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离开薛宝钗出家后,故事更传奇?作者在第23回就埋伏了线索

君笺雅侃红楼 2024-04-16 09:34:53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贾宝玉的结局,“程甲本”“程乙本”给出的答案是科举第七名后离家而去。不但抛下了身怀有孕的妻子,年迈的父母,更是不知去向。尽管说是出家而去,可谁也没有看见。

这种行为特别像武侠小说中的“英雄”,只管一时之快,出手证明了自己,便飘然而去好不快哉。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不得不说八十回后续书有一种另类的振奋和爽意。

说我无能,就考中进士给你们看。

让我娶妻,就抛妻弃子给你们看。

父母逼迫,就抛家舍业给你们看。

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宝玉,是不是真能通达转世,实现上一世神瑛侍者的修行愿景?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如果只看《红楼梦》前八十回,不受续书影响,曹雪芹有没有交代清楚贾宝玉结局的故事呢?

答案是肯定的。不但交代了结局,还一清二楚。

本文只用原文中的两个例子伏笔,讲一讲贾宝玉的“真实”结局。至于是不是,只算本人“自洽”,多歧为贵。

一,甄士隐的结局

《红楼梦》以“毫不相关”的甄士隐开篇,便注定“以点带面”的总纲写法。

甄家的败亡,映射贾家的败亡。

甄士隐一家三口的悲欢离合,隐喻了宝黛钗三人的结局。

女儿香菱被拐走后,遭薛蟠抢走为妾后死去,影射林黛玉最终离开贾府嫁作“潇湘妃子”后,泪尽而亡。

妻子封氏在娘家,“丈夫一去不回归”,影射薛宝钗的余生。

甄士隐,谐音“真事隐”,他身上隐藏的“真事”,便与贾家兴亡有关。

既有贾家败亡之因。比如甄士隐为什么“致仕还乡”作了乡宦。是否与太上皇退位皇帝登基,新旧权力的交接争斗有关?

也有贾宝玉一生“沉浮”。甄士隐失去女儿“香菱”后家破人亡,预示贾宝玉在失去挚爱林黛玉后,家破人亡。

甄士隐和妻子封氏投奔岳父封肃家中,是根据当时的风俗。女儿女婿外甥落难,岳父和舅哥、外祖和舅舅要施以援手。

“娘亲舅大”便源于古代社会舅舅与外甥的最“亲”定位关系,也是“外戚”持续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

甄士隐落难后投奔岳父,封肃不体恤女婿和女儿反而坑门拐骗起来。

(第一回)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乐。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那封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稽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封肃每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作等语。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封肃家中本殷实,甄士隐手中尚有余钱,如果翁婿和睦,他肯用心帮衬女婿,甄士隐绝不至一败涂地。

谁想封肃见利忘义,竟然“棒打落水狗”。将女婿当作肥羊来“宰”,导致甄士隐最终结局无可挽回。更害了女儿一生。

甄士隐这段故事要注意两点:

第一,岳父、舅舅对女儿、女婿和外甥的迫害。

“狠舅奸兄”因此伏笔。

作为贾府的“岳父”,王家和王子腾尤其要注意。

第二,影射贾宝玉在贾府抄家后结局。

贾宝玉与薛宝钗和几个丫头投奔岳母薛姨妈和大舅哥薛蟠,结果遭遇甄士隐相同对待,迫使他离家出走。

根据第二十八回[悲愁喜乐]酒令,似乎[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是薛宝钗“逼迫”贾宝玉读书,才让他抛妻而去。

如此薛宝钗不免面目可憎,也与“齐眉举案”和“山中高士晶莹雪”不匹配。

从甄士隐妻子封氏来看,甄士隐离家出家与妻子无关,实是岳父母苛待所致。

如果结合第六十二回“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不让告诉薛蟠的伏笔,以及夏金桂不容香菱,香菱应该与林黛玉和晴雯一样死在中秋节前后等,且都是“离家”后死去的伏笔……可以大胆推测夏金桂构陷贾宝玉和香菱“丑闻”,导致香菱被撵出薛家死去。

贾宝玉“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再受打击。

薛宝钗忧心丈夫一蹶不振,便劝他能否读书振作,毕竟一家人未来还要依靠他。

不想此时贾宝玉“心力”已到了“油尽灯枯”地步。在薛宝钗劝后,他已有了死志,不想连累妻子。结果巧遇赖头和尚度化,幡然醒悟后随之离家出家。

对于当时的薛宝钗来说,贾宝玉的离去让她能够安心在薛家住下去,也有了立足之地。

而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根据刘姥姥雪下抽柴故事伏笔,大婚当晚贾母去世,夫妻并没有圆房,更不可能有孩子。

薛宝钗在贾宝玉去后境况,便如她在《忆菊》中写道:

怅望西风抱闷思,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结合林黛玉《折足雁》酒令“落霞与孤鹜齐飞”,以及薛宝琴《咏红梅花得花字》来看,薛宝钗晚年是与史湘云姐妹携手,相伴到老。也算聊慰人心。

二,贾宝玉的誓言

关于贾宝玉离家出家的事,他在对林黛玉的誓言里,也有交代。

(第二十三回)贾宝玉急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在同看禁书《西厢记》后,因说错话被黛玉说要举报给舅舅,贾宝玉“口不择言”的一段誓言。

就是这段誓言要格外重视,它揭开了贾宝玉的出家真相,和宝黛二人最终的结局。

这段话可以简单诠释,就是:

贾宝玉在贾府抄家后,处境如溺水之人行将待毙。与甄士隐一样被岳父母坑骗而有“下世之兆”。

危机时刻赖头和尚出现,度化贾宝玉出家而去。至于出家还是“死”,都说得通。

尘世的甄士隐和贾宝玉已死,“出家”的二人不过是神话演绎。

那么,出家后的贾宝玉去了哪里,让妻子薛宝钗遍寻不着?

原来他去了嫁作“潇湘妃子(帝王贵妃为一品夫人)”的林黛玉坟前,为其守墓余生。

关于林黛玉远嫁异国为王妃,可参考她的姻缘伏笔“芙蓉花签”选用的昭君出塞故事。

贾宝玉在林黛玉坟前回顾一生,写下一篇故事,便是日后刻意女娲补天石身上的“石头记”,是为《情僧录》也。

综上,贾宝玉如此结局,曹雪芹在八十回前早交代清楚。

即便与父母辞别,从中秋节贾政赐给他几·把由海南带回来的扇子,也有他出家后,寻到流放在海南的父母贾政王夫人跟前,拜别之伏笔。不多赘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3 阅读: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