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中国发展版图“脊梁”!李强主持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崛起”

政知见 2024-04-13 22:24:04

撰文丨李岩

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此次会议研究了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等有关工作。

“加快”

据央视新闻日前报道,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正式实施。

今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央视新闻称,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就中部地区崛起这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持召开座谈会。5年前,2019年,在江西南昌,习近平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

此次国常会就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相关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常会研究的相关工作,被表述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此外,政知见注意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曾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如何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多次提到“加快”——

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进一步提升煤炭、稀土等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增强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协调联动

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资料显示,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区位优势明显。中部地区以全国1/1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1/4的人口,经济总量稳定在全国21%以上。央视新闻评价称,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建立健全区域内省际合作机制,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大力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加强都市圈之间协调联动,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在5年前召开的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中部地区这个“脊梁”要更硬一点,“补补钙”,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今年3月22日,新华社就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发表评论文章称,在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发挥“龙头”作用的同时,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撑起中国发展版图的“脊梁”,将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打造重要战略支撑。

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李强在讲话中也提到,把中部地区放到整个国家版图中、放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来定位思考,努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中部地区要主动对接其他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引进东部地区产业创新资源,增强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此次国常会还强调,加强区域协调联动,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支持中部地区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放眼全国,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四大区域板块战略持续推进。

央视新闻总结称,中部六省主动融入区域重大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共同奏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协奏曲”。

央广“国际在线”日前报道,如今,中部地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河南、山西深度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湖北、湖南、江西积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安徽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升级;长株潭城市群、大南昌都市圈、郑州都市圈、山西中部城市群等不断涌现。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中部地区融入国家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具备明显区位优势,但地处内陆的中部6省,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抓手在哪里?

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主动对接新亚欧大陆桥、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更多高能级对外开放合作平台,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央广“国际在线”报道,近5年,中部地区机场货运总量近700万吨,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货运量累计突破100万吨;河南、湖北、湖南、安徽自贸试验区共4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等。

政知见还注意到,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同年中部地区首条直达欧洲的货运班列——中欧班列(郑州)开通。人民日报海外版就此评价称,中国外贸格局随之迎来改变。

今年4月12日,《湖南日报》就“深化中部地区产业体系开放”评价称,整合中欧班列资源,提高中部地区的中欧班列集结能力和运营质效,强化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等枢纽平台作用。

资料| 央视新闻 央广网 湖南日报 人民网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8 阅读:2411
评论列表
  • 2024-04-14 07:37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撑起脊梁,加快崛起--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正式实施。补补钙、补好钙,脊梁更硬更灵活,中部地区兼收并蓄、收放自如,东南西北中活龙活现舞起来--水通路通路路通,人旺财旺百业兴旺,武汉、长沙、南昌应该成为中国内河航运大中心,东南西北四通八达,通江达海财运享通--加快推进修建湘桂运河项目、粤赣浙运河项目的修建………

政知见

简介:观政识局,知行见远。北京青年报旗下时政类移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