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狂的一首诗,豪气冲云天,人就是要活得有气势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2-27 10:44:40

握一卷诗书,品一盏清茶

01.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杜甫《狂夫》

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为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孟子·离娄上》中有载: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诗中有随遇而安之意;

篠(xiǎo):同筱,指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裛(yì):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

厚禄故人:指做大官的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恒饥:长时间挨饿;

填沟壑(hè):诗中指穷困潦倒而死;

02.

创作背景:

公元760年,杜甫辞掉了华州司功参军之职,辗转来到成都,在严武和高适等朋友的帮助下,建造了一座草堂,即“浣花草堂”。

多年的颠沛流离后,杜甫和妻儿终于有了落脚之处,这段时期的杜甫日子还算比较安稳的。不过,此时的杜甫已经步入人生晚年,距离去世仅剩10年时光。

杜甫困居长安时,曾在诗中写: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由此可见,杜甫是很有治世之心的,他渴望能登入朝堂,匡扶社稷、指点江山,奈何生不逢时,先是遭到了奸臣李林甫的排挤,后又遇到了“安史之乱”,心中壮志难酬,反而穷困潦倒。

所有人都知道李白狂放不羁,实际上杜甫也有自己的豪情,24岁时杜甫就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只不过杜甫身出豪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同时人生遭遇压迫了他的性格,使他的形象看上去有些凄苦哀怨。

但杜甫的赤诚之心和万丈豪情任在,文人骨子那种轻狂从未减退,比如我们今天在读的这首诗,就是最好的证明。下面我们就深度解读一下。

03.

诗文大意可解为:

万里桥西有一座草堂,那就是我居住的地方,自从建成以后,鲜有人造访,只有百花潭与我终日相伴。如此也好,乐得清闲自在,仿若隐于沧浪,随遇而安;

微风拂动翠竹,发出沙沙响声,天光明亮,空气清新,细雨滋润着池塘里的荷花,迎面而来的,是一阵清香;

那些做了大官的朋友,早已经与我断绝了书信往来,因为长期贫困潦倒,经常挨饿,小儿子面黄肌瘦,这最让我心疼和愧疚;

但是,就算我这把老骨头就快扔进沟里了,无官也无钱,我还是要做一个狂放之人,开心而来就笑,无拘无束。当年狂父现在已经苍老,却比以前更加狂傲,这世间,最不能输的就是输给自己。

古人有言:指亲戚过不了日子,指朋友闯不出名堂。

杜甫虽有不少好友相助,但总归是落魄之人,现实世界并不如诗中所描绘的那般美好,即便他盖了“浣花草堂”,实际上生活依旧非常拮据。

支撑杜甫的,是他心中的梦想,哪怕此时他已经快入知命之年,仍旧希望有朝一日能再登朝堂,为大唐江山奉献自己的余力。

很喜欢一句话,人若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所以此时贫困的杜甫,除了穷以外,并不觉得有多悲苦,正如他在诗中所写,唯一觉得愧疚的,就是亏欠了妻儿许多。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杜甫不怕生活艰难,就怕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

杜甫明白这一点,所以此时的他依旧豪情万丈不服输,人活着就需要有这样的气势。

一个人,就是千军万马。

6 阅读: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