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揭秘:什么样的人自带贵气?

本自具足文创 2024-04-29 23:29:41

文创生活提倡:每个人都是一部行走的道德经,做到即得到(道),活出道德经的频率。做道,生活一切皆美好。

《道德经》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的本质是什么

道是无为的、无我的,这个客观的世界是本自具足的世界,而我们的思维是自我的。我们体验到二元对立的情绪,只有当我们体验过、挑战过和面对过才能生出勇气。

“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可道”的道是我们需要体验的物质世界,“非常道”是需要我们去悟道的道,是无我的,不被头脑的欲望带走。

道德经每一章都是有关联,是对世界的一种描述,让我们从怨恨恼怒烦的世界里跳出来。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冲就是对冲,对冲的结果是合一。对黑而言,对冲的结果是白。所以道通过对冲是合的,是阴阳平衡的,是空的。

道是无穷无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为本自具足,那是因为冲的结果,因为接纳一切的结果。

“渊兮似万物之宗”来什么接什么,来什么化什么,一切都来自于那个道的本体,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我们的自我是尖锐的,挫其锐,不管我们的自我有多么尖锐,不管我们有多么妄想,纷乱复杂,都可以化解。

因为道太广大了,大到可以包容一切。

“和其光,同其尘”要想弱化自我,你只要找到对立面,无我利他,这就是冲。只有把自我的锐和纷乱去化掉,才能做到和光同尘。

光是灵性之光,无我之光,本性之光。百炼钢不如绕指柔,不管你的执着有多大,都是幻相,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你不能空,不能和谐。

我们必须找到这个空性之光。所有的锐和纷都是来提醒我们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当我们气沉丹田,就能够把我们的自我慢慢降服,这个过程是无我,是放下,是和解,是柔软的过程。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想要表达清楚这个道的本质。这个道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就在宇宙形成之前就已经更古存在了。

如果《道德经》的学习不能够让大家更加放空,只会增长大家的知识,为学日益,那么《道德经》你是学不会的。

我们去感受内在的寂静,里面有非常高的智慧,感受你的身心都在变得越来越宽广,每次呼吸都在无限的扩展,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感受这份无我,感受这份自然。

在早晨这个时间,你是否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一天中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被外在的事物影响,现在觉察自己是那么的脆弱和戏剧化,为什么我们这么忙,我们是为了处理问题,而问题本身存在吗?

我们只有从内心去找到光明,在寂静中找到光明,回到无知无欲的状态,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和自己和他人和解。

《道德经》是做道。当我们在生活中践行道德经就是觉悟的过程,当我们能够在外在世界投射出和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化解内在的锐气。

这也是自带贵气的人有的频率和状态。

冥想练习

全身放松,挺直脊柱,调整呼吸,练习 478 的呼吸,感受身体非常的放松。虚其心,实其腹,才能挫其锐,解其纷。

气沉丹田才能归心藏气。感受你的小腹,鼻尖呼吸,感受小腹微微隆起。去找到你的真心、正心。减少自我,减少头脑念头的干扰。

我们自然生成的无量的光,去感受最近最让自己生气的一件事情,去面对和接纳。道是阴阳和合的,我有恐惧,但是我能够合这个恐惧,这就是和光同尘。

面对再大的幻想,再大的怨恨恼怒烦,我们都可以去接纳和合,因为都是空性的,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与生命中所有的过去和解,找到这种和光同尘的道的根本。

因为功成而弗居所以才能够和光同尘,感受自己的心量越来越大,感受宇宙的光充满全身。

从内往外散发着光明,让这个光照亮整个房间,整个城市,整个中国,整个地球,整个宇宙,让一切的烦恼在这光中醒来。

这无量的光就是真心真意,本自具足,让宇宙最深处都充满了你的光明。

感觉自己所有的面相,面具,盔甲,人格,虚伪,隔离,冷漠都在脱落,慢慢展现自己的本性,本来的光明。

这也是生命的密码,感受自己的内在的爱和光在化解一切,所有的外在都在光中消融。

感受我们生命无我的力量已经醒来,所有过往都慢慢消融,慢慢地从宇宙深处回来,回到你的房间,回到当下。

感受自己无边无际,感受自己无形无相。做个深呼吸,把自己带回来。

0 阅读:18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