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指挥部暴露,粟裕变不利为有利,逆转局势一雪前耻

历史实战派 2024-04-08 11:19:18

1947年5月11日,华野情报处给粟裕送来一份情报:七十四师准备去攻打华野指挥部所在地。

这份重要的情报,根据来源是比较可靠的。就在大家都慌乱不已的时候,粟裕急中生智,想到了一个大胆的作战思路。那么,粟裕是如何变不利为有利的呢?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史上的一场著名战役,也是国共两党争夺山东的一场大决战。就连粟裕也曾说过,它是解放战争以来山东战场最硬的硬仗,最大的恶仗。在三天的搏斗中,粟裕指挥华野将士全歼敌军,并击毙七十四师中将师长张灵甫。这样的功绩,是史无前例的。

从1947年3月起,国民党军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转而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

蒋介石派出了整编第七十四师、整编第十一师和第五军为骨干,采用密集靠拢的方式,准备把我军赶到黄河以北,或者在鲁中山区决战,以便一起解决苏北和山东问题。

面对这样的计划,华东我军一方面必须要主动争取主动,一方面还要大量消灭敌人的目标。粟裕提出了要积极主动地作战,吸引敌人,分析掌握敌人的行动规律,在运动中随时捕捉战机。

于是,在粟裕的命令下,华野开始往返行军一千公里以上,和敌人接触之后,进退自如。经过一个月的作战,我军的行动也让敌人很是迷惑,不知道我军的目的。

这也造成了敌人的判断失误,战机也开始出现。与此同时,我军也摸清楚了敌人的心理动向。

粟裕作为战场的指挥者,采用有力的指挥,硬是在敌人大兵压境中创造了对我军有利的战机。

然而,更令人敬佩的是,他能够在一众战机中,选择最佳战机。

在孟良崮战役之前,我军准备围歼第七军、整编第四十八师。但当命令发出后,粟裕发现整编第七十四师准备进攻我军的第九纵队。

当他得知敌人已经对我军发动了全线的进攻,整编第七十四师为其主要突击力量,矛头直指我军华野指挥部。

就在这个时候,粟裕想到了一个大胆的作战思路,敌变我变,放弃原本的作战计划,改为攻打南路敌“王牌军”七十四师。

粟裕告诉其他的同志,说七十四师已经孤军深入,我军可以从敌人的战斗队形的中间进攻,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后,全部消灭。

他认为歼灭敌七十四师,能够挫败敌人的行动,改变战场态势。而如果按照以前的计划,敌人很可能不会管这些,继续对我军进行突破,使得我军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

第二,先攻击薄弱的敌人也是我军的比较有效的传统战法。

第三,敌军第七十四师担负中央突破任务,已经进入我军主力集结位置的正面,我军的部署也不需要进行大的调整,也有着绝对的优势。

除此之外,我军还能利用山区的地形分割两翼,断敌退路,围歼敌人。而且敌人是重装备部队,山区对他们很是不利,机动受到限制。而我军也能够发挥最大的优势。最终,在粟裕的分析下,陈毅和其他的华野领导也先后同意了粟裕的决定。于是,他们立即就围歼敌七十四师进行磋商。

很快,他们立即进行部署。孟良崮战役打响后,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我军十几万人马把整编七十四师团团包围在孟良崮。经过三天的战斗,最终全面歼敌3.2万人,并击毙了师长张灵甫。

粟裕指挥华东我军初级整编第七十四师,正是以奇制胜的结果。这也直接展现出粟裕不俗的指挥艺术。

1 阅读:55

历史实战派

简介:讲好历史故事,还原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