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拯救明朝于水火的名臣,究竟犯了什么罪?朱祁镇必须下令处死

栩说历史 2024-04-17 16:58:54

要说起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冤案,明代英宗年间的“于谦”案,可以说是首当其冲的代表。作为力挽狂澜于即倒,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扭转整个明朝命运的英雄,如果不是于谦在北京城下的奋战,可想而知,明朝很有可能会提前两百年灭亡,或者步入宋朝的后尘,再现南北分裂的结局。

但就是这样一个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英雄人物,最后的下场却并不怎么好,在明英宗复辟后,于谦被冠以“谋迎立襄王子”的罪名杀害,尽管死后沉冤得雪,但是他的死,还是留下了一个千古遗憾,同时也留下了一个疑问:

为什么这样一位忠贞不屈的大臣,最后会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从深层次去分析。

首先,我们要先纠正一个误区,那就是“对皇帝的忠诚,不代表对王朝、对国家的忠诚”。因为国家和王朝是可以长久存续的,但是皇帝却可以改变,因为不可能有一个皇帝能活几百岁。因此有的时候,国家和皇帝的利益,势必会发生一些冲突。

朱祁镇就遇到了这种事情,在“土木堡之变”中,他被瓦剌人所俘虏,成为了异族的阶下囚,而这个时候对于大明朝廷来说,他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个艰难的选择,那就是要皇帝还是要天下,如果要皇帝,那么在瓦剌人手中的朱祁镇,就会被当成一张“银行卡”,可以不断从大明这台“提款机”里取钱,最终把大明王朝彻底拖垮。

所以于谦在这里就做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那就是拥立郕王朱祁钰上位,是为明代宗景泰皇帝,这样就让明朝获得了大义名分上的主动权,同样是皇帝,朱祁镇的说服力就小了,瓦剌也没办法再利用朱祁镇获得什么好处。

但是于谦这么做,虽然对得起大明王朝,但是也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上,既然他拥立了新皇帝,那么客观上,他对于明英宗的忠诚度就会打问号,尤其是后来景泰帝出于各种原因,坚持不允许朱祁镇回到大明,在草原饥寒交迫的朱祁镇,自然也会恨上于谦,觉得正是因为于谦对自己的不忠诚,所以才会导致自己有这么悲惨的下场,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于谦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只要明英宗重新上位,于谦是必然会死的。

这也就是于谦死的第一个原因,简单来说就是他忠于国家,但并不忠于皇帝。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于谦得罪了整个“夺门之变”中几乎所有的主要成员,其中最关键的两个,徐有贞和石亨,都跟于谦有大仇,徐有贞当年在土木堡之变后,是力主迁都的人,本来都已经快被接受了,结果于谦站出来怒斥徐有贞,并且说谁敢迁都谁就是祸国殃民的罪人,这件事让徐有贞彻底失去了士大夫的尊严和社会地位,被下放到基层很长时间。

因此在后来徐有贞依靠搭上了朱祁镇的关系,重新获得权力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报复于谦。

另外一位石亨,此人是首都保卫战中的名将,在抵抗瓦剌的过程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能够上位其实就是于谦的推荐,但是后来他想要投桃报李推荐于谦儿子的时候,反而让于谦开始怀疑他的人品,并且对他大加贬斥,石亨看到自己的好心被于谦当成了驴肝肺,转而也对于谦产生了极大的怨恨。

那么结果都可以想得到,在“夺门之变”成功后,这两个人必然要想办法去跟朱祁镇说清楚,折腾报复于谦,发泄自己心头之恨。于谦最后被处斩,跟得罪了这两个重要人物,也有很深的关系。

第三个原因,于谦的死,是为明英宗重新获得权力的合法性背书,我们都知道,“夺门之变”本质其实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因为景泰帝没有儿子,他所立的太子依然是明英宗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成化皇帝朱见深。所以英宗这次政变,连基本的法统传承合法性都找不到,哪有爹抢自己儿子皇位的?

所以明英宗就必须要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同时找到一个合适的背锅人,来强调自己是无辜的,是被迫才实行的政变。那么背锅人谁比较合适的,自然就只有于谦了。首先于谦本身是当时的重臣,有足够的权力和地位来背锅,找一个小虾米,就算把责任推给他也没人相信,其次于谦的性格刚直,朝廷里是孤臣,让他背锅,不会有人出来说三道四。

所以明英宗就给于谦推了一个“迎立外藩”的罪名,来诬陷于谦有异心,不忠于朝廷,用这个理由杀了于谦也算是名正言顺。

因此朱祁镇出于个人的憎恶,手下人的建议和现实政治的需要,这三点共同作用下,就把于谦给杀了。

只不过朱祁镇这么做,反而让于谦的形象更高大了,毕竟“公道自在人心”,于谦到底是不是奸臣,人民百姓都看得很清楚,甚至不只是人民百姓,连朱祁镇的亲儿子,后来的成化皇帝朱见深都很明白,所以朱祁镇一死没多久,成化皇帝就给于谦平反了,让于谦的声望得以恢复,并且还在西湖边为于谦修缮了坟茔,自此于谦就成为了“西湖三杰”之一,跟岳飞并列。

当然,尽管如此,杀死于谦的负面影响还是很重,实际上在于谦死后,明朝就很难在找到跟于谦一样的忠臣来一心报国了。这其实也为后来明朝国力衰退,逐步走向灭亡埋下了伏笔,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朱祁镇不仅自己走了一步臭棋,还连累了后来的明朝,失去了自己的忠臣,毕竟人心都散了,明朝的精气神也去了一大半。

朱祁镇也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他眼里也只有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完全不会去考虑国家的发展和未来的走向。

0 阅读:63

栩说历史

简介:栩说历史,你身边的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