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辟谣裁员30%,离上市更近还是更远

新立场 2023-12-07 18:51:33

据悉,12月6日,有传言称喜马拉雅将开启全线裁员计划,比例约30%。

但喜马拉雅当日向媒体回应,“喜马拉雅的运营和产品部门都在正常开展相关工作,随着组织升级的进程,有个别管理岗有正常的调整变动。所谓的‘多位员工表示’的信息,毫无根据,完全不属实。”

其实在整个2023年,包括负责产品的SVP秦雷、首席内容官王朝阳等在内的多位高管在架构调整下相继离职。在外界看来,喜马拉雅频繁调整组织架构、发展方向是不太明智的。但似乎在喜马拉雅内部看来,这样的调整是十分有必要的。

从传言得知,这次裁员包括几十万期权被归零员工、去年的应届生和在疫情期间入职的同事。虽然已被辟谣,但为了能持续高效创造用户价值,喜马拉雅确实长期保持着一定的战略和组织清晰度,内部调整多也是不争的事实。

从业务来看的话,喜马拉雅的盈利主要依靠订阅、广告和直播,其占比分别为51.1%,25.4%和17.1%。仅靠前些年的“降价”策略吸引用户付费订阅无疑是坐吃山空。

而随着今年年初订阅产品的负责人离职,其内部却依然保持由订阅业务变现的模式,采用预售促销,与百度、腾讯音乐、WPS等绑定了联合会员,甚至预售到了5年以后。反观同为移动音频内容分享平台的企鹅FM,由于业务调整不当已于今年9月6日正式停止运营。

另外,与这次风波同步的是,喜马拉雅的“上市”之旅或将再次延长。过去两年里,喜马拉雅为了上市前赶冲业绩,常通过内容创作者激励、引入第三方IP合作方等方式增加营收。在2019-2021年三年时间内,公司内容创作者收入分成分别约为10.64亿元、15.49亿元和19.31亿元,呈逐年上涨趋势,分别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39.5%、38%和33%。

喜马拉雅在最后一次招股书中曾表示,未来计划实现盈利,主要途径包括持续扩大用户群及提升用户活跃度、提升多元化变现能力以及增加经营优势。可惜,其若是在失去上市融资机会后,将凭借新的方式实现自身的盈利。

回顾内部,喜马拉雅确实在应聘高管上有所失误。据喜马拉雅招股书报道,早年间喜马拉雅从即将倒闭的猎豹移动、趣头条高薪聘请一批高管并发放高额奖励,仅CTO的股权激励金额就超过了1亿人民币。而据传在2022年下半年,这些高管没有成功完成项目反而出现内部争斗,老员工不是被边缘化就是被清洗,其中COO陆栋栋就从公司离职,加入电商平台Shopee。

但目前喜马拉雅其实早就完成“安内”,因此这次裁员要更纯粹些。在针对此次裁员传闻辟谣时,喜马拉雅表示,所有的裁员都是正常的岗位变动,并无被彻底停止的业务线。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14

新立场

简介:商业解读,科技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