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政治上改革失败,文学艺术上流芳百世,世事从来不能遂人愿

穆小易的微世界 2024-04-24 09:08:26

墙角数枝梅,迎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上学时背诵这些诗词佳句,并不理解其中的意义。

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领悟到了诗词中的意境,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写这首诗时,他已进入暮年。

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在两次拜相、罢相后,这位力主“熙宁变法”的改革家最后以失败告终,独居钟山,郁郁而亡。

也许,王安石在文学方面的成就远远高于其政治上的成就,其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又因其诗风含蓄深沉、意境独特,被世人称为“王荆公体”。

这首《咏梅》明里写是梅花品格高洁,不惧严寒,在冰雪大地上独自绽放,实际上是写的作者自己,在严酷、冷漠的环境中、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默默的耕耘、蓄力待发。

在这首诗里,王安石将自己比喻为角落里的梅花,不与周围的严冬冰雪混为一体,自诩清高,默默地散发着芬芳,等待着春天的来临,能有人赏识自己,重新出山。

可惜,君王看不到他的忠心,也不敢用他的能力,因为他的改革会造成社会动荡、人心不稳,他怕自己的江山做不牢靠,宁愿“百足之虫、僵而不死。”

其实,历朝历代的改革者都不会受到欢迎、甚至没有好下场,从春秋时期的“商鞅变法”到清代的“戊戌变法”,变法者有被五马分尸的、有被乱箭射死的、也有被集体砍头的。

王安石的命运算是变法者中最好的,只是被罢了官、流放江宁而已。所以,王安石才能在钟山这个墙角,独自默默绽放,虽无人闻香识才华,但最后也得以善终。

人生就是这样,人年轻时意气风发,总想凭一己之力改变世界,人到中年,才发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世界上大多数事情,并不能遂自己心愿。

比起文学方面的成就,王安石也许更看重政治方面的有所作为,因为被赋予权力的人,更有能力改变世界,配享庙宇。

但是在政治斗争中,“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变革者往往成为君王的棋子和时代的牺牲品,被保守派围追堵截,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成为牺牲品。

在文学艺术的圣坛上,人们看中的是才华,王安石的诗篇、文章,被后人代代相传,得以流芳百世,成为文学世界中真正的王者。

0 阅读:1

穆小易的微世界

简介:解读影视故事、分析娱乐资讯、享受成长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