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里的清欢,是一份心满意足

鸿HUNG 2024-03-21 13:39:11

春节过后,很多人把减肥提上日程,也定下了一份热辣滚烫的期许。但对于喜吃面食,特别是喜欢每日有一餐面条的人来说,整个世界都似乎忧伤了下来,坚持不易呀!

中国的面条是一个大家族,根据各地饮食特点和烹饪喜好,做出的面条种类可谓是琳琅满目。

它细者如发丝,粗者如腰带;有的吃起来软糯开胃,有的Q弹筋道。面条不仅是北方人的心头好,也在以白米饭为统治领域的南方地区,占有一席之地。

喜爱饕餮的汪曾祺先生曾言:面之雅俗,人间至味。是啊,诱人的面条,有谁能拒绝呢?

面条的前世今生

面条作为一种受到大众欢迎的食物,曾经一度在国际上引起了争议:到底哪个国家拥有面条的发明权呢?其中意大利人、阿拉伯人、中国人争论得最热烈,但谁都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2002年10月中旬的一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叶茂林研究员带领工作人员在距今4000多年的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新石器遗址发现了一团面条状食物遗存。

经过专家学者检测,这是一碗“肉汤面”,也是目前世界范围的“第一碗面”,揭开了面条源自中国这个定论的序幕。

翻看浩瀚的典籍,中国人关于面条的最早记载出现在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里:“距立秋,毋食煮饼及水溲饼。”这里所说的煮饼和水溲饼就是咱们今天面条的前身。

西晋束皙曾在《饼赋》中提到食用“汤饼”的最佳季节是寒冬。

距今1400多年的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里记载了“水引馎饦法”,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水煮面。

而到了“吃货”时代的北宋,从《东京梦华录》《梦梁录》这些记录宋朝风情的著作中,我们看到浇头面、臊子面、刀削面的种类,面条在这一时期才正式通用了这个名称。

但同时,它也有个别称,叫索饼。

面条发展至清代,已经到了“百家争鸣”的丰盛局面,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里收录了“五香面”“八珍面”。

而大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记载了鳗面、鳝面、裙带面、素面等多种特色面条。

假如面条会说话

在中国有四千年历史的面条,因着南北方环境的的差异,出落得各有讲究。假如面条会说话,各地的面条肯定是操着一口地道的方言,各有各的特色。

北方面条的原材料是生长周期长的冬小麦,不仅蛋白质含量高,筋度也高,所以北方人讲究做面的工艺。

或拉或削,或拽或擀,再经过煮、炒、烩、炸成大家喜爱的美食,品种丰富。

评判一碗面的好赖,首先在面本身的口感是否筋道,其次动辄以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熬制的“老汤”,叫人喝一口满口余香、流连忘返。

相较于北方面,南方的面原料为春小麦,差点筋道,好像是材质上的先天不足一样,大多数人会在面里增加食用碱来增强口感。

但南方人舍得在浇头上下功夫,譬如仅是苏式面的浇头就多达518种,随便一个街头小馆的浇头就有多达二十多种。

看似清淡的面食其实最考验功夫,不同的面条彰显着做饭人的心思。

北方人吃面最喜手工制面,无论是削面还是拉面,烩面还是手擀面,手工的一定卖的过机制面,而不同的手工制作也体现着做面人的技巧。

南方人吃面的重点在于味道,看重搭配的食材,一碗面的灵魂在于佐料的提味。

在吃面这件事上,大抵北方人吐槽过南方面没嚼头,南方人吐槽过北方人吃面不够讲究。其实,各花入各眼,一方水土养鱼一方人,对于每个人来说,自小滋养的一碗面是沉淀在心底的家乡味啊。

食物与人的情绪总有一种奇妙的通感,而通感大约就存在于那一口筋道滑爽的好面,美好的感受就存在于大快朵颐地瞬间满足。

在异乡街头闻到了飘香浓郁的熟悉味道,在家乡的小巷去寻觅儿时的味道。这些味道,先是扑鼻而来,再经过舌尖的品尝,瞬间温暖了心尖,通体的满足感就漾便了全身。

那些口味就像操着的乡音,或许他乡遇故知,让人热泪盈眶;或许寻寻觅觅,唇齿交错间,是一份舌尖上的满足。

几分滋味,几分情愫,都在相熟相知的一碗面里。

人生如面

面条之于中国人,也寄托着丰富的情愫。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将添丁生子、团圆相聚、婚丧嫁娶、寿宴等人生重要的时刻都把面摆在重要的位置。

白花花的面粉,在一双巧手的糅合下,经过各种技术加持,变成色香味俱全的面条,陪伴着人的一生。

生活如一碗面,原本是清清白白的白面汤,看你往面汤里加入什么样的佐料。

什么也不放愿意躺平的人,食之清淡无味;喜欢热辣滚烫的,加入辣辣浇头,吃一口浑身冒汗;喜欢丰富多彩的,就加上菜、肉和虾,谁能拒绝这营养丰富又秀色可餐的美味呢?

当我们在孩提时,恰如没有加工过的一袋小麦,有着被塑造成各种面食的可能性。

还在年少时,就像面条最初的样子,未着味道,但已经有了亭亭玉立的雏形;

青年时,人生冲劲十足,如同麻辣鲜香的重庆小面,加足了味道却不够丰富;

人到中年时,内涵充实,搭配着各种食材,成为或酸或甜带着自己风格的一碗特色面;

人到暮年时,阅历会使人睿智,但这睿智平和是曾经经历一切换来的,如同经过长时间熬过高汤做汤底的一碗面,后味十足。

人生在充满未知的路上一路挑战,永远不知道下一碗是不是喜欢的味道。

但本质如面的原材料般筋道、做人要厚道;可抻可拉的面条,就如同人性的坚韧,只有经历过锻造,才能成就有品质的人;面有窄宽,人也可知进退,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改变自己,适应新的环境。

我们在吃面时要抓住时机不热不冷地享受、做事时也要说干就干不拖延;人生不断追求的目标,就如同一碗在不断丰富的汤料。

功夫足时,自然面成。面面俱到,才能领略生命至味。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