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出路在哪?乡村振兴的痛点在哪?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

风云闲谈 2024-03-29 11:34:54

就目前来看,农村存在很多令人不解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的发展受阻,更导致乡村振兴工作没有着力点。今天跟一个朋友聊天,他问我对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看法,我不假思索的说了一句:形式大于内容。说完了之后,我才发觉有点失言了,可能其他有些地方不像我看到的这种现象。但是他并没有在意,反而跟我说,其实我跟你是一样的看法。我们都知道,乡村振兴的目标其实就那五个:

        

一是产业兴旺:要实现乡村的产业发展,做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产业的协调发展,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是生态宜居: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农村生活设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让农民能够享受到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条件。

        

三是乡风文明: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是治理有效: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立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五是生活富裕: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更加富裕。

        

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五个方面的目标似乎没有成为重点,协调发展,很多地方只注重村容村貌的整治,说白了也就是刷刷白墙,种种花草,整治一下黑臭水体等等。我们很少看到哪些地方在下大力拓展乡村产业,通过产业兴旺来促进农民致富;很少看到改善乡风的具体举措,反而很多形式主义的工作反而引发了群众的反感,不利于树立淳朴的乡风和民风;很少看到真正发挥基层民主,真正让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反而实行的是“家长制”的一把抓,不仅没有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反而给群众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更很少看到有的地方为群众提高生活水平努力,甚至有的地方农产品滞销都不得不求助媒体和网络。

        

与此相反的是,几乎所有的地方都非常注重上级的各种检查,虽然不能说是所有吧,但最起码绝大多数的工作并不是围绕乡村振兴本身来开展的,而是围绕上级的喜好来开展。听说哪个领导要来检查,第一反应是打扫卫生,支开或者控制有信访倾向的人员,尽量给上级留一个好印象。这种做法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也应了我们平常所说的“有粉往脸上擦”的意思,但是负面的影响就是上级领导永远也掌握不了基层的真实情况,给下一步指导和协调基层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甚至很多地方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来忽悠欺骗上级领导,结果最后形成你忽悠我,我忽悠你,大家共同忽悠的现象。

        

我以前经常听说过一句话,叫做:解放生产力才能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说,如果想真正搞好乡村振兴,必须坚持杜绝对农村施加各种限制的不合理规定和政策,只有这样农村才能够得到长足的稳定的发展。我们比如说农村的自建房问题,自己的土地上自己建房还会受到各种限制,而且这些借口都是合理合法的,有的是打着建设美丽乡村的旗号,有的是打着违章乱建的旗号。我们试想一下,在我自己的土地上,建什么,怎么建,我自己做不了主?只要不是违法的行为,为什么会如此之多的限制呢?难道农村都是千篇一律才叫美?各具特色就不是美么?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看,全中国所有的农村都一样,还分什么地域特色呢?还讲什么传统文化呢?

        

农民想办个企业造福乡邻,结果刚刚有这个念头,就被告知那片荒地是在耕地的范围之内,批不了工业用地也就不能办企业。我们想一想,宁愿让地荒着,也不愿意让农民致富的企业进驻,农民能够致富么?工业园区里大片的荒地在那晾着,但是想用一点农村的荒地却是各种限制。可以说,如果农村没有乡镇企业,仅靠种地是永远也不可能致富的,我相信这一点大家都非常清楚。对于农村来说,本身种农产品就是一种最低端的产品,不仅价格极低,还不容易保存,如果能够发展一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则可以直接将这些农产品的效益提升数十倍甚至百倍,但就是因为存在各种限制,所以不能发展。

        

实在不能通过种地来致富,那农民能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节省生活开支?同样会有很多限制。比如说有的地方不让种菜,不让养殖家禽家畜,不让打井取地下水,不让烧柴火灶。其实农民最俭朴了,往往都是通过这儿省一点,那儿省一点来维持正常的生活。但是我们看一看现在,不能种菜只能买,不能养殖只能买,不能自行取水只能买,不能烧柴火也只能买,这所有的费用加起来,其实就是一笔非常大的负担。所以说,这样的限制又凭空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在本身种地就不能致富的情况之下,这些负担又足以让农民生活更加艰难。

        

与此相反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价也在不断上涨,就连新农合都在每年上涨,唯一保持稳定的只有粮食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来获取一些额外收入,并以此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结果大家都外出打工了,农村的人口迅速减少,人口少了维持也少了,劳动力少了,烟火气也少了。没有人如何能把乡村振兴起来呢?这不就是一个悖论么?因此,我们说乡村振兴其实是形式大于内容,这话说得一点都没有错。

        

在我看来,如果真正想搞好乡村振兴工作,为农村找一条出路,只有三个办法:一是粮食价格上涨;二是减少农村的各种限制;三是兴办乡镇企业。很显然提高粮食价格不太现实,按照有的专家来说粮食价格稳定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条件,但是我也想问一句,种子价格、农药价格、化肥价格、农用机械价格和人工价格为什么不稳定?忽略了构成粮食的必要因素的涨价,单纯要求粮食不能涨价,这种行为其实就是耍流氓。而减少农村的各种限制确实可以节省农民的生活成本,但是很多资本家又不乐意了,你都自己种菜,自己养猪自己吃,自己打井取水,自己捡柴火,那我的商品卖给谁?

        

很多人都以为用上自来水就是生活条件提高了,我听了之后都特别想笑,要知道那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传统的井水不仅甘甜可口,而且随时可饮用,关键还不用花钱。而自来水不仅要花钱,还不能饮用,更需要建设很多的管道,还需要配套大量的设备,还能够促进纯净水企业的发展,资本家当然不乐意。如果说连做饭的炊烟都是一种污染的话,那人类就不应该发明火种,之所以禁止农村烧柴火,其实根本的目的就是在为资本开路,否则这些天燃气商品卖给谁?可以说,这些表面上看似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举措,其实并不一定真的就能达到这种效果,因为与此相关联的产业太多太多。

        

所以说,我们不能通过损害农民和农村利益的方式来取得经济社会的发展,更不能通过对农村施加各种限制,来推动资本的发展。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利于乡村振兴,都是极大的增加农民和农村的生活负担。要减轻了农民负担之后,就应该增加农民收入了,既然粮食不能涨价,那只有通过兴办乡镇企业的方式来增加。但是现实情况是对城市的用地限制较少,但是对农村的用地限制却非常严格,普通人想要办一个乡镇企业,只要涉及到土地问题,几乎不可能办成。当然,家庭企业可以办,问题是家庭企业规模太小,涉及就业人数也太少,更不容易形成竞争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让企业在当今竞争如何激烈的条件下生存下去呢?

        

因此,农村当今的诸多限制已经严重束缚了农村的发展,想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如果没有特别的奇迹出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有取消了对农村大量不合理的限制和个别不合理的政策,大力盘活乡镇企业,吸引更多的人留在农村,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才能够真正促进农村的活力,才能够给农村工作带来动力,才能真正改善农村和农民的生活条件,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一旦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很自然提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建设美丽宜居的环境,就会形成文明淳朴的乡风和民风,就会形成一种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才能够真正实现。

40 阅读:3139
评论列表
  • 2024-05-11 02:02

    你是真正调查过农村的,才能写的这么真实。

  • 2024-04-06 18:36

    普遍农村的不是留守儿童就是弱老病残,根本就没什么收入,不外岀务工难以维持生活

  • 2024-05-12 08:56

    说的很真实,说到现实的痛点。

  • 2024-04-03 15:59

    句句在理[点赞][点赞][点赞]

  • 胡速 10
    2024-05-13 19:05

    此文很好,作者很有心。但靠兴办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大概率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许多城市企业都举步维艰,普遍性地办好乡镇企业谈何容易。相对比较可行的是增加土地的产出效益,提高它的身价,使农民热爱土地,珍惜土地,借用一句农话:把土地当命根子。提高土地身价绕不开粮食涨价的话题,既然粮食涨价牽涉面太广,可以从压缩成本开支着手,由国家低价甚至免费供应肥料农药种子。这几种农资是有使用上限的,多用无益反会减产,因此不怕有人冒领,恶意贮存,

  • 2024-03-31 18:14

    为什么不让养殖

    帝王 回复:
    都是楼房怎么养殖,你当和以前一样啊,
  • 2024-04-03 14:02

    房价为何如此之高他,他真正的成本和实际使用价值?为何?

  • 2024-05-09 10:22

    粮价太低,谈什么振兴。

  • 2024-03-31 18:14

    外出没活干家里不让养殖干什么没事干

  • 2024-04-03 13:58

    关键是长久而不是眼前,而是真正生活水品提高,真正的富裕。

  • 2024-06-01 05:48

    这是一篇好文章。

  • 2024-05-27 18:54

    真想乡村富裕就要解除限制,让他们卖农产品和特产,当然你们不能收任何费用

  • 2024-05-13 11:25

    这才是振兴乡村的正确道路

  • 2024-05-15 13:48

    人才和资金两大问题[呲牙笑]

风云闲谈

简介:社会评论者! 艺术行路人! 爱国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