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博物馆之行

孤岛逢春 2024-02-07 23:42:47

计算机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队

--烟台博物馆之行

烟台博物馆是烟台历史的浓缩,截止2014年5月馆藏文物已达到5万余件。为了解烟台的非遗文化,在2024年2月7日,实践队队员在烟台市芝罘区开展了关于烟台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学习了烟台博物馆的各种文物陈列。

队员在烟台博物馆

队员进入烟台博物馆内,这里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

历史文物既有传世的艺术珍品,又有考古发掘出土的历史重器,包括

陶瓷器、玉石器、青铜器、铁器、书画、丝织品和杂项等十几个品类,

是反映烟台历史发展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保护利用价值。

烟台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展示了烟台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了解到了烟台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近代历史、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方面。通过参观展览和听讲解,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烟台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和教育方面的作用

队员在王懿荣雕塑前

王懿荣是中国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和书法家,为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

队员在观看京胡制作工艺

队员对京胡制作工艺十分好奇,便询问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细心为队员进行介绍,京胡由琴筒、琴担、琴弦等几个不见构成,结构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好一把琴却是一门学问。传统京胡制作,琴担烤直即可。琴师的京胡由于常年演奏,琴担在琴弦的拉力下,向前弯曲。这时,京胡会出现调门吃力、音色不好、音准不稳等问题。根据材质、调门的不同,把琴担向后调整到适合的弯度,首创了琴担向后弯曲的工艺。一些历史名琴经过调弯,还能重现曾有的最佳音色。

最后,烟台博物馆还提供了多种互动体验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参加了一些互动体验项目,如拓印、手工制作等。这些活动不仅让我更好地了解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和教育方面的作用,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博物馆在创新和发展方面的努力。

通过此次参观探访,实践队员对非遗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担当,激发起对文化的热爱与尊重,这样的文化自信,正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拥有并不断强化的。当我置身于烟台历史,我开始对历史进行畅想,美好的历史瑰宝在我脑海里浮现,我开始反思如何让这些古老的文化瑰宝融入现代生活,从而使它们焕发新生,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做的事。

撰稿人:刘茗欣

实践队:“激活时代春水,焕发非遗新生”队

审核老师:纪玉超

0 阅读:1

孤岛逢春

简介: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