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继续战斗,停火协议难达成,拜登尚未对美军伤亡做出回应

北风路口 2024-01-30 13:53:17

1月30日,以色列对加沙的行动还在持续,未能见到停火的迹象。

以军加沙北部重新开展巡逻式攻击,继续搜寻漏网的哈马斯,而在加沙南部汗尤尼斯附近,激烈的战斗持续进行。

以军公布在加沙巴尼苏海拉公墓下方大约1公里长的地道入口和内部设施,哈马斯把地道修道这里也是奇迹。

以军还摧毁哈马斯数百个基础设施,包括军事情报大楼、火箭生产工厂、地道等。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少将表示,迄今为止,以色列国防军部队已在汗尤尼斯地区杀死2000多名哈马斯成员,有数百人被俘虏。

以色列国防部长约阿夫·加兰特告诉以色列国防军预备役人员,加沙至少一半的哈马斯特工已被杀或受伤,战斗还需要几个月,而不是1天。

在以军对加沙采取激烈军事行动的时候,盛传的哈马斯和以色列达成的人质交换和停火协议并不正确。

据以色列第12频道报道称,以色列摩萨德和辛贝特向美国、卡塔尔和埃及提出人质协议,包括暂停战斗45天,以换取第一阶段35至40名人质。每一名人质将释放约100至250名巴勒斯坦囚犯。

随后将进一步释放巴勒斯坦囚犯,以换取延长停火协议,并以更高比例释放每名人质。

按照这个计划,以色列换回35-40名人质需要释放高达6000-10000名巴勒斯坦囚犯,这个比例相当惊人。

但这个提议被哈马斯拒绝了,让“中间人”卡塔尔也很尴尬。

以色列提出的停火协议是暂停战斗,而不是永久停火,哈马斯坚持要以色列永久停火,撤军之后才考虑对释放人质进行谈判,这显然是做不到的。

以色列追求的是彻底消灭哈马斯,不会永久停火,而人质是哈马斯最后的底牌,停火协议将很难达成。

而备受争议的近东救济处已经处于半暂停所有业务,离关门只有不到一个月了。

以色列提交的证据显示,近东救济处员工参与10月7日袭击、绑架以色列人,运送弹药等。

以色列与美国分享的情报显示,近东救济工程处约12000名加沙雇员中,50%的雇员至少有一名与哈马斯等组织有联系的近亲,10%的雇员本身就是哈马斯等组织成员。

面对以色列的指责和证据,近东救济工程处无力反驳,开除12名员工,并宣布进行内部调查。

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荷兰、瑞士、芬兰、法国、日本、爱沙尼亚、奥地利、冰岛、奥地利、罗马尼亚、新西兰共17个国家宣布停止拨款援助

欧盟也宣布暂停向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所有资金,并要求对其进行“紧急”审计,并正在审查资金情况。

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表示,多国停止援助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资金不恢复,2月底后将无法继续在加沙和整个地区开展行动,近东救济工程处将被迫关门。

哈马斯捐款和资金来源渠道被切断,被不断制裁,在经济上遭受打击,在军事上被重创,命运早已经注定。

1月29日,以色列还对叙利亚大马士革郊区发起导弹袭击,当地媒体声称三枚导弹击中了该地区的建筑物,据称目标是伊朗革命卫队使用的地点。

叙利亚方面表示,几名伊朗顾问在大马士革附近的空袭中丧生。

以色列打击哈马斯、伊朗代理人一点都不手软,也包括真主党。

以色列针对真主党的袭扰再次报复,空袭真主党的多个基础设施。

昨天,以色列国防部长约阿夫·加兰特告诉加沙边境附近的部队,加沙北部的部队很快就会采取行动,预备役人员将逐步释放,为未来的行动“做好准备”。

真主党在以军的连续打击中已经损失176人,加上其他组织,真主党已经损失高层、基层人员超过200人。

真主党真的准备好和以色列全面战争吗?

继续袭扰以色列,不愿意继续向边境后撤,将面临巨大代价。

胡塞武装在袭扰过往商船和美军舰艇之后保持短暂低调,因为不清楚美军将实施何种报复,因为其他组织出手导致美军出现伤亡。

1月28日,美国称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使用无人机袭击美军驻约旦前哨基地“22号塔”,目前造成美军3人死亡,40多人受伤。

据称,袭击使用的无人机是伊朗制造的Shahed系列无人机。

1月30日,美军在叙利亚又遭两起火箭袭击,美军在沙达迪军事基地、奥马尔油田附近的军事前哨基地都遭遇火箭弹袭击。

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辛格称,自10月中旬以来,美国及驻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盟军已成为150多起袭击的目标。

辛格指责伊朗为袭击美国的组织提供支持,但表示并不寻求与伊朗开战,但会采取行动做出“强有力”回应。

白宫国家安全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美国不希望与伊朗或该地区发生更广泛的战争,“但我们必须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

迄今为止,美国尚未做出重大反应,未直接打击伊朗及其代理人,不知道是忍气吞声还是准备放大招,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东局势其实并不复杂,就看以色列和美国的态度和战略,不管各方如何变化,中东局势扩大不太可能,但哈马斯已经走向尽头......。

来源:网络/媒体

15 阅读:221

北风路口

简介:每一个路口,都有一次思考 看世界,多思考