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之战,多隆阿夺取首功,却被曾国藩冷落

聊聊历史 2024-02-20 16:45:23

多隆阿骁勇善战,夺取安庆首功,但基本盘太弱,曾国藩冷落他。多隆阿气不愤不过,不再配合曾氏兄弟作战,而是远征西北,阵亡沙场。

“多隆鲍虎”,索伦骑兵出身的多隆阿,是晚清一员虎将。镇压太平军、捻军、西北起义军,多隆阿经常身先士卒,破阵而入,是悍将的扛把子。

1858年,三河之战惨败,6千湘军覆没,第一悍将李续宾阵亡。此时,安徽局势恶化,多隆阿、鲍超力挽狂澜,在二郎河会战获胜,阻挡了陈玉成攻势。

1860年,安庆之战开始,多隆阿在外围构筑防线,将陈玉成阻挡在战场之外。

挂车河之战,陈玉成战败,无法直接救援安庆。集贤关之战、桐城之战,增援太平军的精兵悍将,都过不了多隆阿这关,曾国藩才得以攻克安庆。

围点打援战术下,多隆阿承担最重的“打击援军”任务。曾国荃,则在城下构筑堡垒,享受彭玉麟、杨载福水师运来的粮饷,压力相对小得多。

湘军能攻克安庆,多隆阿立下首功。但是,曾国藩却瞧不起他,多隆阿得到的赏赐远不如曾国荃。如此,曾国藩东征南京,多隆阿不再配合,而是去西北作战。

曾国藩冷落多隆阿,原因众多,多隆阿基本盘太弱,没多大价值是关键。

多隆阿,满洲正白旗,是八旗的上三旗之一,皇帝直属,地位显赫。多隆阿的直属精兵,是来自东三省的马队,有不少索伦兵,但数量太少。

八旗马队,不过数百人,最多时才一千余人。多隆阿麾下兵马,巅峰时刻是13000余人,除了一千多八旗兵,都是湘军。

作为八旗将领,多隆阿作战的主力则是湘军,栽培他的人是湘军主帅湖北巡抚胡林翼。

没有胡林翼,多隆阿什么都不是,多隆阿唯一一次担任前线主帅,就是太湖之战,是胡林翼力排众议,多隆阿才有机会。

二郎河之战、安庆之战,以及后来远征西北,多隆阿赖以作战的主力军团,是雷正绾的精选营、飞虎营、开化营,这些都是湘军精锐。

多隆阿平定西北起义,麾下八旗兵很少,主要是依靠湘军步兵作战。后来,多隆阿独自带骑兵攻打盩至,被起义军枪炮打死。

换句话说,多隆阿是旗人,却为湘军打工。多隆阿能建功立业,是借助湘军的力量以及胡林翼的栽培,而不是自己本身来到的“股份”多。

多隆阿是胡林翼的人,胡林翼活着,多隆阿还有机会。胡林翼病逝后,曾国藩用自己的嫡系部队,重点培养曾国荃“吉字营”,轮不到多隆阿吃蛋糕。

再则,多隆阿对曾国藩而言,没有多大价值。多隆阿麾下那点骑兵,对湘军来说可有可无;八旗骑兵在,还会抢功劳,没有八旗兵协助,也不影响战局。

多隆阿的旗人身份,且是上三旗之一,也没啥用。此时,曾国藩已经担任两江总督,节制东南四省,连慈禧都给他面子,曾国藩不必要讨好旗人。

曾国藩创办湘军之初,属于“三无人员”,处处被刁难。如此,曾国藩需要一位旗人将领充当门面,避免朝廷猜忌,此人就是塔齐布,湘军早期首席悍将。

塔齐布,镶黄旗人,上三旗之首。曾国藩拉拢塔齐布,让他率领湘军主力,是对朝廷的效忠:湘军还是你们管,大可放心。

多隆阿、塔齐布,都是上三旗人,身份特殊。但是,环境不同了,多隆阿没有塔齐布的命,曾国藩不理他。

0 阅读:31

聊聊历史

简介: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