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偏见在于只能写苦难猥琐愚昧,不能写力量和不屈不挠,但为什么要赞美北海道?

好望角的灯塔 2024-04-09 18:02:10

莫言因为作品中美化日军丑化人民军队的语言描述,被说真话的毛星火网友起诉到法院,引发全网轰动,有骂之有捧之,其实都代表了社会的不同声音,正所谓:一千个人的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莫言似乎对日本人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丰乳肥臀》批判暴露了各种中国人性的丑恶,但一个日本军医却被描述成人性的光辉。日军大扫荡进入高密东北乡的军医,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了濒临死亡的上官鲁氏母子三人,日本人的光辉形象跃然于纸上,貌似莫言的批判只是针对中国。另外,莫言在《蛙》中,对日本兵的描述简直震碎我的三观,面对挟持的日本兵,姑姑对日本人的印象简直用美好来形容,确实莫言对日本人莫名的好感让人非常难以理解,文中描述:她们虽然被关起来,但不愁吃喝。日本军官文质彬彬,和蔼可亲。给你的感觉,这不是日本人侵略中国,而是日本人来拯救中国老百姓来的,详细的大家看看截图,这个跪舔姿势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抛开莫言文学作品中美化日军和丑化人民军队的描述不讲,但莫言在那个所谓的黑暗年代,自己却参了军、入了党、提了干,还在军队里成为作家。那让大家如何理解这个事情呢?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我想莫言之所以不出来发声,是因为不敢也无法发声,理亏太多了,吃着体制内的饭,砸体制内的碗,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这点上再怎么解释也无法自圆其说,索性不理才是对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非常符合这类人群的认知。

文学作品当然不能粉饰太平,但同样写苦难,为什么路遥就写出了力量感和时代感,写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而莫言却写出了肮脏、猥琐、愚昧、狭隘的民族认知?不粉饰太平?去了一趟北海道,就对北海道赞不绝口,下文截图就是莫言通篇赞美日本人,人情美的《北海道的人》,不能说是完全跪舔吧,但姿势基本上也差不多了吧。

由此可见,莫言的”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还真是一种偏见,他的文学作品只能赞美日本就是不能赞美中国,这才是他的偏见吧,我怎么没看到批判北海道呢?这是不是认知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0 阅读:15

好望角的灯塔

简介:独立思考,分享投资策略,与大家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