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2》:故事迷失边界,真实性遗失的胡编乱造

众妙影视 2024-03-03 19:28:49

电视剧《唐人街探案2》播出至第6集,第一个案件已经了结,第二个案件也进行了一半的叙事。然而,我对这部主打犯罪刑侦悬疑的剧集并不乐观。它的失败原因在于故事的构建上存在严重问题,导致剧情缺乏真实感和引人入胜的悬疑氛围。

犯罪悬疑剧的成功关键在于给故事设定一个有限的舞台,而不是在无限广阔的舞台上随意跳跃。这个有限的舞台可以是一个现实的框架,为故事提供限制和着力点。然而,《唐人街探案2》在这方面犯了错,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框架,导致故事缺乏焦点和深度。

在剧集的前两集中,很多观众就已经猜到了结局,或者至少猜到了案件的底细。这个案件涉及非法人体器官交易,如果有一个现实的框架来限制故事发展,它会更加真实且引人入胜。然而,剧中并没有给出这样的框架,导致故事显得牵强和编造。

人体器官被送到牙医诊所,进行手术,然后进行暗网交易等等,看似天衣无缝,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却漏洞百出。这样的内容作为一个案件的底子,容易让观众觉得编剧在前期制造了很多悬念,但后期却无法圆满解释,显得胡编乱造。底子给得太大,编剧又没有细节细化的能力,最终造成了一个大网眼的现象。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第二个案件中。剧集的第二个案情导向一个名为"奥义"的组织。这与人体器官的非法交易类似,前期制造了大量小悬念,最后给出一个巨大的底子,但这个底子成了万金油,所有的悬念都可以最终导入其中。这种做法让剧集失去了趣味性。前期制造的悬念无法得到圆满解释,观众们只能感到被忽悠了。底子太多、太万金油的话,前期的悬念就变得虚无缥缈。

编剧们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试图在案件的开局细节上找一些刺痛点,让观众们觉得这部剧真实。比如,一个底层打工的男青年给隔壁的网红女主播打赏,最终他们同归于尽。这个情节显然是为了赢取底层男性观众的情感认同。然而,"唐人街"这个设定却破坏了写实感,因为剧中明确表示这不是中国境内的故事。

如果剧作设定中,这个底层打工男和网红女主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城市,并且展现了大量真实的底层生活,那么这部剧的震撼力将会非常不同。"唐人街"让剧集可以在设定上更加自由,但同时也让它失去了边界和着力点。犯罪悬疑剧需要在限定的舞台上跳舞,需要在边界上找到着力点。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第二个案件中的婆婆故事中。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城市中,它显然会触动很多观众的情感。然而,它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唐人街"中,显得牵强和不自然。这个能够刺激观众情感的着力点因为边界太大而几乎不存在,导致剧集失去了力量。

因此,《唐人街探案2》将叙事背景设定为"唐人街"看似占了便宜,但实际上吃了大亏。剧集试图通过写实的内容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却立即显露出了虚假和无力的感觉。在一个虚构的环境中追求写实,注定会失败。而一部犯罪悬疑剧如果连写实都无法做到,就更容易被观众们嗤之以鼻。剧集上线后,出现了大量差评,而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点。

在创作犯罪悬疑剧时,必须在一个有限的舞台上跳舞,需要在现实的框架中找到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引人入胜、真实而令人难以预测的故事。否则,即使再多的悬念和编造,也无法弥补故事缺乏真实感和深度的缺陷。

0 阅读:403
评论列表
  • 2024-03-11 00:29

    悬疑推理比第一部差很多,但人性探讨比第一部深刻

  • 2024-03-13 15:15

    现在的推理已经变味了,本格派不考虑手法,开始探究人性;社会派的时不时搞点高中物理化学知识来显得自己高大上。搞了一堆缝合怪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