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最快的人,从来不靠内卷

浪迹沙海的鱼 2024-05-17 16:20:38

体制内的提拔是一门玄学。你总能看到一些能力平平、年纪轻轻、业绩乏善可陈的人走上领导,而那些能力、业绩和荣誉都不缺的人却始终得不到提拔。

真是应了一句俗话: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话虽有点拗口,但理不糙啊。在体制内追求进步,业绩和能力是次要的。想要卷出成绩来获取提拔的行为纯属缘木求鱼。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单位里那些早早被提拔到领导的岗位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走领导路线。他们获得提拔的方法一致,只是实现路径略有差异。有些人靠血缘关系;有的人靠师生关系(比如认师傅);有些人则是通过一些其他的,甚至非法的手段。

不管怎么样,想要进步,就必须有领导帮衬或者推荐。我原单位恰好有一正一反两个例子。她们两人在13年前一同考入原单位,资历、能力甚至年龄都差不多,然而到了今天,他们的职务却整整差了两个等级。

先说说混得不好的这位大姐吧。这位大姐姓李,是个工作狂人。司法调解、社区矫正、信访维稳、后勤保障等,几乎啥都干,而且都干得有声有色。四年前,我考进这家单位的时候,这位李大姐特别照顾我,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开展工作,李大姐一直是我的老师。

后来,我通过遴选考到了市里,在去新单位报到之前,我单独请李大姐吃饭。席间,她说起了自己的遗憾和不甘。她说这十多年,她一心扑在工作上,成绩和荣誉都不缺,曾经有机会担任领导干部,但是找领导找得太少了,最后停留在股级干部,当年一起进来的同事都已经是副处级干部了。

据我所知,她口中的那个人35岁时,从原单位调到另一家县直单位当局长,我们当时都觉得不可思议。不过更让人震惊的是两年后,37岁的她又升任副处级干部。升迁的速度实在让人咋舌。

据说,她的背后站着一位刘姓副市长,所以,仕途上一帆风顺,到期就升。一个正股级、一个副处级。要论能力,原单位同事公认李大姐更强,但要说升迁,那大姐连人家的车尾灯都看不见。

看李大姐眼角湿润,我试着劝慰她,却发现不知道怎么开口。李大姐已经超龄,几乎没有提拔的可能了。最后,反而是大姐祝福我在新单位步步高升。李大姐的遭遇让我深受启发:有野心的人一定要走领导路线,想办法接触上层资源。

在体制内,“金子总会发光”的观念是极其有害的,最后的结局只会和大姐一样。能力突出如何?荣誉证书一堆又如何?没有领导的提携,你连入围晋升的资格都没有!

但要接触上层资源,也不是那么容易。作为普通干部,我们接触到大领导的机会十分低,而小领导又没有决定权,即便有决定权也不能让你走得很远。我们既然下定决心抱大腿,肯定要选一根粗一点的大腿。

另外,要走领导路线,很多人过不了心理上那一关。他们害怕自己拿着礼物到领导那里,一旦被领导当场拒绝,自己会很没面子,还会给领导留下跑官要官的恶劣印象。其实,这种想法纯属多虑了。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脸人。即便领导不接受你的示好,大概率不会对你有啥不好的印象。

而且抱大腿也是一门技术,练的越早、越熟练,成功率就越高。最关键的是克服自己爱面子、怕丢脸的心理,走出第一步。

总之,年轻的时候,就不要幻想靠内卷换取仕途进步,要尽可能把精力花在走领导路线和对接上层资源上。前期可能有些难为情,也不免有人说风凉话,但一旦起步,往后的路只会越走越宽,当初那些讥讽你的人只有羡慕嫉妒的份。

0 阅读:171

浪迹沙海的鱼

简介:发现职场趣事,分享有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