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病逝后,朱棣为何没有被立为太子?

学典历史 2024-01-25 20:00:10

公元1392年,38岁的太子朱标病逝;此时摆在明太祖朱元璋面前最要紧的事情就是确立储位人选,否则会国本动摇。

在朱元璋的儿子们当中,四子燕王朱棣出类拔萃,适合当选储君;可历史并没有按照这条路来走,朱元璋最终选了朱标之子朱允炆接手大明。令人不解的是,为何朱元璋不肯立朱棣为太子呢?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讲,朱棣确实做不了太子;因为次子秦王朱樉与三子晋王朱棡还活着,朱棣若是继位,恐怕这两位兄长不服,而且还会留下手足相残的隐患,显然这不是朱元璋想看到的结果。朱棣不是长子,这个理由还说得过去,但不是主要原因。

首先,燕王朱棣虽然就藩北平时抵抗北元有功,但没有治国经验;朝中大臣多半都与太子朱标有交往,若让他做太子,则很难令这帮大臣信服。朱元璋再想把帮朱棣重新搭好班子,可谓是困难重重;直接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正好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其次,朱棣的生母并非马皇后,在《南京太常寺志》中,道出了朱棣的生母是碽妃李氏,朝鲜人;作为庶子的朱棣,是很难被立为太子的;经常看到网上说朱元璋、朱标与马皇后才是一家人,那么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自然更有优势。

虽然朱棣没有被立为太子,但他还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夺取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由于得位不正,朱棣登基后篡改了史料,将自己的生母写成了马皇后,并掩盖了很多历史事实。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五征漠北,编纂《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等一系列丰功伟绩,奠定了“永乐盛世”的和谐局面。或许是因得位不正的原因,才促使朱棣成为了一代明君。历史的千秋功过,很难评说;对于明成祖朱棣这位帝王,小伙伴们有何看法呢?

0 阅读:20

学典历史

简介:学习历史,品读书中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