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夫将军险遭暗杀,警卫战士抓住特务后,乌兰夫却仍旧很平静

冰点历史 2024-05-06 09:34:15
前言

1988年8月的一天,乌兰夫上将的原警卫员王树魁来北京出差。王树魁利用这次机会,去看望老首长乌兰夫。

双方见面后,都非常地高兴。

乌兰夫亲切地拉着王树魁的手,询问他工作、生活的各方面情况。

王树魁一一回答。

这时,乌兰夫的夫人云丽文听说王树魁来了,抱病过来看他。

三个老熟人多年后相聚在一起,谈论起了过去的一些往事,相谈甚欢。

王树魁给乌兰夫当警卫员

王树魁18岁参军,没有上过一天学,那时他只知道八路军是打敌人的,就和同乡的一个小伙伴偷着参加了八路军。

抗日战争结束后,王树魁被送入张家口军政学院学习军事和文化。

虽然学习很难,但王树魁十分努力。

有一次吃早饭时,连指导员通知他们,今天乌兰夫同志要来给大家做政治报告。

王树魁和其他战士抓紧时间吃完早饭,就集合到了操场。

不久,军政学院的寒峰政委,陪着一个大高个子首长来了。大家一起起立,寒峰政委介绍说,这个首长就是乌兰夫同志。

当乌兰夫刚说第一句“同志们好”的时候,王树魁就感到非常吃惊。

他心想,怎么乌兰夫同志说话的口音这么熟悉,和他老家的口音一模一样。他没想到,自己老家土默川这样的穷地区,竟然出了一位高级首长!

这就是王树魁第一次见乌兰夫的情景!

在军政学院一晃半年过去了,王树魁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在政治上也变得成熟了许多。

这天,指导员叫他来连部,说有重要任务。

王树魁去了后,指导员对他说:“王树魁,你愿意当警卫员吗?”

王树魁没有丝毫犹豫就回答:“只要是革命工作,让干什么我都愿意!”

指导员一脸严肃地对王树魁说,不是让他去当团长、旅长的警卫员,而是给乌兰夫同志当警卫员。

指导员强调,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万万马虎不得!

王树魁听后,不由得紧张起来。

指导员讲,他以前就是乌兰夫同志的警卫员。随后,指导员便把他自己当警卫员时的情况和经验讲给王树魁。

要想成为高级领导干部的警卫员,前提要“政治上可靠、脑子反应快、机敏、步枪打得准”。

王树魁这几点都符合条件。

领受任务时,王树魁作出保证:“我保证完成好上级交给我的任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证首长的安全。”

指导员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接着,指导员说,连队还要挑选一个到乌兰夫同志那里当警卫员。他想让王树魁推荐一个。

王树魁马上回答,和他一起参军的老乡很可靠,可以与他一起去。

就这样,王树魁成功地成为了乌兰夫的警卫员。

为了给首长留下一个好的印象,王树魁让一个会剃头的同志帮他理了发,又把衣服都脱下来洗干净。

次日一早,王树魁和老乡好友一起去了乌兰夫在馒头山下的住地。

走进乌兰夫的办公室,王树魁见乌兰夫正在认真地批阅文件,见他们来了,赶紧放下手头文件,热情地问他们:“累不累?”

王树魁回答:“不累。”

乌兰夫亲自拿着水壶给两人倒了水,他热情地询问王树魁“今年十几岁了?”、“家里有什么人?”、“什么时候参加的革命?”等等。

王树魁一一作答。

与此同时,王树魁也在想,首长是个早期参加革命的高级干部,还去过苏联,又是从延安来的,但他却是一点大官的架子也没有,对当兵的如此亲切,真是了不起。

从此时起,王树魁就暗自发誓:自己一定要好好干!

乌兰夫险遭暗杀,却淡定自若

1946年冬,乌兰夫接到通知,让他到王爷庙(乌兰浩特)筹备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王树魁与之同行。

那会儿,天气十分寒冷,开始一行人坐着一辆小汽车,虽然很是破旧,但好在还可以遮挡风寒。

可没想到的是,走了没几天,汽车的水箱直接给冻坏了。

一行人只好骑马往前走。王树魁见乌兰夫身穿一件旧大衣,根本挡不住寒风,他便想着从牧民那里买一件新的皮大衣给首长穿。

当他把这一想法说了后,乌兰夫就说:“不用买,我这件大衣还是从延安带来的,还可以穿嘛,扔了怪可惜的,这比起当年红军爬雪山时条件好多了。”

见王树魁还拧巴着,乌兰夫直接甩了一下手里的缰绳,说:“来,我们一块比赛,看谁的马跑在最前面。”

乌兰夫这种在困难的时候,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的作风,给王树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王爷庙以后,这里的生活条件虽然比张家口好一些,但这儿的情况也比较复杂。

王树魁称,那时,日伪时期留下的土匪、国民党特务比较多,就在他们住的附近活动,向院子里扔石头。

作为警卫战士,王树魁每天都格外谨慎。

有一天,乌兰夫到外边开会,散会时,天已经很晚了。那晚,天上没月亮,一片漆黑。

乌兰夫没坐汽车,步行返回住地。由王树魁走在前头探路,他的那个老乡陪在乌兰夫身边。

为了应付突发情况,王树魁和老乡端着二十响的手枪,警惕着四周的情况。等到安全回到院子里后,王树魁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下来了。

后来,王树魁抓到了一个特务,经过审讯,特务吐露出那晚,他就潜伏在一棵大树的后面,企图刺杀乌兰夫。

但他见身边的警卫战士警惕性很高,就没敢动手。

当王树魁把此事向乌兰夫汇报后,乌兰夫的神情依旧是那么地镇定、宁静。

他和蔼地和王树魁他们说:“干革命就不能考虑个人安危。怕危险,党交给我们的任务怎么完成呢?坏人的目的是想把我们赶走,我们就和他们针锋相对地干。”

那会儿,院里没有炊事员,由王树魁负责做饭。乌兰夫经常和他们说,生活上要艰苦朴素。

王树魁回忆说,他们每天早上喝点粥,烤两片馒头;中午的饭也简单;晚上吃面条。

有一回,王树魁蒸了几个馒头,用土豆、白菜和豆腐做了个烩菜,乌兰夫一边吃,一边夸赞说:“很好,没想到王树魁做饭的手艺,还真不赖呀!”

当时,乌兰夫的工作很忙,王树魁就想着给首长补充一下营养。

这天,乌兰夫外出开会,由王树魁的老乡陪着。王树魁就在家里做饭。

他快步上街买了一只鸡,中午吃饭时,乌兰夫看到了鸡。乌兰夫询问:“鸡哪来的?”

王树魁说了原由。

乌兰夫语重心长地说:

“你们两个的好意我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起大青山游击队时和在延安时要好多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经济封锁,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同志的生活都很俭朴的。以后不要再做了。”

说完后,乌兰夫叫上所有人员一起把鸡分了吃。

王树魁后来说,首长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首先想到的是党中央领导和部队的同志,而不是他自己。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我。

1952年的一天,乌兰夫把王树魁叫去说:“你跟随我一块工作好些年了,现在我们要建设新中国,需要培养有文化、懂专业知识的干部,你去再学习学习吧,将来当一个干部!”

王树魁怀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乌兰夫。

1988年,王树魁去拜见乌兰夫。碰面后,乌兰夫问王树魁多大年纪了?王树魁回答:“我60岁了。”

乌兰夫笑着说:“你们看看,王树魁都60岁了,当了爷爷,好,你跟着我那年是18岁吧。”

王树魁纠正道:“19岁。”

乌兰夫乐了,说:

“19岁就跟我了,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们都老了,但是中国革命成功了,劳动人民成了真正的主人,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强大了,没有人敢于欺负我们了,我们老一辈人的使命就交给年轻人了。”

谈了一会儿后,王树魁要离开了。乌兰夫拦住他,说“当年你给我们蒸馒头,做烩菜,今天我请你吃顿饭好不好?”

就这样,王树魁陪着乌兰夫吃了一顿饭。

王树魁离开没几个月,突然传来乌兰夫逝世的消息。王树魁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领导人,感到万分悲伤!

1 阅读:75

冰点历史

简介:这里有最精彩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