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溪洋‖从爱好到事业:何子秋的黄龙玉之路

冰溪洋 2024-04-18 13:06:24

从爱好到事业:何子秋的黄龙玉之路

作者:冰溪洋

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商城收藏界,有一位非同凡响的人物,他的名字叫何子秋。他的故事,就像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充盈着坚持、热爱和无尽的探索。

何子秋先生,来自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不仅是商城县收藏协会的主席,也是河南省收藏协会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他长期醉心于黄龙玉的研究、鉴定、雕刻、收藏,被公认为中国黄龙玉最早的发现者之一,更是黄龙玉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和信阳黄龙玉雕的开创者之一,其个人收藏生涯,丰富多彩,令人钦佩赞叹。

自幼时起,何子秋便对石头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爱,这种情感,宛如伯牙之于琴,管仲之于鲍叔牙,犹如磐石之坚定,难以动摇。当他在家乡的小河边漫步时,总是专注地寻觅石头的美丽。这个小小的爱好,在他心中种下了兴趣的种子。大学毕业后,虽步入职场,然其心中依旧怀揣着儿时梦想,犹如夜空中闪耀之繁星,熠熠生辉。何子秋先生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亲友的冷眼冷语,毅然踏上了追梦之旅,勇往直前,坚定地走向了收藏之路,因为他深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何子秋先生的成功并非偶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他多年努力和坚持的结果。在收藏奇石的旅途中,何子秋先生遭遇了诸多困难,然其信念从未动摇,仿若泰山之稳固,又似黄河之奔腾,不屈不挠。他不辞辛劳,长途跋涉,只为找到心仪的石头;资金紧张时,他省吃俭用,也决不放弃。虽耗尽家财,负债累累,然其对石头的热爱,却不减分毫,始终如一地追寻着自己的兴趣。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 2005 年的春天,他的坚持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在大别山区发现了黄龙玉,这一发现成为他收藏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深刻地领悟到黄龙玉的价值和意义,于是全力以赴地研究、推广黄龙玉文化,积极参与各类黄龙玉文化交流活动,向公众介绍和推广黄龙玉文化,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黄龙玉的认知和欣赏水平。

然而,他并未止步于此。何子秋创办了子秋玉馆及民间博物馆等,积极开展黄龙玉研究,他比较了云南黄龙玉和大别山黄龙玉在形成原因、玉种分类、赏玩方式、雕刻创作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提出了“刚、直、兴、融、贵”的黄龙玉“五德”之说,为黄龙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还鼓励和支持艺术家们以黄龙玉为材料进行雕刻和创作,提升了黄龙玉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何子秋先生坚信,黄龙玉是华夏精神的载体,炎黄子孙的福音,其硬度超过了传统国玉和田玉,能够弥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审美局限,是当代审美时尚的标杆,更是当代民族精神的象征。他所创办的交流中心,宛如璀璨之明珠,焕发着文化之光芒;恰似浩瀚之海洋,包容着各类收藏爱好者;又如巍峨之高山,引领着黄龙玉文化的发展方向。他的努力与坚持,如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之竹石,又好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帆船,有力推动了中国黄龙玉文化的蓬勃发展。

何子秋先生的黄龙玉之路给予了我们诸多启示:追求热爱,能够激励我们找到真正热爱之事并努力追求;坚持梦想,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挫折时不轻言放弃;不忘初心,使我们始终保持对事物最初的热情与信念;勇于探索,引领我们敢于踏入未知领域,探索新的可能性;重视文化传承,督促我们努力传承推广优秀文化;不断学习,帮助我们持续提升知识与技能;克服困难,鼓励我们在遭遇困难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坚定信念,让我们不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创造价值,鼓舞我们通过通过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培养兴趣,提示我们从小培养兴趣可能成为未来事业;勇于创新,促使我们在传统基础上为事物的发展注入活力;承担责任,告诫领域内的重要人物要肩负起推动发展的重任。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何子秋先生的黄龙玉之路,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充满了坚持与热爱的斑斓色彩。他的故事,不仅仅是对黄龙玉的执着热爱,更是对梦想的坚定追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并为之锲而不舍地努力,就必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让我们勇敢地迈出追逐梦想的步伐,用热爱与坚持书写精彩的人生篇章。

(冰溪洋:娱评人、资深博主,曾荣获责任中国——人民网2011年度、2012年度十大社会责任博客,2014年度十大微博网友;央视网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精英博主奖、2012年度十大人气草根博主奖、2013年度十大草根名博;入围“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评选”200名单。)

0 阅读:5

冰溪洋

简介:媒体达人,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