表现、操守这些情况将这批学生分到了不同的厂子。

学习好、品德端正的会被分到大一点的好厂子,而学习差点、平时比较顽皮的则会被分到一些小点的厂子,毕竟小厂要求低些,这样那些差生在这里的留存率自然也会高点。

无一例外,杨明属于后者。

可是安排的时候,辅导员并没有和学生讲明是大厂小厂,只是说厂子都在深圳,那里是一线发达城市,肯定能挣大钱。

一听到是深圳,而且还能挣大钱,杨明很是高兴。

其实自从上次翻墙玩老虎机被抓后,经过辅导员的训斥以及父亲严肃的眼神中,杨明确实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错误,他打算去了深圳好好干。

结果,当杨明一行人来到辅导员说的大厂门口时却发现这里虽然属于深圳地盘,但位置却是相当偏僻,甚至连杨明县城里景象都不如,杨明颇有些失望。

进厂子干了一段时间后,杨明发现在学校里,明明老师说的那么好听,好好学,将来他们出来都是工程师,手底下管着一大帮子人。

可实际呢,杨明只是厂子里的一个普通操作工,日常也就是做些保养、打螺丝的活,厂子也并不大,关键还压了一个月工资,所以直到干到第三个月时,杨明才拿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

一看数额少得可怜,杨明本就失望的心再次凉了半截。

几个月后的一天早上,杨明学校的辅导员突然接到了杨明所在工厂的电话,说杨明失踪了!

辅导员当即就赶到了工厂,一行人找遍了工厂方圆十几公里内的所有游戏厅、网吧,都未能找到杨明的身影,拨打电话也一直是关机状态。

辅导员又急忙联系杨明的父母,询问杨明是不是返回老家了,因为厂子里有员工反映杨明失踪前一个月曾表示自己很想家。

可杨明父母接到电话后一脸疑惑:儿子不是在深圳大厂里实习吗?没有回家啊!

杨明父亲赶紧拨打了杨明的电话,结果也是提示关机。

见此,杨明父母再也坐不住了,连夜坐飞机来到了深圳杨明所在的工厂。

当杨家父母看到工厂周围的环境后也是感叹这里和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差别很大,但他们明白,眼下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尽快找到失踪的杨明。

一行人搜寻无果后最终决定报警,希望借助警方的力量能尽快找到杨明。

然而,那个年代,即使如深圳这样发达的城市,很多地方的监控系统也不完善,尤其是像杨明实习的工厂周围,几乎就没有摄像头。

靠着传统的人力搜查,一连好几天过去了都没有杨明的消息,杨明仿佛一下子人间蒸发了一般……

杨明是杨青森夫妇的独子,儿子的突然失踪让他们俩内心备受煎熬,一些不好的猜想总是不经意间涌入这对着急寻子的夫妇脑中,挥之不去。

考虑到杨明是教育学校派遣到工厂实习期间丢失的,所以,杨明的父母将儿子丢失的责任一股脑推到了工厂和学校身上。

杨青森甚至找到这所教育学校的校长邱文茂,说他们涉嫌欺诈,因为此前,儿子曾告诉过他们学校给他分到了深圳的一个大厂里,那里环境好,待遇高,可自从看到了工厂的环境后,杨青森感觉这其中就有问题。

杨青森甚至提到,儿子的丢失,学校和工厂很有可能知情,但是他们隐瞒了具体细节。

学校这边对于学生的分配上本来就存在不公平的现象,而这些是那些家长们不知道的,所以也觉得理亏,但他们表示杨明的丢失绝对是一个意外。

在找寻了近2年依然没有找到杨明的时候,杨明父母再次找到该教育学校,要求校长邱文茂交出自己的儿子。

因为此前,杨明父亲就多次去该学校,结果不是还在找,就是等一等,之后甚至根本见不到校长本人的影子。

所以这次,杨明父亲特意喊上了村里一大帮人拉着横幅就堵在了教育学校门口,誓要讨个说法。

可杨明的丢失确实是个意外,学校也没办法,眼看杨家那边逼得紧,最终,邱文茂出面表示学校愿意赔偿杨家30000元的寻亲费,之后也会一直配合帮着寻找孩子。

见学校也有了自己的态度,而且杨家人也对找到杨明这事还抱有幻想,所以也就没有继续逼迫学校了。

然而,在找寻了2年多时间后,杨家人依旧没有找到杨明,头半年,杨明的手机还提示是关机,到后来直接提示停机了。

这时,杨家父母大概已经猜到了,儿子杨明多半已不再世上了。收拾好悲伤心情后,杨明父母忍痛给杨明办理了死亡证明,销了户,紧接着拿着孩子的死亡证明就将那所教育学校告上了法庭。

杨明父母的诉求也很明确,学校要么赔人,要么赔钱。

可杨明的失踪本就是个意外,学校又哪里交得出人呢?

杨家人表示既然交不出人,那就赔偿30万,这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30万在零几年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就因为杨明失踪这件事,那两年,杨明学校的生源动向也受到了极大冲击,而且学校校长邱文茂和妻子杨菊珍在杨明丢失一年后就离了婚,邱文茂属于净身出户,之后学校归杨菊珍管理。

杨菊珍也知道前夫邱文茂此时一贫如洗,于是也便接下了这项赔偿任务。

之后的日子里,杨菊珍将学校关停了,又将自己名下的三处店铺变卖,几番整凑终于凑齐了30万。

当杨菊珍带着愧疚将这笔钱交到杨家人手里时,杨家人自始至终都没有给过她好脸色看。

赔偿虽然是拿到了,可儿子失踪这件事却成了一抹沉重的伤痛萦绕在杨家父母心间,特别是杨明的父亲杨青森。

尽管儿子的死亡证明已经出了好几年,可他仍然抱有一丝儿子还存活的希望。

看着丈夫始终放不下且日渐憔悴的样子,杨明母亲廖华也多次劝慰,但终究没有起到作用。

由于连年的思念和伤痛,一年后,杨青森的身体每况愈下,最后住进了医院。

在杨明走失那几年,杨家人没少花精力找寻儿子,那期间,杨家人几乎都没怎么种田,手里的积蓄也在全国各地的寻找中慢慢见了底。

如今,杨青森突然病倒,杨家根本没有余钱医治。

不得已,杨明母亲廖华做主将杨菊珍赔偿的那30万拿了出来,给丈夫交了治疗费,丈夫的病情才得以稳住。

2016年的一天,廖华正在厨房炒菜,突然门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廖华一边擦拭着手,一边跑着出来开了门。不料门打开后,当廖华看清来人的脸庞时,整个人如被电击了一般愣住原地。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廖华失踪了11年的儿子杨明!

廖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杨明的一声“妈”才将他的思绪拉回现实。

“你怎么回来了?”廖华看着突然出现的儿子惊讶道。

杨明急忙拉着母亲进了屋,接着便讲述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当年在深圳那个小工厂干了几个月后,看着微薄的薪水和枯燥单调的工作,杨明心情十分郁闷。来的时候自己甚至都做好了要大干一番的准备,结果现实与想象差距太大。

一天夜里,杨明无聊之际用手机搜到了离工厂不远处的镇子上有一家网吧。之前读书时就见有室友聊及网络游戏,据说还可以玩射击游戏,杨明当晚就溜出了工厂。

根据手机定位的提示,杨明很快便找到了网吧的位置。

结果在上网玩游戏的过程中,旁边有个年纪和杨明差不多大的男生借机与杨明攀谈了起来。

初入社会,杨明的警惕心并不高,当那个陌生男子知道他是附近那个工厂里的实习生后,顿时一脸不屑地表示:“那工厂我熟,我前几年就在那干过,工资低,工作内容枯燥,压工资,在那干是没什么前途的!”

杨明心里暗暗一比对,发现事实正如这名男子所说,就当杨明迷茫之际,那名男子又补充:“忘了跟你说,那工厂越干到后面,加班越严重,而且加班费少得可怜,劝你早点离开那里。”

一句话彻底浇灭了杨明对那家工厂仅存的一点希望。

聊着聊着,男子突然表示自己要出去一下,等他再进来时,手里已经提了两碗牛肉面及一些其他的零食。

男子倒是很大方,当即就将其中的一碗面递给了杨明,之后又将零食分了一半给他。

杨明感觉那碗面是他来深圳以来吃的最好吃的一碗面,因为之前厂子里的伙食其实也不怎么样。

之后,男子表示只要杨明跟着自己,保证他吃香的喝辣的。

没有经受得住诱惑的杨明轻易就相信了这名男子,殊不知,他的一只脚已经踏在了传销这条路上。

等杨明发现时已经晚了,他的钱包以及手机身份证这些都被那组织收了过去。这也是后面他一直无法与学校和家人取得联系的根本原因。

在那里待了几年后,杨明也慢慢适应了那里的生活,甚至也相信了那些所谓的一夜暴富的“计划”。

可惜没多久,不知什么原因,该组织突然放弃了那处窝点。

出来后的杨明本想回家,却想到了自己前几年的经历,自觉没有脸见父母,于是,他便打算攥点钱再回去。

之后,杨明便进了一家工地,一路从小工做到了砼工,几年过去了,他手里也攥到十多万块钱,这时,杨明才决定回家找父母。

杨明的突然回归自然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村民们得知这件事后,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最后消息传到了杨菊珍耳朵里。

要知道,当年杨菊珍和前夫邱文茂创办的电子教育学校本来经营得好好的,就是因为杨明失踪一事,闹得是夫妻俩离婚,学校关停,最后杨菊珍卖掉了手里仅有的三家店铺,七拼八凑才凑到了30万赔偿金给了杨家,如今,杨明没有死,又回来了,这算哪门子事?

彼时,杨菊珍正在一家食品厂当普工,当她得知杨明回家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找到了杨家,表示既然杨明没有死,又回来了,那么杨家就应该归还当初前夫邱文茂支付的3万元寻亲费以及后面自己付的30万赔偿金。

然而,那30多万元的一大部分都用到了杨明父亲杨青森的医疗费用上了,杨家此时根本没有能力归还者这笔钱。

见此,杨菊珍果断将杨家告上了法庭。经审理,杨菊珍的诉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最终,杨明将自己这些年打工挣到的十几万悉数给到了杨菊珍,并表示自己后面会想办法慢慢偿还余款。

杨菊珍看着杨家的情况最终也答应了。

想不到,因为杨明当初的一个无知举动,竟害得杨菊珍家庭破裂,杨明父亲也染上重病,负债累累,实在令人唏嘘。

0 阅读:2

文史大师姐

简介:专业历史女博士,记述自己的历史见解,分享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