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沙漠“小池塘”,投资了47亿还年年送水,有必要吗?

宇宙天文馆 2024-05-17 16:02:25

月牙泉是甘肃省敦煌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它位于莫高窟西北6公里处的鸣沙山麓,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沙漠之一。

近年来,号称“千年不干”的月牙泉因为长期缺水,面临干涸。

甘肃为了沙漠里这个面积不足1公顷的“小池塘”投资了47亿,连续十多年人工送水。

为月牙泉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到底值不值呢?

沙漠明珠——月牙泉

月牙泉被誉为“沙漠明珠”,在漫无边际的黄色沙漠中,一湾碧波盈盈的泉水映在其中,长约100米,宽约25米左右,水位最深处约5米,酷似新月,月牙泉的美名也因此而来。

月牙泉历史悠久,自汉朝起,就已经是“敦煌八景”之一了,千年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玩。如此绝妙的美景是如何形成的呢?

独特的地质结构、低洼的地形和丰富的地下水是形成月牙泉的关键因素。在几百万年前,随着地壳运动的影响,南部山区大量的碎屑物质被搬运到盆地中间。

日积月累下,这些碎屑物质构成了月牙泉底部松散的地质结构,这为月牙泉存储水源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除此之外,月牙泉地处低洼地形,它位于党河冲洪积扇和西水沟冲洪积扇中间的洼地,两大冲积扇边缘地区逐渐平缓,刚好形成了一处洼地。

低洼地形也是月牙泉身处沙漠中间却不被黄沙掩盖的原因,独特的地形条件,月牙泉周围被沙丘环绕,东南风和西北风交替吹过,这使黄沙被卷上沙丘,月牙泉因此不受风沙的影响。

地下水是形成月牙泉的重要源头,党河是甘肃敦煌地区的母亲河,祁连山脉的冰雪融水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从古至今,党河的水日夜奔腾着,大量的河水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

这些地下水在地层中流动,月牙泉刚好在党河冲积扇旁边,松散的地质结构,为底层下丰富的地下水提供了一个“出口”,长久下来就有了一个小型的水池,形成了沙泉共存的奇景。

月牙泉的水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比较稳定的,但是现在它的面积却在不断地缩小。

即将消失的千年古泉

我们现在看到的月牙泉是面积最小的版本了,历史上的月牙泉不仅“千年不干”,面积还极大,水位极深。

清朝时期的月牙泉还能跑大船,还有游记记载‘池水极深,深不可测’。1960年之前,月牙泉的面积还维持在22.5亩左右,水深可达9米。

在1970年之后,为了发展,为了人民的生活,当地开始开垦荒地,修建大型水库,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结果使地下水水位迅速下降。地下水就是月牙泉的生命源头,源头被切断之后,月牙泉自然就慢慢消失了。

到了1985年的时候,“沙漠珍珠”已经黯淡无光了,月牙泉的平均水深已经到了70厘米,酷似新月的形状也不复存在,只剩下两处小泉。

这时相关部门才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如果再不采取措施,这个千年古泉将会在几十年后彻底消失,存在了数千年的美景将会断送在我们手里。

面对这个情况,甘肃决定开始进行补救计划,但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的,真的能修好吗?

早期的补水计划非常简单粗暴,月牙泉缺水,那就找根管子给它输水,于是党河的水通过管道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月牙泉,令人高兴的是月牙泉的水位很快就上升到了四米多。

没过多久,工作人员就惨遭“打脸”,月牙泉并不接受党河水,河水没有经过过滤,水里杂质多,注入月牙泉内不久就开始发臭。

为了保住月牙泉,甘肃也是下了血本,在经过批准后,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通过修建堤坝回灌工程,提高地表水渗透补给,提升地下水水位,同时限制当地的地下水开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党河的河床被一分为二,一边是洪水河槽,一边是修建的12个渗水池。

通过渗水场长期蓄水,慢慢还原月牙泉自然的地下水补给环境,从而使月牙泉水位提高。这是一项长久的大工程,目前也初见成效, 月牙泉平均水深已经提升到1.6米左右。

斥巨资拯救月牙泉,值吗?

月牙泉补水工程已经开始六七年了,期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些网友认为花这么多钱去修复一个湖,完全没必要,还不如把钱花在别的地方。有的网友则认为,月牙泉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了,我们应该对它负责。

如果从敦煌市的发展来看,月牙泉的修复是利大于弊的。月牙泉作为敦煌的名片,具有无法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还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驿站,见证了繁荣和辉煌的历史。月牙泉如果真的消失了,估计谁都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月牙泉作为敦煌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它独特的地理形态和美丽景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虽然修复月牙泉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但月牙泉也在反哺敦煌。根据数据显示,仅仅是今年五一黄金周,敦煌旅游的经济收入就达到了4,38亿元,共接待游客48.2万人次,月牙泉还进入到了甘肃最受欢迎旅游景点的前十。

月牙泉的补水工程是甘肃省为保护这一世界自然遗产所作出的重要决策,凸显了我们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通过恢复月牙泉的水源和景观,我们不仅保护了自然、传承了文化,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月牙泉作为甘肃旅游业的一颗明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恢复的越来越好,重现千年宏伟壮丽的景色,促使甘肃的发展越来越好。

甘肃对于月牙泉补水修复的大工程,你怎么看?你认为值得吗?

参考文献:

王兆印,韩鲁杰.黄河源沙漠中月牙泉群的特性及形成机理.《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赵德荣,张世芬.浅析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形成的气候条件.《科技风》

19 阅读:10734
评论列表
  • 2024-05-28 06:08

    趵突泉也是同样原理,也是同样处理,也是同样效益。

  • 江海 19
    2024-05-18 06:54

    旅游收入,远远超过运输水的费用了

  • 啪和 13
    2024-06-09 13:41

    漂流也是从山下泵水上山的费用虽然大但好快赚回来[得瑟]温泉也是锅炉二十四小时工作煮热的[得瑟]但好快就能赚回来[呲牙笑]

  • 2024-05-23 16:15

    这么多钱,可以在隔壁挖好几个了[笑着哭]

    地球人 回复:
    钱是纸水是实,挖的越多越好!
  • 2024-06-04 18:24

    47亿不用几天就能靠堵骆驼赚回来[得瑟][得瑟][得瑟]

  • 2024-06-03 12:49

    底下和四周用水泥糊住防止渗透,每天蒸发掉的用水龙头补上就好了,相当于修了个鱼池,花不了多少钱

    甜咸豆腐脑 回复:
    你这是断了很多人的财路
    逍遥の恋水 回复:
    你没看水不干净,不流动,就臭了
  • 2024-06-05 12:20

    聚宝盆[鼓掌]

  • 2024-06-09 22:12

    月牙泉成了假牙泉。

  • 2024-06-12 15:20

    完全有必要!保护绿色生态环境,爱护大自然,花再多钱也值。

  • 2024-05-30 08:50

    为了钱

  • 2024-06-06 10:17

    谁做赔本买卖啊,说明收入比支出高

  • 2024-06-08 09:41

    做个水泥池底,一劳永逸

  • WD 3
    2024-06-09 11:47

    以现在的技术,在沙漠中建个人工湖有何难? 无需40多亿,10多亿已可以了。湖底壁可由水泥构成,水可由大水管输送(或钻地取自来水),加上其它配套系统(过滤、自然装饰、造浪等等)。10多亿完全可造一个新月牙泉。现在不少瀑布也都靠大水管人工送水的。

  • 2024-06-17 20:00

    藏水入彊,西部大开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2024-05-18 06:15

    科学研究啊

  • 2024-05-30 11:05

    想多了,还千年美景断送在它们手里,

  • 2024-05-31 12:52

    怎么老有似曾相识的操作,不应该考虑清楚再做事吗?

  • 2024-06-03 11:28

    西北那里好多历史文化遗产,很珍贵

  • 2024-06-04 17:23

    写个铲铲!3亩多整成不足一公顷。

  • 2024-06-07 21:26

  • 2024-06-07 10:44

    捞钱很厉害,门票免费才亏。

  • 2024-06-07 14:44

    希望工程[点赞]

  • 2024-06-07 08:51

    不为社会创造财富,就是吸收人们的钱而已。

    让爱离我更近 回复:
    你去别的景区旅游不要花钱吗?
  • 2024-06-08 22:35

    有多少钱是真正用在了这上面?

  • 2024-06-07 07:38

    直接在渤海建个海小淡化工厂。然后用管道把淡化的海水送到西部种树。

  • 2024-06-07 12:42

    还是要保护环境

  • 2024-06-08 23:56

    假的真不了,懂的都懂,没必要太虚伪

  • 2024-06-11 14:41

    近代以来,啥环境都破坏了

  • 2024-06-16 10:56

    只要不花我钱,花多少都不关我事[静静吃瓜]

  • 2024-06-09 14:48

    埋水管过去都要不了47吧[滑稽笑]

宇宙天文馆

简介:宇宙天文馆,不止有宇宙天文,万物皆可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