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的休书,妻子卓文君回首诗挽回爱情

陋室文史 2023-02-13 10:23:24

俗话说:风流才子俏佳人。自古红尘俗世中,最不缺的便是才子佳人的风月韵事,甚至有些传奇轶事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一直流传至今日仍然被奉为一段千古佳话。

早在千年前的汉朝时期就有这样一对双双惊才绝艳的夫妇,他们皆通音律、擅诗赋,在造诣颇深的才华之外,夫妻二人的爱情旅程也是一路披荆斩棘才得正果,他们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男女情爱往往都是初时美好、暮时暗淡,即便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这样诗词琴音作伴的神仙眷侣也难逃此定律;人到中年的司马相如移情别恋,卓文君巧妙回诗智挽爱情,此诗更是意外成了千古绝唱。

富家千金丧夫守寡,离经叛道私奔追爱

汉代才女卓文君出生于富庶之家,当时汉朝已经从初期战乱导致的劳民伤财过渡到了文景之治的与民休养,国家整体的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

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正是抓住了国家迅速发展的机遇,积累了十分可观财富,卓家也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巨商。

卓文君在富裕的生活条件下成长,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千金;卓文君容貌娇俏美丽,精通音律,擅长弹琴,在诗词歌赋方面才名远扬。

与当时封建社会大多数女子一样,大家闺秀卓文君的婚姻也是仅凭父母之命,她的人生本该一直如此一帆风顺、富贵无虞。奈何天有不测风云,卓文君出嫁后不久丈夫便去世了,此时丧夫守寡的卓文君也不过只有17岁。

幸运的是,在娘家强有力的财力支持下,寡妇卓文君得以返回娘家居住,她继续过着出嫁前一般无忧无虑的富贵千金小姐生活。

就在不久之后,彻底改变卓文君安稳人生的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卓文君的第二任丈夫——司马相如。

此前一直担任梁王门客的司马相如在梁孝王去世后返回成都,家境贫寒的他因失业一时生活拮据;幸得曾经交好的临邛县令王吉接济,司马相如便前往了临邛。

县令王吉为了抬高好友身价,便佯装恭敬地多次拜访,给司马相如营造了一个高贵典雅的良好人设。

自古政商两界关系紧密,县令王吉的行径迅速引得包括卓家在内的临邛富商纷纷认为司马相如非富即贵,于是对这位“贵客”格外礼待,并且大肆宴请,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便是相识于此。

这也正中县令王吉下怀,他对司马相如的包装与吹捧既是为了促使好友脱贫,又想促成才子佳人的金玉良缘。司马相如本人容貌俊秀,在县令好友的安排下出行排场大气,席间一曲《凤求凰》斩获了才女卓文君的芳心。

都说爱情使人自卑,纵使是集中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富家女卓文君也会担心自己配不上心上人。

正在踌躇之际,宴毕司马相如以重赏卓文君侍者的方式委婉转达倾慕之意,这下卓文君确认二人相互爱慕,于是当夜便在司马相如的甜蜜誓言下为爱私奔了。

富家女为爱甘做卖酒妇,老父亲被迫出手资助

勇敢追爱的行为放在文明开放的现代尚需深思熟虑,何况在当时思想保守、文化氛围封建的古代,卓文君的行为在当时无疑被视作离经叛道之举。

所以卓文君的父亲在得知女儿私奔之事后勃然大怒,甚至一度宣称要与不争气的女儿断绝父女关系老死不相往来。

“女子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与她。”

而另一头自以为勇敢追爱即将迎来幸福的卓文君却万万没想到形势大变,回成都后她发现司马相如仪表堂堂的大方出手都是伪装,实际上却家徒四壁。

生来富裕的卓文君显然无法适应贫困生活,过了一段时间后便让司马相如和自己一起回到临邛。二人将变卖车马得来的钱用于开酒馆做生意,司马相如让卓文君在垆前卖酒,自己则放下身段洗涤酒器。

如此行为很快传到卓文君父亲耳中,看着从小被视作珍宝的女儿如今却沦为卖酒妇,羞愤和心疼等多种情愫萦绕在卓父心头;最终,拗不过父女亲情与社会舆论的卓父还是用银钱财物接济了女儿。

爱情初时美好,受尽苦楚人到中年遭厌弃

如愿获得父亲资助的财物后,卓文君随司马相如回成都买房置地,在富裕的经济条件的支持下,二人又继续过上风花雪月的生活。

男女情爱之事往往都是初时懵懂美好,历经生活柴米油盐的重复与沧桑,最初的悸动很难保持初心不变。

才貌双全的卓文君少时与丈夫司马相如琴瑟和鸣,二人又历经私奔与创业等磨难感情甚笃;但韶华易逝,卓文君转眼已不再是灵动少女,而中年崛起的司马相如仕途顺畅,备受汉武帝赏识。

春风得意的司马相如在受封帝王侍从官后大有抛弃糟糠妻之心,他无视二人的情缘过往,打算纳茂陵女子为妾,为爱受尽苦楚的卓文君人到中年遭昔日深爱厌弃。

面对移情寡恩的丈夫,才女一诗挽君心

在婚姻中备受冷落的卓文君面对昔日海誓山盟而今却移情寡恩的丈夫,她并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行封建社会中出于不平等地位的闺阁女子的极端之事。

在司马相如寄来十三字的分手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后,聪慧如卓文君立马读懂其中深意,一排数字独独缺少了“亿”,无忆则过往回忆皆烟消云散。

卓文君对此回了一首《怨郎诗》极诉望眼欲穿之哀怨真情,后来面对屡教不改的丈夫,失望至极的卓文君决绝写下《诀别书》、《白头吟》等。

司马相如感怀于妻子的文笔与浓情决意,回忆过往不禁羞愧悔恨,因此回心转意珍惜眼前人,两人最终也像卓文君诗中描写得那般白首不离,成就一代佳话。

千年前,人至中年发达得意的司马相如薄情寡恩,他无视相濡以沫的糟糠之妻情分,一心贪图年轻女子美貌,并有纳妾的想法。

司马相如对卓文君冷落已久,他很快对少时恋慕的妻子写下一封13字的休书,妻子卓文君则冷静回诗。

也许少时炙热的爱已所剩无几,但敢爱敢恨的卓文君运用智慧巧妙挽回婚姻;每个人所求不同,也许卓文君通过苦心经营换来了她想要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得到了她心中的圆满。

0 阅读:604
评论列表
  • 2023-02-18 19:21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三四月后,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蜡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红,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啊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