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出土颠覆性稻谷农具!7000年江南农业文明改写中国历史教科书

船长卡戎 2024-02-05 21:17:55

相传,在秦朝末年以及汉朝初年的那段动荡岁月里。有四位学识渊博且德高望重的老者,他们分别是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和甪(音路)里先生周术。因为不愿意做官,都隐居在商山上,所以人们都尊称“商山四皓”。皓就是白的意思,估计是因为他们年纪大头发都白了。其中,夏黄公崔广,选择了远离尘嚣,归隐到浙东地区过着宁静的生活。

他死后,被葬在了姚江南岸的一座小山上,所以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黄墓山。再后来,许多人都慕名而来想要拜谒这位名人的陵墓。而山脚下的渡口,因为紧邻夏黄公的墓地就称它为“黄墓渡”。时光荏苒,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变迁,这个渡口的名字在当地的口耳相传中逐渐发生了变化。就如同河水冲刷石头般自然演变,“黄墓渡”这个名字在当地人的口中变成了现在的“河姆渡”。

在1973年那个炎热的夏天,当地农民在挖土施工时,无意间触碰到了这个沉睡了六七千年的历史宝库。接着,在寒冷的1973年冬天以及随后的1977年冬天,专家们进行了两次严谨细致的科学发掘。从地下出土了超过6000件珍贵的文物。他们发现了那个时候人们居住的大片干栏式木结构建筑遗迹,那是先民们智慧的结晶;还发现了大量人工种植的水稻遗存和其他丰富的动植物遗迹,这说明早在几千年前,这里的居民就已经掌握了农耕技术。据发掘报告说出土的稻壳总量达到了惊人的150吨!

据说,那些稻米刚挖出来的时候,虽然历经沧桑,但颜色还保持着新鲜的金黄色。形状也保存得相当完整,连稻谷壳上的小凸起和细细的毛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就像是大自然给咱们留下的一幅生动画面,让我们知道那时候的人们就已经会种水稻了。

不仅如此,专家们还在一些破旧的陶罐碎片里找到了黑色的锅巴痕迹,那上面粘着的饭粒颗粒分明,就像是刚刚从锅里盛出来的米饭一样。这说明咱们河姆渡的先人们,早早就开始以香喷喷的稻米作为他们的主要食物啦。

那么他们怎么吃呢?

据专家论证,先民们应该是做我们现在常见的香喷喷白米饭或清淡的白粥。虽然他们种植了水稻。但那时候的产量很低。他们应该把米和水、还有各种果子、蔬菜一起煮得稠稠的,做成一种叫“饘(音沾)”的食物。这样既能解决米不够的问题,又能让大家吃得饱饱的。而且在稠粥里加入的水果和蔬菜,还能让食物变得更美味可口。翻阅历史,《礼记檀弓》这部古籍中也有提到,人们主要提供的食物就是这种又稠又浓的“饘”和相对稀一点的“粥”。看来礼记那个时候日常生活中也是这种吃法。

河姆渡的先人们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农具,叫作“耜(音四)”。考古学家们在这个地方挖出了170多件骨制的耜。有两件特别神奇,它们的柄上还留着绑扎过的藤条和木棒残端。就像是时间被定格在那里一样,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通过这两件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7000年前的人们就是用这种绑着藤条的骨耜来耕种的。这个“耜”应该就像我们现在农村里见过的,那些犁田用的农具一样,是用来翻土、平整土地的。顺带说一下,我们常见的大禹治水的图片里,大禹拿的就是这种工具。

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描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情形。他说那里地多人少,人们吃米饭和鱼,还用火烧田、用水浇地来种田。大家普遍认为南方是个蛮荒之地,这种观念深深影响了后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50年前,虽然浙江已经发现了很多古老的遗址,比如良渚、钱山漾等,但大家还是认为这些地方的文化是黄河流域的文明影响而来的。甚至有人认为浙江的“文明程度”不过就是到钱塘江边而已。经过这两轮大规模且意义重大的考古工作,学者们一致认定:河姆渡遗址是一个生活在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社区,其价值之高足以与著名的半坡遗址相提并论!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犹如晴天霹雳,证明了长江流域并非只是受中原文明辐射的边缘地带;而是与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文明诞生的重要摇篮。这一突破性成果让学术界不再坚持“只有中原地区才是中华文明唯一源头”的观点,催生了苏秉琦先生的“满天星斗”理论。大概意思是中华文明不是只有一个起源地,而是多元的。正是因为它对我国史前文明研究的重要贡献,到了1978年,河姆渡遗址被正式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让年轻一代能够了解并记住这份属于我们中华民族古老而辉煌的历史遗产。

0 阅读:16

船长卡戎

简介:上班带娃看书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