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迁都长安前打出的连环铁拳,三路出击关东联军

历史快递客 2024-04-28 12:52:21

公元19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关东联军,控制着洛阳东汉朝廷的董卓作出了两个重大决策:一个是族灭关东联军盟主袁绍的家族,一个是迁都长安。而在保障迁都计划的顺利实施,董卓决定给关东联军一次重创,因此安排了一个三路出击的计划。

董卓入京之初,颇有一番雄心壮志,他积极拉拢、重用士人,希望能为已所用,没想到士人虽然表面上投靠他,但骨子里仍然看不起他,给他出了不少馊主意,让袁绍等士家子弟掌握了虎牢关以东很多地方上的权力。

等到袁绍等人举起义旗,大张旗鼓的向洛阳进军之时,回过味的董卓才明白洛阳的士人终不能为已所用,狂怒之下大肆屠杀士人,同时决定迁都长安,毕竟长安不仅离他的根据地凉州较近,便于支援,而且人文环境也更适合董卓这样的武夫。

为了防止关东联军尾追而来,保障长安的人口和财富顺利迁移到长安,临行前,董卓决定出动出击,给关东联军一个沉重的打击,让他们知道谁的拳头更大,打消他们追击的念头。

当时的关东联军虽然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但并没有像《三国演义》中说的那样集中到陈留,然后合兵向虎牢进发,而是从各自的根据地出发,同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洛阳进军,北线是河内太守王匡、东线是袁绍亲自率领的主力、南线则是袁术、孙坚,三路大军分进合击,意图围歼洛阳的董卓军。

董卓在西凉统兵日久,麾下虽然缺少运筹帷幄的谋士,但能征善战的猛将却很多,最著名的有五大中郎将牛辅、徐荣、董越、段煨、胡轸,四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樊稠,此外还有勇冠三军的吕布、华雄,因此董卓豪爽的制订了一个华丽的三路同时出击的计划。

北线最先开仗。统帅北线凉州军的是牛辅,牛辅同时还是董卓的女婿,是董卓军中的第二号人物,相信所辖的应该是凉州军中最精锐的力量,而联军中北路王匡所部却是最薄弱的一路,说明董卓非常看重这第一仗,杀鸡用牛刀,要确保胜利。

牛辅并没有死打硬拼,而是等到王匡所部黄河之后,派遣一支精锐的奇兵绕到王匡的背后,截断了对方的补给线,然后前后夹击,大败军心动荡的王匡,王匡仅以身免,逃到了位于酸枣的中路联军袁绍大营。

中路联军由袁绍亲自率领,包括曹操、刘岱、孔伷、张貌、鲍信等实力派,兵力最为强大,但鉴于王匡的失败,各路诸侯惧怕西凉军的强大战力,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向前出击,全部龟缩在酸枣,日日置酒高会。

曹操几番劝说众人出兵,却无人理睬,无奈之下,曹操决定独自进兵。曹操的勇敢感动了济北国相鲍信,鲍信派弟弟鲍韬和部将卫兹跟随曹操一起出击,两部合计共1.5万人马,由曹操统一指挥。

曹操进入洛阳地区之后,并未遇到抵抗,接连收复阳武、原武等县,在中牟还受到了当地大族任峻的欢迎和资助,士气大振,很快进军到荥阳、成皋一带。在这里,曹操遇到了蓄势已久的中路董卓军——徐荣所部。

徐荣是辽东人,是董卓军少有的非凉州出身的主要将领,他能够挤身到如此高位,作战指挥的能力是无须置疑的,加上他统帅的皆是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又以骑兵为主,对付都是新兵蛋子组成、且多是步兵的曹军,胜负似乎一目了然。

然而,当双方真打起来,却让徐荣吃了一惊,西凉军虽然点据优势,曹军却败而不乱,在曹操的沉着指挥下、在曹仁、曹洪等人的拼死抵抗下,双方竟然打的有来有往,一时陷入了胶着状态。

最后,新兵组成的曹军还是不敌“凉州大马”。曹操大败而归,鲍韬、韦兹均战死,曹操自己的战马也被射中,差点遇难,幸亏曹洪及时杀到,并将自己的战马献给曹操,然后拼死护驾,才让曹操侥幸得脱。

西凉军虽然获胜,但惊诧于曹军表现出来的超强战力,也让徐荣等人心有余悸,放弃了乘胜追击的机会,选择了班师。

南线西凉军的主帅是胡轸,还有猛将吕布、华雄辅助,看似阵容豪华,其实是实力最弱的一路。因为吕布、华雄统领的都并非嫡系的凉州军,而胡轸当主将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强,面是因为他的资格老,董卓希望利用他的资历来顺畅指挥。

没想到刚出洛阳城,胡轸和吕布、华雄就闹出了矛盾,想来不外是胡轸瞧不起杂牌军,而吕布、华雄又瞧不起没本事的胡轸。胡轸为了树立威信,竟然扬言要斩杀一名“青绶”,当时军中能够得到二千石“青绶”待遇的只有吕布和华雄二人,三人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南线的联军主将袁术虽然不会用兵,但孙坚却是久经沙场的猛将,在凉州也战斗过多年,所以对于凉州军的作战风格也十分了解。孙坚先是屯兵阳人聚,然后放出自己已经离开的假消息,胡轸果然上当,率军趁着夜色前来攻城,结果被孙坚杀得大败。

胡轸败退到了广成聚,深夜熟睡之时,由于孙坚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压力实在太大,竟然发生了夜惊,将士们惊恐之下,自相踩踏,竟然狂退了十余里地。直到天亮,遇到了吕布、华雄的人马才稳定下来。

三人合兵之后,再次向阳人聚发动猛攻,没想到孙坚采取了防守反击的打法,先是消耗胡轸的兵力和士气,然后主动出击,再次将胡轸击败。就在孙坚准备乘胜追击、直取洛阳之时,徐荣率领所部中路军赶到,击败了猝不及防的孙坚。

孙坚此战败的十分狼狈,仅率数十骑突出重围,还被徐荣紧追不舍。关键时刻,部将祖郎戴上孙坚的红头盔将追兵引开,孙坚才侥幸逃脱。

孙坚败退到富庶的颍川郡时,在太守李昊的援助下,重整军备,实力迅速恢复,再次杀奔洛阳。此时胡轸、徐荣等人均已撤走,华雄瞧不起先前的手下败将孙坚,主动出击,结果被孙坚打得全军覆没,自己也被斩于阵中。

面对势头正旺的孙坚,董卓也感到十分棘手,于是派出使者,提出将女儿嫁给孙坚的儿子,封赏孙家的子侄、部将到各地担任刺史、太守的条件来讲和,被孙坚严辞拒绝。恼怒的董卓亲自率军迎击这位自己昔日的老同事,结果又被孙坚击败,但孙坚自己的损失也十分惨重。

就在孙坚即将进兵洛阳之时,坐镇后方的袁术竟然听信谗言,断了孙坚的粮草,孙坚只得停止进军,自己亲自回去向袁术解释,等孙坚要来粮草继续攻取洛阳之时,董卓早已率领西凉人马撤得干干净净,孙坚只得到了一座空城。

孙坚以臣子的礼仪,打扫了洛阳的宫室,重修了汉室的宗庙,却意外得到了遗失的传国玉玺。之后,驻屯酸枣的联军诸侯为了争夺地盘,发生了内讧,相互之间展开了攻伐,讨董联军也就不复存在了。

而得到玉玺的孙坚也开始返回自己的根据地长沙,却在荆州与新任刺史刘表发生了冲突,孙坚先胜后败,被刘表部将黄祖用计射杀,讨董联军最能打的战将死于自己人之手。讨董之战高光开幕却黯淡收场。董卓的三路出击计划可以说是圆满完成了战前预设的目标。

0 阅读:22

历史快递客

简介:专注军事、历史类写作,历史需要思辨,分享是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