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东北二王多省犯罪,为抓捕两名悍匪,国家出动足足3万军警

文史江山 2024-02-07 19:00:41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东北“二王”特大杀人案,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

这起恶性暴力案件,背后的两位罪犯王宗坊和王宗玮,在全国流窜作案七个月,五次成功逃脱警方的追捕。

这起案件,开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先河,成为第一宗发布悬赏通缉令的案件。

究竟是怎样的罪犯,怎样恶劣的情节,竟然让公安部发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个悬赏通缉令,又出动了3万军警进行抓捕?

东北“二王”,医院血案

王宗坊和王宗玮兄弟二人,出生在沈阳的一个普通家庭。

虽然父母都是教师,但王家的家庭教育,却没有培养出二人端正的品行。

王宗坊是家中的老二,自小就是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脾性。

从小学开始他就常常偷东西,还曾两次被收容审查。

闹市掏包,溜门撬锁,他全都干过。

1979年,王宗坊在辽沈卫生院当药剂员,又因盗窃被抓,吃了三年牢饭。

老三王宗玮更是品行恶劣,胆大心黑。

参军之前,他和二哥王宗坊潜入沈阳市大北监狱,从一个驻军值班室里偷走了三把手枪。

混进解放军队伍后,他又在部队里偷藏子弹。

退伍的时候,他不但从部队带回了大量的子弹,还把偷偷地把5颗手榴弹,藏在了他的行李箱里。

1983年2月12日,是那一年的大年三十。

中午的时候,沈阳空军463医院,正在给全院的职工放映电影。

王宗坊和王宗玮趁着没人的时候,偷偷溜进了医院的正门,朝着医院的小卖部走去。

医院里的给养助理员吴永春,那天恰好没有去看电影,他本是准备回家的,却在路上发现了这两个鬼鬼祟祟的人。

吴永春找到了医院政治部副主任周化民,他们带着人一起返回查看时,却只看见了王宗玮一个人。

周化民拦住他盘问,又把他带进门诊大楼一楼的一个诊室,检查了他的工作证。

而吴永春想着还有一个人不见了,便走出大楼到外面寻找。

不一会儿,王宗坊推着自行车回来了。

吴永春一见到他,就跑过去拽住他,和其他人一起把他拖进了门诊楼。

他们进门后吵吵嚷嚷的,诊室里的工作人员听到动静,纷纷出来帮忙,把王宗坊带进了一个办公室里。

诊室里就只剩下了周化民和王宗玮。

吴永春等人翻开了王宗坊的包,发现了三条凤凰牌香烟,一千多元现金还有三十包味精。

小卖部的工作人员也赶过来查看,确定这些物品和钱都是从小卖部里偷来的。

证据确凿,吴永春一行人也不客气,扭着王宗坊的胳膊就打算搜身。

然而就在这时,刚才的诊室里突然传出了“砰砰”几声枪响。

众人愣住了,等反应过来后,赶忙冲出办公室,正撞上持枪而来的王宗玮。

他拿着一支五四手枪,闯进办公室,见人就开枪。

身中两发子弹的吴永春,用尽全力大吼了一声:“快抓凶手!”

可王宗玮手里有枪,根本没有人敢靠近。

再加上枪声惊动了本在看电影的工作人员,他们惊慌失措,场面一时间十分混乱。

王宗坊和王宗玮则趁乱抢走了部分现金,而后匆匆逃离了。

下午三点左右,二人骑车回到了父母家。

大年三十,一大家人都等着他们回家,可惜这个年,他们注定没法和家人一起度过了。

兄弟俩一进门就喊“出事了”,父亲王家林以为他们又在外面和人打架了,因此骂了几句。

他怎么也想不到,他这两个不安分的儿子,这一次竟是持枪杀人了。

王宗坊也有些懊恼:“说什么也没用了!我死了不要紧,以后梅梅(他的女儿)怎么办啊?”

听到他这样说,又见两人都哭丧着脸,父母俩也意识到:出大事了。

他们不敢在家里多待,拿走了一封美国亲戚寄来的信和一块手表,不到五分钟就匆匆离开了。

463医院发生的枪击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

公安人员紧急展开勘查工作,从两个房间和走廊里,搜集到了13枚五四手枪的弹壳。

血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周化民、毕继兵、孙维金、刘福山四人牺牲,而吴永春、卢文成、李作舟三人则身受重伤,正在紧急抢救。

直到下午3点30分,警方通过在现场留下的证件,确认了凶手就是王宗坊和王宗玮兄弟。

于是立即采取行动,派遣人员前往车站和交通要道进行封锁,试图阻截。

只可惜为时已晚,此时的“二王”已经蹿上了南下的列车。

王家在香港和美国都有亲戚,因此他们的目标是先南下到广州,然后偷渡到香港。

流窜作案,逃脱追捕

2月15日晚上9点左右,一趟由北京开往广州的火车,进入了湖南衡阳西里坪地区。

因为是过年期间,所以乘务员要对乘客的行李进行检查,以防有人携带爆竹进入车厢。

到了22号车厢时,乘务员意外地从一个提包里摸到一支手枪,忙问道:“这包是谁的?”

这时,坐在窗边的王宗玮忽然站了起来:“是我们的包。”

乘务员指着包里的手枪:“把枪证拿出来。”

王宗玮赶紧招呼坐在他斜对面的王宗坊拿枪证,而他的右手,却悄悄地伸进了裤兜。

王宗坊惊醒,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一声枪响就打破了车厢里的安静。

王宗玮一枪射中了乘务员的耳朵,引发了车厢的一片混乱。

这一下王宗坊也反应过来了,迅速拿起手提包里的手枪。

他和弟弟背靠背站着,威胁着周围的乘客:“谁动打死谁!”

二人边喊边溜,想要跳车离开,可是车门却紧锁着。

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的司机,突然紧急刹车。

趁此机会,王宗坊果断地砸碎车门玻璃跳下车,王宗玮紧随其后。

两人下车后迅速向南逃去,夜幕掩盖了他们的踪迹,只留下一车惊魂未定的乘客。

2月17日上午9点多,衡阳冶金机械厂的职工们纷纷返厂上班,充满了新年的朝气。

伍国英和江新飞,迫不及待地前去查看新竣工的职工住宅。

一进门,他们就发现了坐在地上吃东西的王宗坊和王宗玮。

两个陌生的青年,引起了伍国英的怀疑和警觉。

她是保卫处的工作人员,之前刚听说了“二王”流窜到衡阳的消息。

于是她找借口离开了房间,让丈夫江新飞盯着他们,自己则匆匆下楼,报告给了保卫处。

保卫处得知此事后,立即派出值班员前去查看。

王宗坊和王宗玮早就察觉到不妙,收拾好了东西,撒腿就跑。

一下楼,他们遇到了机械厂工人张业良,他和妻子李瑞玲正准备外出探亲。

王宗坊冲上前去,一把抢过了李瑞玲的自行车。

张业良被吓了一跳,可听到江新飞在喊“抓小偷”,他立刻反应过来,死死拽住了王宗坊。

王宗玮见状,直接掏出枪来,射向了张业良的胸口,随即逃窜。

3月25日上午10点多,民警李信岩和民兵熊继国,在武汉岱山桥头检查站值班。

两人注意到一名骑旧自行车的男子神色可疑,正朝着检查站方向鬼鬼祟祟地靠近。

于是,李信岩果断地拦下了这名男子,并进行询问。

这名男子,便是逃窜到了武汉的王宗坊。

李信岩见他的自行车没有牌照,便问他是否登记。

王宗坊声称已经登记,并说是在派出所登记的。

可武汉市的自行车,一直都是在交通中队登记的。

他答得含糊不清,又明显撒谎,引起了李信岩的警觉。

为了查明真相,他将王宗坊带到了检查站小屋,由站长王云进行审查。

在审查过程中,他们发现了王宗坊的手枪。

检查站里,四名执法人员迅速采取行动,试图制服王宗坊。

可王宗坊却拼命挣扎,并大声地嚎叫。

一直躲在对面公共厕所里的王宗玮,听到了检查站里的动静,突然闯了进来,向屋里的人开枪射击。

在突如其来的袭击中,检查站站长王云、民警李信岩和工人师傅陈震尖,不幸牺牲,熊继国重伤。

随后,王宗坊和王宗玮二人,夺走了王云的手枪,成功逃离了检查站,朝着市区逃窜。

没过多久,一名汽车司机经过检查站时,发现了凶杀现场,立即向岱山派出所报告。

得知消息后,武汉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和各分局派出所,紧急展开了围捕行动。

警察在一条公路上与"二王"相遇,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枪战。

双方相持不下,“二王”边开枪边后退,试图逃脱围剿。

与此同时,轴承厂的工人詹小建从附近经过,他正骑着车要带孩子去买菜。

“二王”立刻拦下詹小建,疯狂地向他开枪,抢走了他的自行车。

詹小建惨死在血泊中,而狡猾的“二王”又一次逃过了警方的追捕。

8月29日下午4点钟,江苏淮阴一家百货公司的两位会计,被“二王”抢了手提包,其中装有当天营业款两万多元。

此案发生后,淮阴市公安局迅速组织警力缉捕,但“二王”早已不知去向。

淮阴作案后,“二王”带着露营装备,连夜骑车逃跑。

40天的时间,他们从江苏横穿安徽来到了江西,企图由广东南逃出海。

瓮中捉鳖,广昌落网

“二王”在武汉一逃后,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嚣张,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这对凶犯竟然销声匿迹,如同蒸发般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这让公安部追捕“二王”的指挥组,压力更大了。

这场全国追逃行动,成为当时公安机关的一项重大任务。

指挥组的成员们日夜奋战,研究情报,判断动向,希望能够尽快将“二王”缉拿归案。

为了加大追捕的力度,1983年5月,公安部发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悬赏通缉令。

这份通缉令的奖金达到了2000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在当时是非常可观的。

第一份悬赏通缉令的发布,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9月13日早晨8点多钟,广昌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刘建平,发现了两个人形迹可疑,怀疑是流窜至此的“二王”,立即向城关派出所报案。

得知情况后,派出所所长邹志雄,迅速组织人员展开追踪行动,在宴公岭成功追上了二人。

邹志雄果断指挥车辆隐蔽,成功拦截了两名骑车人,并准备进行身份检查。

然而,王宗坊却突然开枪射击,引发了激烈的交火。

而由于大树的阻挡,邹志雄等人无法充分发挥火力。

“二王”趁势拼命逃脱,穿越稻田河水,最终跑进了深山密林。

公安部得知情况后,立刻向江西省公安厅提出作战要求:“尽一切努力,将‘二王’围歼在广昌,为民除害!”

很快,在广昌盱江林场,围歼“二王”的指挥部正式成立。

公安、武警和民兵三万多人,迅速形成了四个包围圈,展开缩小搜索行动。

9月17日夜晚,尖锋公社观前大队的曾家村,出现了两个陌生的年轻人,引起了村民的怀疑。

闭塞的村子里,村民之间交流都是用当地方言,外地人听不懂。

大队干部用方言询问他二人,对方没有回答,显然是外地人。

得到这一重要线索后,广昌全城戒备。

年轻男性被组织起来,负责守卫各个路口,协助抓捕行动。

“二王”察觉到有人在搜山,惊慌之下急忙逃往了南坑山。

南坑山是一座茅草丛生的大山,非常易于隐蔽。

面对“二王”的逃窜躲藏,公安机关又临时组建了两万多人的民兵。

五万人的队伍,团团包围了南坑山,全面拉网,展开了紧张而有序的搜捕行动。

9月18日下午6点左右,武警部队的参谋吴增兴、班长甘象清、战士黄力生等武警战士,在南坑山的无路山坡上,发现了正在往山脚下滑行的“二王”。

在双方激烈的交火中,班长甘象清中弹负伤。

武警战士郑万寿见状,回头就朝着王宗玮开了几枪,导致王宗玮左肩胛骨中弹。

王宗玮拼命想逃,可这时宁都县公安局的警犬卫南猛扑了上去,,一口咬住王宗玮的左手臂。

训犬员谢竹生立刻冲上前抱住王宗玮,将其制服。

王宗玮被带到山下后,大约两个小时,就因失血过多而毙命了。

而此时的王宗坊还在垂死挣扎,他趁机捡起了王宗玮的枪,躲藏在草丛中。

通信参谋吴增兴冒着生命危险,向山下指挥部报告情况,被王宗坊连射了五枪,不幸牺牲。

面对这样凶残的罪犯,武警战士们满腔怒火,数枪齐射,最终将王宗坊乱枪击毙。

“二王”在全国流窜、杀人抢劫,持续了7个月零6天的噩梦,至此终于结束。

这是武警部队英勇奋战的结果,也是全国人民期盼的正义伸张。

东北“二王”以枪支和手榴弹为武器,打死、打伤公安执法人员和无辜百姓共18人,并且5次成功逃脱警方追捕。

在此次案件中,下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张通缉令,也直接促成了1983年的“严打”运动。

这次案件之后,全国各级公安机关也迅速行动,纷纷成立特警队和防暴队,以提高对抗恶势力的能力。

同时,他们也加强了警力的装备,采取更为严密的安保措施,加强社会治安维护,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追捕“二王”催生防暴队特警队[J].人民公安

[2]荆方.东北“二王”[J].跨世纪(时文博览)

[3]朱诗睿.“二王”特大杀人案:首个悬赏通缉令上的兄弟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4 阅读:2062

文史江山

简介:专注于历史故事、人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