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几年,F22全面落后歼20,只剩一个优点:机身短小

利刃号 2024-02-10 18:49:50

一晃现在已经是2024年了,F-22都服役20年了,早期的30多架甚至都要退役了。在这20年里,F-22接受了不少改进,但基本的气动外形是没变的。而我们的歼-20虽然刚服役7年,但改进的幅度更大,甚至连气动外形都动了手术。那么,如果两款飞机继续改进下去,“终极猛禽”和“终极威龙”谁更先进?

首先看航电系统。

歼-20雷达的T/R组件是氮化镓材料,比F-22的砷化镓领先一代,不过F-22在即将开始的“中期升级计划”,将换装最新的氮化镓雷达。但由于歼-20的机头直径更大,可以安装高达2200个T/R组件,超过F-22的2000个,所以在雷达的潜力上,歼-20更大。

当然,雷达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前端组件,后端的信息处理系统也是很重要的,这就要看芯片的水平了。不过好在,战斗机不像手机那样小巧玲珑,空间有的是,电力也不愁,对芯片的体积和功耗要求不高,一块芯片性能不行,就堆它个十块八块的。比如早期F-22的CPU,用的居然是600纳米制程,内存只有8个M!这么差的芯片(在当年还算最好的呢),F-22堆了6块,就满足了需求。所以美国的芯片优势,在战斗机上反倒体现不出来。

F-22航电升级的最大局限,就是难以加装光电系统。在隐身时代,没有光电跟踪瞄准系统(EOTS),战机就是半个瞎子,因为大家隐身都不差,F-22和歼-20的互相发现距离也就七八十公里,所以必须用光电系统补充。

而EOTS对战斗机的最大探测距离超过100公里,可有效弥补雷达的的局限。另外EOTS还能用激光指示目标,引导激光制导炸弹,F-22最开始没有对地攻击能力,就吃了没有EOTS的亏,后来加装的小直径炸弹,也是GPS+惯导的,精度比激光制导炸弹差远了。

而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就更有用了,它由分布在机身各处的6个光学传感窗口组成,能为飞行员提供360°无死角的球形全景视野,极大提升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并为格斗弹的大离轴发射提供目标指引。有了EODAS,战斗机座舱就不用设计得那么高,大大降低了阻力。比如F-35就放弃了后部视野,歼-20的最新改型也将座舱后部加高,降低了低压区的阻力,还增大了内部空间。

F-22研发得太早,当时美军的EOTS和EODAS都没研发出来,最终在F-35身上才用上。而这两款光电系统都是内置的,这对于设备密度极高猛禽来说,根本无法加装。当然猛禽也可以外挂光电吊舱,但这会破坏隐形,得不偿失。歼-20得益于后发优势,设计之初就自带带EOTS和EODAS,这一点是F-22永远追不上的了。

现在F-22的发动机还是有优势的,F119的推力从最初的15.9吨,增加到17.7吨左右,远大于歼-20的涡扇-10C。不过涡扇15可能已经装机,就算没有,F-22未来还要服役20年,总会赶上涡扇-15的服役,面对咱们18.5吨的推力,F-22的优势就全无了。而F-22早已停产,未来退役一架少一架,美国不太可能为它继续升级F-119了。

涡扇-15一旦服役,歼-20对F-22的最后一个短板就补齐了。歼-20由于采用了3D打印技术,虽然机体更长,但整机空重和F-22相差无几,再配合更强大的发动机,推重比立马反超F-22。再加上更先进的气动布局,歼-20的最大速度、超音速巡航能力、超音速机动性将力压F-22一头。而更长的机身,也换来了更大的内置弹舱,携带射程更远的空空导弹,这个F-22也是没法改变的。

到时候,歼-20唯一的不如的F-22的地方,可能就是亚音速机动性了,毕竟歼-20的机身设计得太长了,这换来了大航程和超音速减阻,代价就是俯仰速率等亚音速机动性能的下降,就算用推力矢量也不好弥补,毕竟F-22也有推力矢量。

当然,美国对F-22的局限性也心知肚明,所以早早开始了美军六代机(NGAD)的研发。NGAD去年发起招标,今年决定花落谁家,现在大概处在美国五代机在1985年的阶段。1986年,美国给了洛马和诺格的合同,90年两家的验证机才首飞,91年洛马胜出,之后用了14年才服役,也是因为苏联解体了,不着急了。NGAD有歼-20的压力,自然要更快一些,所以中国的六代机也要抓紧了,如果能赶在美国之前服役,那绝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3 阅读:524
评论列表
  • 2024-02-13 03:46

    f22是美军1989年装备部队的高性能隐身战机,现在已经不生产了。你在对比了个啥?来,想点招接着吹,反正一年到头的有时间。

  • 歼20永远比不了f22。

利刃号

简介:善于艺术创作,尊重历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