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到上头!这个爆款,推手不是人

张书乐 2024-05-10 16:52:56

随着AI应用爆发,本以为大家已经对各种滤镜祛魅了。

没想到继妙鸭相机之后,又一个AIGC爆款出现了。

相信不少人在朋友圈和聊天群里看到了这样的“黏土靓照”。

头发一缕一缕的,四肢略显僵硬,仿佛小朋友给老师交的手工作业。

“五一”期间蹿红的黏土滤镜,已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元素,从微博、小红书蔓延到了朋友圈。

AI图像软件Remini也借此冲上了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应用榜第一名。

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平台七麦数据显示,近一周以来Remini下载量激增,在iOS中国地区的下载量超过了170万次,收入超过2.5万美元(18万元人民币)。

虽然AI领域至今还没跑出超级应用,但在影像这个细分领域,AI生图已经不是第一次火出圈了。

由于收费较高,目前,Remini还催生了滤镜照片代做的生意,在闲鱼上标价为0.5元1张到5元10张不等,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图像App的风吹了一阵又一阵,最初有AI头像、AI换脸,后来有AI漫画、AI写真,都在短暂爆火后归于平静,Remini能火多久还是一个问号。

同时,Remini是大觥科技面向海外推出的产品,其曾在2020年因为老照片画质修复的功能在海外媒体上获得广泛传播,这是产品的第一次爆火。

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Remini的走红,对其他初创企业有何启示?

从过往产品来看,AI生图应用多次出现短暂走红后迅速降温的情况,怎么破?

AI生图应用的用户粘性似乎普遍不高,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可杨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本质上还是又一次滤镜的胜利,而非AI的科普。

有趣的滤镜让社交网络有了新的炫耀内容。

当然,某种程度上也能为AI图像做一定的科普,但用户是善变和健忘的,滤镜模式的迭代和爆发又是偶发的,用滤镜去打开AI图像市场,只能作为选配,算法优化和深度学习才是最终撬动市场的关键。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方法论是娱乐+智商。

垂直深耕最终用泛娱乐的方式达成一次用户穿透,确实有技术的力量,但更多是偶发的社交热浪和泛娱乐底牌在运作。

事实上,2023年的ChatGPT热潮也是如此,都是用被玩坏的方式走红。

而其核心就是让AI这种黑科技,用一个普通人能一键达成的接口,实现体验,往往较之AI编程、下棋打败人类等只能远观、无法参与的方式,更容易触及C端。

至于长期走红,依然需要依靠技术,不断通过技术升维去冲击工业化之路,同时用技术降维(一键式傻瓜玩法)去触及C端用户,保持热度。

至于用户黏性问题,愚以为:

AI生图依然需要有相当的艺术功底、描绘能力,尽管可以一键式体验,但所能参与的范畴依然狭窄。

AI生图要进一步普及,依然需要更多的技术降维,来降低门槛,让普通用户能够所想即所得、甚至超乎想象而得到,实现偶遇的超强获得感。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0 阅读:13

张书乐

简介:长期坚持在IT和游戏领域呓语的非权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