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与河南,两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翠彤聊房产 2024-04-26 20:44:47

郑州

寂寞的河南

河南在中部地区合作了个寂寞,山西要向北,安徽要向东,湖北自己玩,湖南要向南,江西要向东。

只有河南,

向西吧?

陕西是西北大区的主心骨。

向东吧?

离东部江浙沪太远,何况还有安徽。

向北吧?

河北要京津冀协同发展。

甭说河南,即便郑州,也是为数不多的,比较孤单寂寞的省会城市,距离最近的另外省会城市都在430公里。这是非常罕见的。

看看武汉、长沙、南昌之间200公里的距离,再看看西宁、兰州、银川之间的距离。

别看郑州是十省通衢的省会城市,然而只能自己与自己玩了。

中原城市群

孤单的山东

山东属华东大区,经济总量更是稳居前三甲,并且地区之间相对平衡,这点与河南很像,并没有走强省会城市模式。

打眼一看山东周边的情况,发现与河南有点同病相怜的感觉。

山东北边是京津冀大区,几乎与天津挨边了,但几十年了,京津愣是没有把河北带起来,更别说山东了。

山东南边与江苏为邻,但江苏的重心在南边,与浙沪本就是浑然一体的,何况苏北地区的表现,还不如山东的地区。

转了一圈才发现,山东与河南竟然如此相像,只能自己玩。

山东半岛城市群

鲁豫为何没有互动?

那么问题来了,鲁豫之间为何一直没有互动呢?

这话说起来有点长了。

河南最早的时候,其实与陕西联系颇为紧密的,一方面是历史渊源,陕西与河南自古就交流多,尤其近代那段时期,很多人去了陕西定居,陕西的西安有三分之一的河南人或者河南后裔。这种联系本是朴实和天然的。

可后来,中部大开发开始了,河南与山西湖北安徽江西湖南,来了一段蜜月期,那个时期,中部六省都信心满满,河南作为六省的带头大哥,自然也是激情澎湃。就这样中部六个小伙伴就开启了友谊合作。

可后来,大家发现,还是玩不起来。

安徽觉得自己明明离江浙沪很近,各种资源都可以嫁接,没必要往中部跑。

江西觉得自己离福建那么近,尤其近几年福建自己就玩的不亦乐乎,何况成绩还不错,自己何必再往西边内陆走呢。

湖北更是觉得虽然体量没有河南大,但自己方方面面都比河南强,尤其武汉的高校资源可以随便碾压郑州,不如自己玩。

至于北边的山西和南边的湖南,对中部更是没有认同感。

整个中部折腾十多年,最后大家都结论是:在一起不合适。

这个时候河南只能继续搞自己的中原城市群和郑州都市圈了,至于陕西,也因为西安和洛阳,这两个曾经的盛唐神都,总是不断的打嘴仗,弄的河南与陕西联系逐渐也少了很多。

二十多年过去,河南与山东突然发现,彼此都是最熟悉的那个陌生人。

郑洛与济青,何其相似

郑州与洛阳是河南的最强极,济南与青岛也是山东双雄。

郑州与青岛又分别是北方第四和第三大城市,并且经济体量相当。

济南

论科研和平台,洛阳与青岛比较强,都曾是重工业较多的城市。

论文化和底蕴,洛阳与济南有相通之处。

九曲黄河,连接着几个城市。

青岛

孔孟之乡出的名人,周游列国时,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河南。

要说找出语言、文化、习俗、经济、产业最为接近的两个省,鲁豫之间的相似度甚至大于黑吉辽。

鲁豫之间能碰出什么火花?

这个目前不好说。

反正山东有菜,河南有粮。

山东有海,河南有火车。

两个都有沃野千里,都有人口过亿,都有很充足的优质劳务,都有吃苦耐劳的朴实无华。

只是一点,河南的高校资源差了一些。

随着济郑高铁的开通,河南东北出口与鲁西南之间快速链接,同时打通了京广与京九、京沪的连接,把郑州到济南,由原来的6小时交通圈,直接降到2小时交通圈。

洛阳至郑州,郑州至济南青岛,因为高铁开通变得无比通畅。

郑州至北京、武汉、西安的距离,都没有济南近,但对河南人来说,这个错觉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0 阅读:0

翠彤聊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