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御用翻译官,阻拦周总理喝酒,至今都没有结婚

文史书生一枚 2024-05-17 22:22:53

1972年,在尼克松访华期间,一个叫唐闻生的翻译官表现出色,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此后多年的时间里,唐闻生一直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御用翻译官。不仅如此,唐闻生还敢拦周总理喝酒,性格十分直爽率真。

那么,唐闻生是如何成为御用翻译官的,又为什么敢拦周总理喝酒呢?

唐闻生,广东人,1943年生于美国。唐闻生的父亲唐明照是一位在美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因此,唐明照十分精通英语,也很重视唐闻生的英语教育。

在重视英语教育的同时,唐明照也鼓励唐闻生多看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将来回国后可以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到了1950年,唐明照看到新中国已经成立,于是马上带着家人回到了国内,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像唐明照这样的人才大有用武之地。

在父亲的建议下,唐闻生决定未来从事翻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存在很多阻碍,人才不足是最关键的问题。

1962年,唐闻生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进行深造,不到四年,唐闻生就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直接到了教育司工作。

没过多久,唐闻生就遇到了一个意外情况。芬兰驻华大使离任时,邀请外交部相关人员参加宴会,因为人手不足,临时让唐闻生负责翻译。

这个重任,对于年仅22岁的唐闻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毕竟那个时候的唐闻生还没有类似的经验,一上来就做这么重要的工作,确实是有些勉强了。

好在这次的工作难度不是很大,组织也考虑到唐闻生是第一次来,所以就没有给她安排特别重要的工作,更多的是让唐闻生学习经验。

幸运的是,周总理在无意间看到了唐闻生,看到一个略微陌生的面孔时,他下意识地询问唐闻生叫什么。

听到唐闻生的回答时,周总理立刻想到了一名优秀的翻译官冀朝铸。周总理多次听冀朝铸提起过唐闻生,从冀朝铸的话来看,唐闻生是个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

正是因此,周总理对唐闻生多了一份关注,在后来的工作中,周总理也多次鼓励唐闻生,希望唐闻生可以成为冀朝铸那样的国之栋梁。

经过多年的学习,唐闻生的翻译才能有了很大的提升,经过研究,组织决定让唐闻生担任周总理的翻译官,负责协助周总理处理外交方面的工作。

1968年,巴基斯坦总统访问中国,此时,负责接待巴基斯坦的正是周总理。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组织在任命唐闻生担任翻译官时,还让经验丰富的冀朝铸做了替补,一旦出现问题,冀朝铸就要及时救场。

事实证明,组织的考虑是十分周到的。因为缺乏外交经验,唐闻生在这次的翻译中表现得并不好,所幸冀朝铸也在,最终会谈才没有出现大问题。这次的失败经历,对于唐闻生来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自此之后,唐闻生努力学习,十分注重实战锻炼,为她后来的大放异彩奠定了基础。

1972年,一个叫唐闻生的翻译官在尼克松访问中国时表现出色,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后多年的时间里,唐闻生一直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翻译官。不仅如此,唐闻生还十分关心领导人的身体,曾拦过周总理喝酒。

那么,唐闻生是如何成为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翻译官的,又为什么阻拦周总理喝酒?

有了之前的失败,唐闻生意识到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可是实际经验也不可或缺,为了增加实战经验,唐闻生一有机会就参加翻译工作,很快就有了极大的进步。

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末期,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些缓和的契机。一方面是中苏关系不断恶化,另一方面是尼克松总统有访问中国的打算。

鉴于中国和美国此前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且双方之前存在许多差异,此外,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大背景下,中美之间的接触必然要非常谨慎。

在正式访问之前,中美两国均认为应该让巴基斯坦来当中间人,负责传递双方的诉求,如果能够达成共识,再尝试进一步的接触。

1970年,在中美双方都允许的情况下,巴基斯坦总统访问中国,这次的访问和上次的有很大的不同,此次访问,是为中美的建交做铺垫。

和上次一样,负责接待巴基斯坦总统的中央领导人还是周总理,负责担任翻译官的还是唐闻生,不一样的是,这次没有人做替补。

也就是说,这次的唐闻生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否则就会有损国体,因此,唐闻生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不过此时的唐闻生也不是之前的唐闻生,经过刻苦地训练,现在的唐闻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翻译的技巧,已经是个优秀的翻译官了。

在这次会谈中,唐闻生不仅准确地将周总理的意思传递给巴基斯坦总统,而且唐闻生还有意地模仿了周总理的语气,这让会谈十分顺利。

会谈结束后,周总理对唐闻生的表现十分满意,如果唐闻生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将来中美之间的会谈也一定不会有问题。

随后,美国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派出了一支乒乓球队来到中国参加比赛,意在为接下来的交流做准备。

在欢迎美国运动员的仪式上,周总理发表了一篇感情充沛的演讲,经过唐闻生的翻译,美国运动员和记者都感受到了周总理的真情,可见唐闻生的翻译水平已经炉火纯青。

这场政治意义深远的运动会结束后,美国认为和中国的接触很成功,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有很大的可能。

随后,美国政府决定派遣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商议具体的事宜,在这次访问中,唐闻生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基辛格对她的才华大加赞赏。

不过这并不是唐闻生的高光时刻,她的高光时刻,是在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访华时的精彩表现。

1972年,一个叫唐闻生的翻译官在尼克松访华时表现出色,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后多年的时间里,唐闻生一直担任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翻译官,不仅如此,唐闻生还敢拦周总理喝酒,性格直爽率真。

那么,唐闻生为什么能够担任中央领导人的翻译官,又为什么要拦周总理喝酒?基辛格秘密访华的过程很顺利,中美双方很快就确定了具体的事宜,完成任务后,基辛格便返回美国,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做相应的准备。

1972年2月,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尼克松总统成功抵达中国。负责接待尼克松总统的中央领导人,是经验丰富的周总理。

因为此前表现出色,此次负责翻译的翻译员毫无疑问地是唐闻生,比起之前的工作,这次的任务更为重大,唐闻生在感到荣耀的同时,也觉得压力很大。

很快,尼克松就和周总理走在了一起,开始了轻松且意义重大的谈话。唐闻生则紧跟其后,将周总理的每一句话清楚地翻译给尼克松听。

正是因为有了唐闻生准确而富有感情的翻译,周总理和尼克松之间的谈话始终都很融洽,这个结果,让两个大国的领导人都有些意外。

毕竟,能够做到这样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不仅需要足够的努力,还需要非常高的天赋。

会谈结束后,周总理对唐闻生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出色的翻译官之一,希望其他的翻译官都要向唐闻生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唐闻生大放异彩的这一年,她的年龄是29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这个年纪获得如此高的成就,是很难做到的。

因为才华出众,此后唐闻生一直担任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翻译官,凡是国家领导人之间的重要会议,都能看到唐闻生的身影。

此外,唐闻生才多次参加外交活动,凭借着过人的才华,唐闻生的成就也越来越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状况也变得不太好。

周总理年轻时酒量很好,可是到了晚年,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周总理大量饮酒,可是因为外交工作繁重,周总理还是不顾身体地饮酒。

在医生已经明确表示周总理要戒酒时,周总理还是没有听进去,在重大场合时,周总理总是忘记了医生的叮嘱。

看到这个情况后,唐闻生感到十分难过,工作固然重要,可是周总理这样不顾身体,结果也是很严重的。

为此,唐闻生多次劝诫周总理少喝酒,可是没有取得多大的效果。跟随周总理多年的唐闻生知道,如果态度不够强硬,周总理是不会听话的。

后来,唐闻生看到周总理在身体状况很不好的时候还在饮酒,唐闻生立刻走了过去,不顾正在进行的外交宴会,直接拦住周总理,不让周总理再喝酒。

1984年,唐闻生在完成工作交接后选择了隐退。遗憾的是,作为外交领域的名人,唐闻生一直没有结婚,时至今日依旧是一个人生活。

0 阅读:17

文史书生一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