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文艺复兴”的序曲——DC评ONIXOverture

耳机美学 2024-05-06 21:39:41

在各种音乐体裁中,有一个类别虽然相对小众,但历史源远流长。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学者在研究和重创古希腊文化时,将诗歌、音乐、戏剧融合,创作并演出生动的音乐剧,这就是“歌剧”,一个经典的音乐体裁。歌剧往往有着规整的结构,也即序曲、间奏曲、合唱、重唱、独唱。其中“序曲”是乐队精心演绎的篇章,往往是歌剧华丽开场,不仅为剧情埋下伏笔,勾勒出感情轮廓,更以独特的魅力感染在场的听众。

谈论歌剧,自然不能忽略英国,这个在巴洛克时期诞生了颇多歌剧家的国度,有着气息浓厚的音乐传承,也在现代诞生了许多如雷贯耳的HiFi品牌。这些品牌中,就有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ONIX。这个英国老牌HiFi厂家,近期推出了它们首台便携播放器——Overture,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款被冠以“序曲”之名的产品,是否能撑起歌剧“开场”的重任。

Overture的外观设计承袭了近年来的家族设计语言。整体以黑为主色调,仅在旋钮及耳机孔做了金色的点缀。这种黑金配色使得整体观感颇为低调,但绝不缺乏质感。譬如做工到位的阳极工艺以及细节处细腻的处理,都使得这台机器隐约透着几分沉稳奢华。细节方面,Overture体积虽然算不上多么娇小,但机器两侧的斜棱切割还是为其带来了舒适的握持感。这项加工工艺叫做CNC Unibody,是一种将金属挤压成板材,再经过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可以带来坚固、整洁的体感,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加工加床的精度要求较高,报废率极高。由此可见,就做工水准而言,Overture即使面对比它价格高许多的同类产品也不会落于下风。

Overture呈现的是一种方正复古的气息,方正自然是指四四方方外形,但复古却不止是讲Overture的家族式设计,更多还是说它的操作。毕竟在这个安卓系统已经基本普及的时代,一款将实体按键设计在前面板的器材,多少让人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老国砖时期,颇有几分“文艺复兴”的意思。

但这评价绝非贬义,精彩的表现不止出现于华丽恢弘的大剧场,更多的佳作其实还是诞生在平凡的空间之中。对HiFi器材而言,安卓系统并非刚需,只要操作流畅顺手,单片机系统也有它存在价值,更何框Overture还装上了一块3.0 英寸 OLED 显示屏,就操控而言也算得上顺手。而如果你真的很在乎操作,我认为Overture身上所支持的Eddict Player APP手机操控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你的顾虑,可以便捷地通过手机操控播放器。再加上蓝牙、DSD硬解、双频WiFi等功能都没有缺席。因此,Overture虽未使用开放安卓系统,但操作便利程度依旧在线,只要习惯了操作逻辑之后,操控并不会成为明显的短板。

相比于安卓系统,纯音系统更容易做到干净的声底,而除此之外,也更容易在有限的空间内更好地堆料,毕竟少了一套安卓系统,厂家也就更容易放开手做声音,同时也不必担心安卓系统“抢”电与空间,推力表现也就更加实在,堆放元器件的空间也越发舒展。Overture使用了旗舰级的DAC芯片ES9039SPRO。但就像我们之前的测评文说的那样,ES9039SPRO虽然在指标参数方面做的相当出色,硬素质颇高,但在弱音细节以及音乐性方面则稍显不足,同时音色也略显直白,能量衔接的处理上也会有些不自然,简单来说就是容易做出“数码味”。想要充分发挥ES9039SPRO的性能,做好细节,就需要调音电路的配合。这一点就像16、17世纪的“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文化的发掘与重建一般,一味的堆料并不能成就一台好机器,要吸取旧有的文化基础,并在此之上再做打磨,方可成就新的成绩。

于是,为了解决这点,Overture就使用了与自家产品Miracle极为相似的调音思路。其中经典的“布莱顿”高速率I/V转换电路自然不会缺席,而低通滤波方面则使用了经典的OPA2211,再加上TPA6120A2 运放作为耳放以及像是ELNA Silmic II电容、松下高分子钽电容等多种名贵电容来参与调音,力图为ES9039SPRO增添韵味,挖掘出它的潜力。

平心而论,作为一款定价在4000元价位上的便携播放器,ONIX为Overture提供的支持算是尽心尽力,就一场表演而言,“后台”的准备已然算得上充分。不过是否能称得上优秀,这场“序曲”是否够悦耳,还是得看登台演出的实际表现。

而Overture也没有辜负这份期待,当我用耳机插上它时,那种浓郁、饱满但又不缺乏自然度的声音就给了我一个小小的惊喜,很强的充盈感以及扎实、立体的结像,都能让这款产品在第一听感上就令人感觉愉悦,那种安定感以及流畅度,以及漆黑的声底就很有大众理解中的“英国味”。同时,Overture的声音风格也比较接近它家桌面系统Miracle。甚至夸张一点讲,如果只是用来搭配耳塞或是非常易推的大耳,Overture带给人的第一听感并不会和Miracle有太大差距,只是在细节表现以及推力上略有逊色罢了,完全可以将其视为便携版的Miracle。

调音方面,Overture会略偏流行人声,能量分布则略微倾向于中低频,饱满度和充盈感都做的较为突出,再加上不错的硬素质以及稍显突出,强调厚度与密度的中频人声,就使其具备了浓郁,充实的流行人声表现。做到如此的表现已属不易,但却不算Overture身上最强的特点。须知,当一款产品以“饱满”、“浓郁”为特点时,听感往往会因强调这些而使得整体听感过于厚重,听感油腻,丧失掉通透感。这是因“遮掩效应”而带来的影响,中低端播放器很难取舍平衡,只有在高端播放器或是高端耳机上,才会通过加强素质亦或者是做出更具竞争力的高频去平衡听感。对于Overture这样的中端播放器而言,这种方法似乎并不符合“定位”。

那么,ONIX是如何应对的呢?首先Overture加强了低频的素质与空间感,使之与同价位产品拉开差距,通过质感去表现乐曲中的低频之美。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实际聆听时,Overture的低频回收速度迅速、丝毫不会拖沓,表现出了饱满充盈,但依旧稳健的听感。其次,Overture在纵深层次的处理上也不含糊,其低频空间完整真实,能量分布虽有着略微偏向于中低频的趋势,但对高频并没有刻意去压低。如此一来,鲜亮感与细节也就得到了释放,通透感也就有了保证。再加上,Overture的中频人声的调教也做了适当的强调,使之与背景脱颖而出,且加强了在密度与厚度上的表现,虽然说给了润色,但并不会太多去影响到歌手本身的音色特点。至于口型方面虽然做了一定释放,但也较为克制,并不过分谄媚。

至于弦乐、木管以及铜管等中高频乐器所需要的晶莹剔透也丝毫不会缺乏,各类乐器的音色也还原的较为正确,泛音细节也没有消去太多,仅打磨了一定的刺激感,听感润泽且不缺乏通透度。这样饱满又不失鲜活和通透感的机器,放在这个价位确实不多见。

于是在这一番克制、强调质感表现而非单纯的堆垒量感的组合拳之下,Overture的声音就有了很分明的主次,在整体听感较为饱满的基础下,不会将能量过多淤积在下盘,带给人以很强的压迫感,也就不会丧失掉听感自然舒服的基本盘。作为一台既有素质又有表现力的前端,Overture在搭配多数耳机时声音都算得上悦耳,但严格来说,我认为Overture与音染较低硬素质较强的器材的相性最佳,此时两者都可以提供出自己最具优势的特点,从而汇合出一个各取所长的好声音。

作为一个老牌HiFi厂家推出的首款便携播放器,Overture肩负的意义是巨大的,甚至就像“文艺复兴”那般,是一场对自身音乐底蕴的展现。毫不夸张的讲,其重要性就像一场歌剧的“序曲”,成功与否往往能直接影响到观众对整场表演的评价,因此半分马虎不得。再加上,Overture还采用了当下已经算是小众的纯音操作系统,在安卓播放器大行其道的今天,反潮流,甚至算是“复古”地做一款纯音播放器是需要勇气的,做得好未必得到夸奖,做不好却一定迎来嘲讽,这无疑使Overture的成功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也使其适配面终究会显得小众些。但从结果来看,ONIX都尽可能的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声音风格维持家族传承,外观、操作虽稍显复古但实用性在线,成功抗住了困难和争议。我认为,只要你不讨厌相对醇厚的声底,且对操作没有极致要求,那么Overture就是你值得尝试的好产品。

0 阅读:1

耳机美学

简介:品评器材,交流发烧心得,探索HiFi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