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名人家训浅谈——福州第十五中学道德讲坛

聚焦校园 2024-05-10 08:58:28

5月7日下午,福州第十五中校友、著名文史学家卢美松老先生莅临母校和高一学生分享自己的生平经历和福州名人的家风、家训。

卢美松,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曾任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编审,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现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会长,闽都文化研究会评审委员会首席顾问。长期从事福建地方志编修、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以及地方历史名人著述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本次讲座,卢美松老先生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秉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在条件艰苦的年代也充满的知识的渴望,每天遨游在书的海洋中。接着卢老先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福州地区历史名人的家训,探讨了家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家训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他还结合实例,分析了家训的传承与发展,并对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理解和应用家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林则徐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表现出卓越的学术才能。24岁时成为进士,从而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林则徐的官场生涯颇为辉煌,他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江西乡试副主考、江南道监察御史等,林则徐在抵抗西方侵略和维护中国主权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在鸦片战争爆发后,他令广东军民严阵以待,使英军在粤无法得逞。却不久后被构陷革职,遣戍伊犁。期间曾奉命赴浙江镇海协防,并留开封襄办黄河决口。在晚年再次被重用,林则徐再任钦差大臣,奉命镇压拜上帝会起事,途中病逝于潮州普宁。

林则徐留给后人的另一警句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作为新生代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学习和继承林则徐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勇敢的斗争实践、以及不断的改革和开拓精神。

本次讲座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也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了 解和学习家训的平台,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0 阅读:8

聚焦校园

简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