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吉忘了在山海关卖国文件上签字却制造了脍炙人口的黄色新闻

千年论战 2024-02-22 21:53:29

在历史上,有些人干出了大事业、闹出了大新闻,生怕别人不知道,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吴三桂;还有人干了坏事,频频在历史紧要关头出错,却少有人知,成了历史的小透明,这个人就是吴三桂的上司王永吉。

王永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知名度很低,和山海关总兵高第知名度相当(明清之际的山海关总兵就是高第,但大部分人都认为那个职位属于吴三桂,忘了吴三桂其实是辽东总兵)。王永吉的地位很高,他是明清之际的蓟辽总督兼兵部尚书。蓟辽总督这个职位不但可以管着吴三桂,还管着正牌的山海关总兵高第。李自成进攻北京前,正是老王出手,吴三桂才顺利把辽东军民撤到了山海关等地,并把山海关当成了主基地。没有老王,山海关总兵高第可真用太在乎同样是总兵的吴三桂。

崇祯死后,吴三桂也认为老王是第一负责人,在3月24日从永平撤军找老王拿注意。这是因为老王真的有节制诸将的权力,老王和史可法等南明大佬也有的是联系。但在山海关之战的关键时刻,老王却突然隐身了。老王隐身前,“监纪同知”的童达行提出了借清军为崇祯复仇、事后割地的建议。按照明朝的传统,这种建议只能由高级文官同意后,才有效果。老王却突然放弃了权力,没在协议书上签字,只让吴三桂签字。大战在四月十八日爆发,老王在四月十七日就带着三十名随从撤退,让吴三桂有了卖国的权力和机会。

老王一口气跑到南京,得到了东林党人的重用。老王在崇祯朝战绩全是负数,崇祯十五年他在山东任上,看着八旗军入关不敢出战;崇祯十七年,他又在山海关之战前跑路,南明官场人尽皆知,朝堂上也有“削发被缁,望风鼠窜,以羞朝廷而误中国,负先帝特达之知……”等评语。这些黑历史和评价东林党人全都无视,忽视了马士英的反对,给老王找了好几个重要工作。

南明的使团代表左懋第就认为太仆寺少卿马绍愉在崇祯年间就有讲和的“黑历史”,有叛徒嫌疑。明朝内阁也认为老王是自己人,可以参与讲和事务(阁部俱请止绍愉,改用原任蓟督王永吉)。老王自然没去成,他随后就有了到湖北当总督,指挥左良玉军队防备李自成的任命。这事老王也没干成,因为左良玉很快就就带着大军,以清君侧为名、主动进攻马士英。老王没监督成左良玉,还被派往北方,巡抚、总督山东事务,防止清军南下。

老王去山东还带了江北四镇的刘泽清,几乎带走了江北所有机动部队。南明对老王也是前倨后恭,先是痛骂老王不管用,随后看军情紧急,就又给了老王斗牛服(王永吉一品斗牛服色),要老王顶住。问题是老王那是真不行,山海关他管不住吴三桂,山东、江北作战他也管不住刘泽清(永吉专防江北),刘泽清直接投降了清军。就这,死心眼的南明君臣还是要老王带兵救助扬州的史可法。老王痛苦了好几天,闭着眼睛不看军情,终于得到了八旗军攻陷扬州的消息,他干脆利落地投降了清军,最后还当了顺治的兵部尚书。

整个明清之际,王永吉一点正事没办成,反而屡屡坏事,神奇的是崇祯和南明君臣反而屡屡重用他,似乎没他就办不成事。更神奇的是,老王还有一个很要好的晚辈朋友叫吴梅村(老王的墓志铭就是吴梅村写得),吴梅村写了《圆圆曲》这个著名黄色新闻,把老王当年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吴三桂是小人,但他不装;老王这种伪君子才是真可怕……

38 阅读:10119
评论列表
  • 2024-02-23 08:27

    崇祯与南明重用他,你把责任推给东林党,顺治也任他为兵部尚书,你又该把责任推给谁?

    非老猫 回复:
    能把电视看明白然后就当真的首推棒子,我可不敢夺人之美[得瑟]
    论语 回复: 非老猫
    你不如棒子
  • 2024-02-23 16:26

    明亡于东林党

    麦田 回复:
    东南的腐乳
  • 2024-02-25 13:27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5-07 09:27

    可见人缘好就几句话,是说不清楚;人缘

  • 2024-03-04 16:51

    亡国时什么人都有所谓气节在那些求活的人眼中狗屎都不如

  • 2024-02-24 03:06

    跟冯道比起来,还差了些道行。

千年论战

简介:谈古论今,说千年战争,预测战争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