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保护主义正在损害全球贸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潜力

日新说Copernicium 2023-12-19 12:01:54

文章信源:Project Syndicate

信源介绍:Project Syndicate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非营利组织,为读者提供著名政治领袖、思想家、学者和经济学家的原创评论。他们的总部位于捷克共和国布拉格。 Project Syndicate其包括150多个国家/地区的近 500家媒体机构,66种语言报道。其目的是为“促进媒体自由并增加了解各种全球观点的机会。”

媒体评级:

引言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世界贸易组织和多边贸易系统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现在却因全球经济体之间日益加剧的分裂面临严峻的威胁。悖论之处在于,这个威胁来自于美国,一个贸易自由化的旧日倡导者。

二战结束后的近50年里,美国通过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引领了全球贸易自由化。1994年,美国召集了123个国家签署多边条约,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个组织包含了GATT,并将其范围扩大至涵盖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

矛盾的是,美国目前的产业政策对其辛苦构建的多边贸易体系造成了生存威胁。在华盛顿,现在有一个跨党派的共识:世界贸易组织未能捍卫美国的重要经济利益,并且无意中通过允许其他大国利用这一体系,创造了一个强大的地缘政治对手。这一共识促使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领导的政府都采取了措施来晃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基础。

从2016年起,美国开始拒绝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任命新法官,并且阻止那些任期结束的法官继续任职。因此,到2019年12月,该机构的法官人数减少到了只有一个,远低于审判案件所需的最少三名法官的标准。这导致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机制来解决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显著增加了成员国违反其法律义务的可能性。

不出所料,美国自己就是一个连环违反者。2018年,随着争端解决机构实实质上的停运,时任总统特朗普对进口洗衣机和太阳能板征收了关税。紧接着,特朗普政府宣布对铝、钢铁以及大范围的中国商品征额外的关税。

拜登非但没有取消特朗普时期的关税,还设置了更多的贸易壁垒:比如对半导体、电动车和海上风电提供1万亿美元生产补贴的产业政策(会使这些产业在全球市场上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从而可能伤害其他国家的相应产业)。普京入侵乌克兰导致了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大规模经济制裁,这也让本就不明晰的全球贸易前景变得更为复杂了。此外,特朗普发誓,如果他在2025年重返白宫,将对大多数进口商品征收10%的普遍关税。

目前为止,这些措施并没有显著损害国际贸易。全球商品出口在疫情后强劲反弹,从2018年的19.5万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22万亿美元,再到2022年的25万亿美元。美国关税及其贸易伙伴采取的报复性措施对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尽管钢铁、铝和中国商品的进口受到了影响,但美国的商品贸易——甚至包括与中国的贸易——仍然保持强劲。最重要的是,得益于庞大且高竞争力的美国国内市场,美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

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处境则不可同日而语。除了极少数的例外,比如韩国、新加坡或其他东亚小经济体,整个第三世界都是在世贸组织成立后才开始拥抱贸易开放的。因此,这些国家的对外政策在国内获得的支持依旧非常薄弱。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转向贸易保护主义会以如下两种方式暗中破坏贸易开放。

首先,它培养了保护主义心态。当美国这个世界贸易自由化的主要倡导者都开始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时,会给其他国家发出他们可能也会从保护主义中获益的信号,这可能鼓励他们回归“本土生产替代进口”的发展战略。

(译注:贸易保护主义(Protectionism),是一种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外竞争压力而对进口产品设定较高关税、限定进口配额或其它减少进口额的经济政策。)

其次,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常常面临国内的政治压力,使得ta们不得不对损害其出口的美国关税政策作出政策回应。例如,印度为了回敬特朗普对钢铁和铝征收的关税,也对美国进口商品实施了关税。但其实即便就连印度这样的大型经济体也缺乏损害美国经济的市场力量,或者说这种报复性关税的主要成本其实会落在其公民身上,而这些(比起响应民族主义情绪)似乎都无关紧要。

鉴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远小于美国,自由贸易政策在推动它们的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自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和越南的快速增长凸显了开放贸易的好处——也凸显了近期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干扰可能如何危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前景。

虽然存在着解决全球贸易分裂的潜在方案,但地缘政治的动态和大国的自利议程对其造成了重大挑战。尽管如此,面对着正在分崩离析的全球经济,那些设法保持市场开放并与尽可能多的伙伴缔结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仍有更高的机会渡过当前的风暴。

作者简介:

阿温德·帕纳加里亚(Arvind Panagariya),印度国家转型研究所前副主席、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经济学教授。

译者:

小更那:毕业即失业的预备役,但依旧满心闲心(或者迫切地)干着很多求生之外的事情。

0 阅读:68

日新说Copernicium

简介:放眼全球-多元视角-深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